出处
《环境经济》
2006年第4期37-38,共2页
Environmental Economy
同被引文献158
-
1李平,齐学斌,亢连强,樊涛,乔冬梅.不同潜水埋深再生水灌溉夏玉米氮素运移试验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2):164-168. 被引量:2
-
2孟佳.地下水污染对环境的影响[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8):184-184. 被引量:1
-
3王桃良.阳泉市地下水水质评价及趋势预测[J].山西水利科技,2004(3):77-78. 被引量:4
-
4张天柱,傅平,陈吉宁.完全成本水价与水价改革[J].环境经济,2004(9):14-15. 被引量:5
-
5刘庆生,邱廷省.受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修复的新进展[J].能源环境保护,2004,18(5):25-28. 被引量:9
-
6隋永顺,赵永锋.白城市地下水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J].吉林地质,1994,13(3):76-83. 被引量:1
-
7徐凤兰,叶丹,曹德福,王杰.浅谈地下水污染及其防治[J].地下水,2005,27(1):50-52. 被引量:28
-
8朱雪强,韩宝平,尹儿琴.地下水DNAPLs污染的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05,24(2):65-70. 被引量:12
-
9孟凡生,王业耀,汪春香,陈洪波.铬污染地下水的PRB修复试验[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5,36(2):22-25. 被引量:27
-
10田廷山.地下水合理开发与保护的战略对策[J].今日国土,2005(7):16-18. 被引量:6
引证文献22
-
1郭浩磊,潘玉,曾正中,刘红娅.国内外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的比较与探讨[J].环境工程,2010,28(S1):459-462. 被引量:5
-
2孙博.浅谈地下水污染及其防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3):122-123. 被引量:6
-
3罗兰.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2):72-75. 被引量:184
-
4马瑀坚.从“公地悲剧”看地下水过度开采[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2):8-9. 被引量:3
-
5冯爱云,刘菲.氯离子对铁屑去除铬影响的试验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3):378-385.
-
6于奭,严毅萍,康彩霞.浅议我国地下水现状及地下水的污染防治[J].广西轻工业,2010,26(1):42-43. 被引量:21
-
7刘海亚.浅谈地下水污染及其防治对策[J].污染防治技术,2010,23(6):51-52. 被引量:7
-
8韩金枝,蔡俊燕.用科学发展观破解垃圾处理难题[J].环境与发展,2011,23(6):120-121. 被引量:1
-
9杨飞.加强地下水监测网点的监督监测[J].中国化工贸易,2012,4(9):167-167. 被引量:1
-
10陈宝柱.呼和浩特市地下水污染分析及可持续化利用措施[J].西部资源,2012(6):175-177.
二级引证文献256
-
1徐剑波,李仕斌.小哨生态畜牧小区地下水环境污染浅析[J].冶金管理,2021(9):151-152.
-
2杨国华,李婉露,孟博.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地下水氨氮时空分布规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22,52(6):1982-1995. 被引量:4
-
3刘茜.大环保视域下的地下水环境监测与规划探索[J].区域治理,2019,0(7):70-70.
-
4郭林.地下水污染情况与治理措施[J].区域治理,2018,0(42):58-58.
-
5刘哲.浅析煤炭开采的地下水环境影响与评价[J].地下水,2012,34(6):96-98. 被引量:6
-
6凌璐璐,王任超,赵磊,赵俊辉.我国地下水污染及其治理技术探讨[J].环境卫生工程,2009,17(S1):53-54. 被引量:1
-
7陈世权,潘状远.固相萃取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污水处理分析[J].化工管理,2013(14):183-183.
-
8柏双友,李伟,刘飞,华佳,李治阳.地下水除氟研究进展及施威特曼石应用展望[J].给水排水,2013,39(S1):4-8.
-
9陈宜菲.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5):187-188. 被引量:23
-
10李宏伟,刘洋.浅析地下水污染及其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6):173-173. 被引量:3
-
1徐玉燕.从水环境监测中看废污水对水资源的影响[J].广东水利水电,2002(5):41-42. 被引量:2
-
2王利佳,凤颀,白艳丽.大伙房水库水质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1,21(6):45-47. 被引量:6
-
3方凤满,金高洁,高超.巢湖水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及成因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0,30(5):178-181. 被引量:12
-
4刘香.萍乡市大气污染状况与防治对策[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4):34-37. 被引量:1
-
5倪进.燃烧秸杆对盐城市区空气质量的影响[J].江苏环境科技,2005,18(B12):79-80. 被引量:3
-
6刘佳文.湖南省酸雨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3,21(7):28-29. 被引量:3
-
7李中和,韩涛.煤矿污水处理场BOD_5设计标准的探讨[J].能源环境保护,1992(2):34-37. 被引量:1
-
8诸敏.五里湖—梅梁湖区水污染与防治[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5,7(1):2-5. 被引量:1
-
9李岩,武兰英,张伟斌.太原市地下水源硫酸盐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1997(2):11-12. 被引量:1
-
10纪灵,任荣珠,梁源高,李正.烟台近岸海域无机磷含量逐年上升的原因分析[J].海洋通报,1998,17(6):21-27.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