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与郑东先生商榷“通识教育”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郑东先生设想的“通识教育”有切实的意义。但还应有一种更基本的能力,这就是正确地自我认识的能力。要培养这样一种能力,除了处理好显性层面上的各种关系之外,还应特别注意处理好隐性层面上的三组关系,即“多与少”的关系,“快与慢”的关系,“悟与用”的关系。
作者
管怀国
奉志春
机构地区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职业教育研究》
2006年第4期118-119,共2页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培养目标
能力基础
能力培养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19
1
郑东.
职业技术教育的人学向度[J]
.职业技术教育,2004,25(13):10-12.
被引量:16
2
陈智.
以人为本,探索通专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
.教育研究,2005,26(5):34-35.
被引量:46
3
田慧生,李帆.
应从战略的高度重新定位素质教育[J]
.人民教育,2005(21):9-11.
被引量:11
4
叶澜,李家成,杨小微,范国睿.
推进素质教育:转换思路才能打开新局面[J]
.人民教育,2005(21):11-13.
被引量:7
5
"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课题组.
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J]
.教育研究,2006,27(2):3-10.
被引量:239
6
肖凌猛,黄洪玲.
“两种模式”的有机结合——论新时期人才培养与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19(4):109-111.
被引量:2
7
陈解放.
“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
.中国高教研究,2006(12):34-36.
被引量:444
8
莫亚平,许凌渝.
美国英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初探[J]
.外语界,2007(3):8-13.
被引量:26
9
彭振宇.
高职院校推行通识教育:目标、内容与实现途径[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8(13):25-29.
被引量:40
10
梅贻琦.大学一解.清华学报,1941,.
引证文献
6
1
彭振宇.
高职院校推行通识教育的目标、内容与实现途径[J]
.职教论坛,2007,23(07X):11-15.
被引量:23
2
彭振宇.
高职院校推行通识教育:目标、内容与实现途径[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8(13):25-29.
被引量:40
3
蓝俊芳.
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中外来文化教育的思考[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7-8.
4
陈彦许,翟海燕.
对产学合作工作的理性思考[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2):174-175.
被引量:1
5
谢匀.
通识教育视野下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以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9):18-20.
被引量:1
6
程得中.
浅谈水文化与高职院校人文通识教育[J]
.中国职工教育,2014(3X):113-11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68
1
马新颖.
发展非智力因素,促进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实现[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7):132-132.
被引量:1
2
向丽.
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现状分析——基于对四所高职院校的调查[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2):79-82.
被引量:3
3
向丽.
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现状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08,29(7):37-39.
被引量:9
4
李生京.
信息不对称背景下的高职发展问题研究[J]
.情报科学,2008,26(8):1186-1189.
被引量:6
5
颜军.
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现途径[J]
.北方经贸,2008(8):153-154.
6
陈海峰,张俊青.
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机制改革的可行性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08(30):50-51.
被引量:11
7
石芬芳.
高职旅游专业通识课程目标的设计[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17(4):28-30.
被引量:4
8
李阳琇,张志和.
论知识经济环境下我国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4):7-10.
被引量:2
9
陈珊珊.
浅谈分析化学的一体化教学[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4):86-87.
被引量:5
10
刘铁中.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务[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26-29.
被引量:2
1
董世军.
创设问题情境 优化语文导学案[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3(3):103-104.
2
林柏成.
“中国梦”视域下高校学生干部提高素质需处理好三组关系[J]
.改革与开放,2015(4):92-93.
3
周颖.
“化”之境:教与学的起点[J]
.中学语文教学,2010(5):73-74.
4
黄宁.
教材处理要理清的三组关系[J]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7(6):12-12.
5
黄琰艳.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要处理好的关系[J]
.时代教育,2012(24):74-74.
6
凌宗伟.
作文与思维能力培养的三组关系[J]
.写作(下),2016,0(3):11-13.
7
唐万明.
把握三组关系 优化语文课堂[J]
.语文教学之友,2005(10):5-7.
8
陈福江,周子良.
论高校服务育人中的范例效应[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9):85-86.
被引量:2
9
杲绍俊.
农村小学践行小先生制须把握好三组关系[J]
.文学教育,2014(21):137-137.
被引量:1
10
施玉香.
正确处理新课改中语文教学的三组关系[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6):248-249.
职业教育研究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