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企业的并购协同效应及其实现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实施并购是企业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所采取的措施,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并购协同效应的实现是并购活动能够取得成功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企业的的并购目标的关键,文章对详细分析了企业并购活动的协同效应已经影响协同效应实现的因素,并对中国企业实施并购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
申伦祯
杨忠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系
南京大学工商管理系
出处
《现代管理科学》
2006年第5期22-23,共2页
Modern Management Science
关键词
并购
协同效应
整合
分类号
F27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1
蔡四平.
论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11(1):55-57.
被引量:6
2
宋耘.
并购绩效的整合模型——协同效应实现观及影响因素探析[J]
.学术研究,2004(9):37-42.
被引量:11
3
刘春,陆超.
并购协同效应的分类分析[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2):24-25.
被引量:3
4
陈志军.
企业并购后的协同效应及其实现[J]
.东岳论丛,2002,23(3):42-44.
被引量:14
5
刘燕武,胡艳.
企业并购协同效应形成机制的探索[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26(6):69-72.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1]赛罗沃.协同效应的陷阱[M].杨炯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2
[3]霍兰.涌现--从混沌到有序[M].陈禹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
Goldberg,W.H.(1983)Mergers:motives,modes.methods.Aldershot:Gower.
4
Lubatkin,M.(1983)Merger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cquiring firm.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8.
5
Ravenscraft,D.J.&Scherer,F.M.(1987)Mergers.sell —offs&economic efficiency.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ion.
6
Jensen,M.C.&Ruback,R.S.(1984)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the scientific evidenc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1.
7
Chatterjee,S.(1986)Types of synergy and economic value:the impact of acquisitions on merging nd rival firm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7.
8
Schweiger,D.M.(1990)Executive actions for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before and after acquisi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1 2.
9
Larsson,Rikard(1990)The handshake between invisible and visible hands.Paper presented at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ual meting,San Francisco.
10
Ansoff, H. Igor. The new corporate strategy. John Wiley & Sons, 1988.58.
共引文献
29
1
魏良益,杨启智.
并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的重要途径[J]
.农村经济,2005(5):33-35.
被引量:2
2
谢弦.
金融控股——我国金融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选择[J]
.三明学院学报,2005,22(3):268-270.
3
周盟农.
基于企业成长期财务战略的探讨[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6):815-818.
被引量:2
4
赵全超,汪波.
企业集团战略并购双层协同价值创造与测度[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3):1-5.
被引量:3
5
孙大鹏,赵全超.
企业集团协同效应创造机制与战略并购经济条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6):94-96.
被引量:7
6
金蓉.
并购后整合(PMI)过程中的评价问题研究——基于联想并购IBMPC业务的案例分析[J]
.经济师,2008(2):19-21.
被引量:4
7
常婵君.
影响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因素分析[J]
.科技创业月刊,2008,21(4):38-39.
被引量:5
8
张媛.
并购企业文化协同的动因及实现[J]
.商业时代,2008(15):110-111.
被引量:1
9
陈朝晖,卢健梅.
农电改制后财务整合问题探讨[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4):33-40.
10
蒋婵.
并购整合中价值创造的实现过程解析[J]
.商场现代化,2008(33):85-86.
同被引文献
28
1
王明夫,张欣亮.
并购重组 现代大公司的必然生存方式——国外蓝筹公司启示录之五[J]
.中外管理,2004(9):42-43.
被引量:1
2
王琛,赵英军,刘涛.
协同效应及其获取的方式与途径[J]
.学术交流,2004(10):47-50.
被引量:25
3
戴友陵.
试论企业战略并购中的财务协同效应[J]
.化工技术经济,2005,23(1):33-37.
被引量:4
4
唐建新,贺虹.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协同效应的实证分析[J]
.经济评论,2005(5):93-100.
被引量:30
5
李雄鹰,丁士军.
刍议企业并购问题[J]
.财会月刊(中),2006(2):38-39.
被引量:7
6
刘洪久,胡彦蓉,方淑芬.
上市公司并购动机的系统博弈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27-28.
被引量:3
7
翟进步.
并购协同效应及机理分析[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8):7-8.
被引量:9
8
[2]罗伯特· J·博尔盖塞.并购--从计划到整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9
金晨蓉.浅谈我国企业并购整合中协同效应的实践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6(04).
10
阿斯沃斯.达摩达兰.投资估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引证文献
7
1
刘克飞.
试论公司并购中的协同效应[J]
.中国商界,2009(8):52-52.
被引量:4
2
张勇,许为宾.
和谐管理视角下企业并购的整合模式探析[J]
.商场现代化,2007(06X):75-76.
被引量:1
3
张勇.
企业并购后的和谐整合模式[J]
.经济管理,2007,33(19):47-49.
4
曹洪香.
正视并购:现代公司快速扩张发展的有效手段[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21(6):53-55.
被引量:4
5
胡晓明,缪星晨.
基于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综合估值模型构建[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4(6):61-65.
被引量:1
6
陈旭东,肖秀丽.
试析并购价格与协同效应[J]
.财会月刊(中),2007(9):20-22.
7
柳德才.
上市公司制定并购战略的理论框架[J]
.财政监督(财会版),2007(4):9-10.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裴亚.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J]
.国际商务财会,2009(4):36-37.
被引量:6
2
杨志君,曹婷.
企业并购协同效应及其评价[J]
.财会月刊(下),2009(10):15-16.
被引量:7
3
朱静怡.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J]
.电子财会,2010(6):9-13.
4
王晓丽.
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J]
.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0,29(5):44-44.
被引量:1
5
宋照肃.
目标企业并购价值分析[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0(11):178-178.
6
周旸.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J]
.投资与合作(学术版),2014,0(9):166-168.
7
于善波,刘志伟.
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J]
.中国市场,2015(21):237-238.
8
卢国彬,丁玉.
当代中国企业组织战略与兼并重组探究[J]
.中国物价,2016(12):70-73.
9
胡晓明,周锴.
投资价值中协同效应价值探讨——主并购方所需支付视角[J]
.中国资产评估,2022(4):12-22.
被引量:1
10
黄婷,岳东宇.
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4,0(22):269-269.
被引量:3
1
张瑞稳,冯杰.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协同效应的实证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28(3):43-49.
被引量:10
2
朱宝宪,吴亚君.
并购协同效应的计算[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26-30.
被引量:17
3
易平.
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思考[J]
.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9(4):13-16.
被引量:1
4
商务部建议 外资也要适应中国市场新环境[J]
.中国外资,2010(19):25-25.
5
王烨.
浅析营改增对建筑行业的影响及过渡期应对[J]
.会计师,2016,0(6):74-75.
被引量:2
6
吕九妹.
建筑业“营改增”及其应对探究[J]
.当代会计,2015(5):66-67.
7
贺丹丹.
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J]
.人力资源管理,2017(4):293-293.
被引量:2
8
苏英伟.
正确处理企业并购与资本结构优化调整的关系——基于金融危机环境下我国企业并购浪潮的思考[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1(4):17-18.
被引量:1
9
臧秀清,高璐.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上市公司并购协同效应评价模型研究[J]
.开发研究,2011(6):71-73.
被引量:5
10
王连清.
要引导企业适应新税制[J]
.财税与会计,1994(7):3-4.
现代管理科学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