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7-58,共2页
Statistics & Decision
同被引文献81
-
1张明慧,李永峰.论我国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J].工业技术经济,2004,23(4):77-80. 被引量:72
-
2于立,刘劲松.中国煤、电关系的产业组织学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9):50-56. 被引量:80
-
3段宁,邓华.“上升式多峰论”与循环经济[J].世界有色金属,2004(10):7-9. 被引量:22
-
4徐博,刘芳.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499-501. 被引量:41
-
5马超群,储慧斌,李科,周四清.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误差校正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2004,22(10):47-50. 被引量:228
-
6赵建国.当前煤炭价格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J].中国能源,2004,26(11):7-13. 被引量:5
-
7韩智勇,魏一鸣,焦建玲,范英,张九天.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2004,22(12):17-21. 被引量:465
-
8张晓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能源消费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2):38-41. 被引量:88
-
9张明慧,李永峰.技术进步与我国能源消费关系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7(2):91-98. 被引量:27
-
10施发启.对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及成因的初步分析[J].统计研究,2005,22(5):8-11. 被引量:63
引证文献11
-
1王晓梅.能源消费构成与经济增长关系数量分析[J].中国国情国力,2007(8):30-32. 被引量:2
-
2于洁.中国能源需求的半参数模型[J].数学理论与应用,2008,28(2):110-114.
-
3树友林,王怀明.地区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1):111-113. 被引量:2
-
4梁进社,洪丽璇,蔡建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费增长--基于分解的1985~2006年间时序比较[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1):20-29. 被引量:30
-
5邱丹,秦远建.我国煤炭价格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9,29(2):4-5. 被引量:17
-
6王远,陈洁,周婧,王义琛,陆根法.江苏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9):979-984. 被引量:32
-
7刘悦,杨浩然,谢和均.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新古典生产函数的研究[J].中国物价,2011(4):18-22. 被引量:2
-
8谢鹍.区域性煤炭价格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探析——基于新疆1992-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2(3):25-26. 被引量:7
-
9赵翠平.分行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4):3-5.
-
10刘艳梅.新疆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13(9):21-2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03
-
1王健.新冠疫情对煤炭行业的影响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20,0(4):42-49. 被引量:11
-
2苏红霞.能源消费与工业经济关系分析[J].能源与环境,2008(6):4-6.
-
3贾世荣,路瑶,张晓东.煤炭价格走势分析与未来展望[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2(10):158-159.
-
4杨昆,黄季焜.以木薯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发展潜力:基于农户角度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5):14-25. 被引量:19
-
5王鉴雪,宁云才.基于灰色理论的煤炭消费影响因素分析[J].煤炭技术,2009,28(11):193-195. 被引量:11
-
6李连光,景普秋.煤炭资源开发与山西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2):47-54. 被引量:8
-
7周扬,吴文祥,胡莹,章予舒.中国能源供给与消费预测分析[J].能源与环境,2010(3):2-4. 被引量:2
-
8祝建梅,聂锐,杨彤,刘玥.中国煤炭市场价格与CPI、PPI关系的统计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0,26(15):107-109. 被引量:12
-
9彭勃,雷家骕.基于灰色系统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制约[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9):114-119. 被引量:7
-
10袁晓玲,雷厉,杨万平.陕西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费变动[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25(8):77-82. 被引量:5
-
1栾大鹏.对31省“十二五”期间GDP实际增速的测评及排名[J].国家治理,2016(10):3-18.
-
2史蒂芬.罗奇.后工业化时代中国的转型[J].中国发展观察,2014(4):20-23.
-
3丁红英.CHC水泥集团库存优化管理解决方案[J].物流科技,2007,30(11):102-106.
-
4张静.中国GDP与煤炭消费量的相关性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9):77-79. 被引量:6
-
5“中国·盛泽丝绸化纤指数”点评(12月31日-1月4日)[J].纺织服装周刊,2008,0(2):89-89.
-
6柳欣,程晶蓉.中国就业增长缓慢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5(4):78-81. 被引量:1
-
7岳萍.2005年上半年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增幅降至2.4%[J].中亚信息,2005(8):40-40. 被引量:1
-
8赵志峰.透过GDP数据看盐池经济发展现状[J].统计与经济,2009(3):47-47.
-
9刘洋,胡青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河南省1978~2010年数据[J].中国商贸,2012,0(10Z):226-227.
-
10王正坤.2006,白酒行业的四大动向[J].糖烟酒周刊,2006(3):1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