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银杏次生代谢物生产与体胚诱导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Advances in production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in vitro culture and somatic embryogenesis in Ginkgo bilo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离体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和体细胞胚诱导两个方面综述了银杏组织培养研究进展,讨论了外植体种类、基本培养基、植物激素、营养成分和抗褐变剂等对银杏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培养、悬浮培养和体细胞胚发生的影响,并对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做了简单评述。
作者
张光琴
李竞芸
机构地区
江苏省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8-121,共4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银杏
组织培养
次生代谢产物
体细胞胚
分类号
S664.303.6 [农业科学—果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3
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298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35
1
李兆龙,胡季强,胡耀明.银杏叶的开发利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148-169.
2
陈学森,张艳敏,李健,陈章久,章文才.
叶用银杏资源评价及选优的研究[J]
.园艺学报,1997,24(3):215-219.
被引量:62
3
胡蕙露,胡翠玲,杨枝发.
银杏茎段组织培养正交试验[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7,24(2):129-133.
被引量:28
4
Chu MC,Skirvin RM,Jung H.Micropropagation of shoots of Ginkgo biloba[J].Hort Science,1987,22 (5):1069.
5
姜玲,障文才.
银杏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其黄酮糖苷的产生[J]
.果树科学,1999,16(2):131-134.
被引量:12
6
徐利均,谢永红,甘霖,吴正琴.
银杏组培繁殖及黄酮糖苷的产生[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3(4):368-370.
被引量:8
7
于荣敏,赵鸿莲,郑玉果,姚新生,张辉.
银杏愈伤组织培养及其代谢产物银杏内酯的研究[J]
.生物工程学报,1999,15(1):52-58.
被引量:31
8
Camper ND,Wedge DE,Keese R J,et al.In vitro culture of Ginkgo[J].In Vitro Plant,1995,31 (3):2.
9
陈学森,邓秀新,章文才.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银杏愈伤组织黄酮产量的影响[J]
.园艺学报,1997,24(4):373-377.
被引量:45
10
Carrier DJ,Chauret N,Mancini M.Detecion of ginkgolides-A in Ginkgo biloba cell cultuers[J].Plant Cell Rep,1991,10(5):256-259.
二级参考文献
173
1
陈士云,侯嵩生.
生产植物次生代谢物几项新技术研究进展[J]
.生物工程进展,1993,14(2):43-45.
被引量:23
2
虞杏英,庄向平.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银杏叶中的银杏内酯B[J]
.药物分析杂志,1993,13(2):85-88.
被引量:31
3
韩迎山.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89,16(1):19-22.
被引量:5
4
廖亮.
银杏叶总黄酮提取方法研究[J]
.食品科学,1994,15(8):33-35.
被引量:71
5
苍宁.
银杏叶制品的研究开发及市场[J]
.中国医药情报,1995,1(4):217-222.
被引量:6
6
张荫麟,宋经元,吕桂兰,刘惠灵.
丹参毛状根培养的建立和丹参酮的产生[J]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5):269-271.
被引量:62
7
周平,郑光植.
红花细胞克隆的平板培养[J]
.Acta Botanica Sinica,1989,31(7):505-511.
被引量:17
8
黄炼栋,胡之璧,章国瑛,吴耀平.
青嵩等六种药用植物发状根的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5,29(8):41-42.
被引量:6
9
蔡国琴,李国珍,叶和春,李国凤.
Ri质粒转化的青蒿发根培养及青蒿素的生物合成[J]
.生物工程学报,1995,11(4):315-320.
被引量:77
10
杨义芳,吴国友.
银杏叶药理研究概况(I)[J]
.现代应用药学,1995,12(5):12-15.
被引量:31
共引文献
298
1
王春荣,郭娇娇,党磊,陈霞,毕君.
叶用银杏园修剪效果分析[J]
.河北林业科技,2021(3):5-7.
2
刘志红,李周岐.
接骨木茎段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6):101-103.
被引量:5
3
周俊辉,周家容,曾浩森,王国彬,祝展平.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化现象及抗褐化研究进展[J]
.园艺学报,2000,27(z1):481-486.
被引量:121
4
曹瑞山,王东晓,刘屏.
展望生物新技术在未来药学领域中的应用[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1(4):36-40.
5
于震宇,李艳菊,郭军战,代晓龙.
银杏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19(3):72-76.
被引量:3
6
高丽君,崔建华,刘风云,尹迎春.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应用和开发[J]
.生物学通报,2004,39(7):15-17.
被引量:17
7
于荣敏,高越,吕华冲,张辉,姚新生.
银杏细胞固定化培养及其影响因素考察[J]
.中草药,2004,35(7):803-808.
被引量:5
8
张玉芹,李锡香,马庆,王海平,沈镝.
食用百合种质的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初探[J]
.中国蔬菜,2004(4):11-13.
被引量:21
9
陈颖,曹福亮,谢寅峰,张春雷.
5个银杏优良品种成熟胚离体繁殖培养基的选择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1):2025-2032.
被引量:15
10
李琰,董娟娥,姜在民,唐锐.
杜仲愈伤组织中次生代谢产物积累动态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1):2033-2037.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40
1
何梦玲,李磊,梁威,黄伟剑,卢昌华,张宏意,严寒静.
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对广藿香悬浮细胞中百秋李醇积累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18,29(11):2597-2600.
被引量:5
2
包水明,李荣同,余志坚,陈传红,张燕春,邹小丽,徐菁.
银杏叶提取液对菌核侧耳菌丝生长的影响及发酵保健饮料的研制[J]
.食用菌,2005,27(2):48-49.
被引量:5
3
杨辉德.
污染料不同处理栽培平菇的比较试验[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7(1):64-65.
被引量:3
4
杨瑞菊.
银杏叶保健饮料[J]
.中国食品信息,1994(11):8-8.
被引量:3
5
孙君明,韩粉霞.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异黄酮的调控机理[J]
.西南农业学报,2005,18(5):663-667.
被引量:16
6
暴纪春,赵桂云,赵洪彬.
不同浓度的多菌灵对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J]
.中国林副特产,2006(1):12-12.
被引量:5
7
张晓波,吴岩,林红.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水解大豆中异黄酮方法研究[J]
.粮食与油脂,2006,19(4):19-21.
被引量:15
8
倪学文,吴谋成.
银杏外种皮银杏酚酸的提取方法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J]
.江苏农业科学,2006,34(5):151-154.
被引量:6
9
李萍萍,王稳,陈娟.
金针菇菌种液体培养环境因子优化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07,35(1):154-156.
被引量:6
10
李清文,简在友,孟丽.
金银花藤提取液对白金针菇菌丝生长发育的影响[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2):53-54.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3
1
陈国梁,杨莎莎,贺晓龙,任桂梅,王涛.
银杏叶对糙皮侧耳菌丝体生长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08,36(6):182-183.
2
王涛,延志莲,贺晓龙,任桂梅,杨莎莎.
银杏叶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08,36(6):187-188.
被引量:2
3
刘瑞,胡焕焕,石晓卫,丰慧根.
前体和真菌诱导子对大豆悬浮培养细胞中异黄酮积累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5):72-7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徐忠传,冀宏,袁文芹.
磁处理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的生物学效应研究[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24(2):60-64.
被引量:1
2
边晓琳,刘扬,冯莉,张艳芬,肖红梅.
纳米包装材料对冷藏金针菇品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0,38(6):463-465.
被引量:10
3
张强,宋萍,朱留刚,封磊,洪伟,吴承祯.
诱导子对雷公藤悬浮细胞中雷公藤甲素积累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21,43(5):1149-1158.
被引量:8
4
孙天驰,董诗慧,余佳琰,裘芳琼,秦路平,朱波.
真菌诱导子对白术悬浮细胞生长与次生代谢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23,52(4):60-65.
被引量:1
1
牛姗姗,宋尚伟,闫锋,苗红霞.
无子西瓜郑抗4号的体细胞胚诱导及植株再生(英文)[J]
.果树学报,2006,23(3):406-410.
被引量:4
2
欧阳乐军,李莉梅,何秀容,陈丽,周天.
粗皮桉胚性愈伤组织及体胚诱导[J]
.分子植物育种,2016,14(11):3159-3165.
被引量:4
3
孙桂君,孔冬梅,张丽杰,沈海龙.
取材时期和母树来源对水曲柳体细胞胚诱导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8(1):28-30.
被引量:7
4
生物工程[J]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6,12(9):4-4.
5
彭星妍,孔国才,张丽英,陈家洁,莫少桃,黄真池,欧阳乐军,周天.
不同诱导条件对尾巨桉愈伤组织及体胚诱导的影响[J]
.分子植物育种,2016,14(7):1809-1814.
被引量:3
6
谭超,张剑侠,王跃进.
欧洲葡萄体胚诱导及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J]
.北方园艺,2012(19):113-117.
被引量:1
7
周秀梅,成仿云,钟原,齐力旺.
紫斑牡丹‘书生捧墨’的体胚诱导与发生[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31(2):151-154.
被引量:21
8
黄浩,鲁明波,梅兴国.
红豆杉细胞培养中抗褐变剂的筛选[J]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27(4):107-109.
被引量:40
9
燕丽萍,李丽,刘翠兰,吴德军,王因花,任飞,赵梁军.
绒毛白蜡体胚诱导和植株再生[J]
.植物学报,2016,51(6):807-816.
被引量:11
10
张翠叶,辛福梅,杨小林,洛桑曲杰.
川滇高山栎体胚诱导关键影响因素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1):51-56.
被引量:7
江苏农业科学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