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综合化课程改革 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
被引量:11
出处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第12期1916-1917,共2页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 Health
参考文献2
-
1何萍,杨棉华,林晓珊,罗敏洁,黄东阳.以系统整合为基础 构建临床医学本科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3):5-7. 被引量:60
-
2郑少燕,谢谋宏,梅维,蔡琮.创建临床技能教学新模式 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水平[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311-312. 被引量:4
共引文献61
-
1樊瑞斌,潘怀义,孙宁,赵旭,席涛.“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9(2):279-280. 被引量:2
-
2迟焕芳,刘成玉,严瑛,侯琳,叶志宏,王旭,王辛.以创新思维和能力为主导构建高等医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4,40(4):363-365. 被引量:11
-
3张宗诚,刘萍,吴泽全,蒋少南,刘博,时琳琳.改革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检验医学教育,2004,11(1):1-3.
-
4张伟山,叶欣,何萍,黄谷子,林晓珊.以系统整合为基础的新教学模式学习网站的构建及特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1):38-39.
-
5姜凤良,张丽莉,李雪萍,弥曼,罗秀成,王佐贤,徐曦,张润岐.高职高专教育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1):40-40. 被引量:10
-
6郑少燕,杨棉华,何萍.深化医学教学改革,培养医学生临床综合和实践能力[J].医学与社会,2006,19(2):47-48. 被引量:17
-
7郑少燕,杨棉华,何萍,蔡琮.创新医学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J].医学与哲学(A),2006,27(5):69-71. 被引量:27
-
8郑少燕,杨棉华,何萍,许杰洲.改革教学模式 创建精品课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6):1-2. 被引量:19
-
9郑少燕,杨棉华,蔡琮.创新教学模式,培养新型医学人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3):281-283. 被引量:2
-
10郑少燕,谭海珠,蔡琮,杨棉华.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3):255-256. 被引量:21
同被引文献61
-
1李艳超,朴杰,徐嘉鸣,张进,曹德品.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效果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12):83-84. 被引量:3
-
2黄新,陈国忠,徐凌霄.“早期接触临床”见习实践教学的思考[J].医学与社会,2004,17(5):56-58. 被引量:27
-
3万学红,杨彦春,欧阳钦,周同甫,刘文秀,张维健.临床医学导论课的实施和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1):43-45. 被引量:18
-
4王庭槐.英国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研究[J].医学教育,2005(1):84-90. 被引量:24
-
5刘登蕉.谈我国高职护理教育的定位与教育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9-10. 被引量:11
-
6郑少燕,谢谋宏,梅维,蔡琮.创建临床技能教学新模式 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水平[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311-312. 被引量:4
-
7吴丹桂,刘燕清.临床医学实习生临床工作能力培养的探索[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1):135-136. 被引量:3
-
8林晖,魏永越.实施“三早教育”,努力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227-230. 被引量:26
-
9世界联合医学教育执行委员会.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北京:教育部,2001:6.
-
10王丹花,黄子杰.对香港医学学制的评析与借鉴[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5):770-771. 被引量:9
引证文献11
-
1白洁,朱建华,李昭宇,徐涛,李玉香,胡淑婷,陈晓霞.医学生早期临床实践培养途径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3):12-13. 被引量:11
-
2欧维琳,朱春江,李雄.早期接触临床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华夏医学,2008,21(6):1201-1203. 被引量:18
-
3高云,周丽娟.在校高职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2,26(4):1131-1132. 被引量:24
-
4谢晓东,张艺,陈润.对医学生进行早期临床实践培训的效果分析[J].西南军医,2012,14(3):561-562.
-
5陈磊,王景超,王维民.八年制临床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3):70-71. 被引量:25
-
6张自珍.校院合作培养模式对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7):81-82. 被引量:5
-
7张自珍.校院合作培养模式对五年制高职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上旬版),2014,28(11):3945-3946. 被引量:4
-
8张慧,林征.三年制高职院校护理实习生现状调查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5):94-95. 被引量:3
-
9郭晓娜.早期接触临床对五年制临床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8):109-111. 被引量:10
-
10陈太兴,廖翠梅,苏泽锋,马丽媛,杨文琴,吴瑕,余加林,吴晓云.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3,39(19):3396-340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01
-
1王恒俊.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在护理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作用[J].内江科技,2022,43(9):72-73.
-
2高磊,徐晓璐,李淑德,章卫平,蔡青,王昌惠,黄新苗.临床医学八年制内科学实践教育模式改革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6):102-103. 被引量:10
-
3陈子怡,陶玉倩,李洵桦,冯慧宇,周列民,曾进胜.以理论考核分析指导神经科见习方案调整[J].医学信息,2009,22(9):1727-1729.
-
4申正付,朱洁,孙文兵,高扬,周婷.参加医疗卫生资源调查活动对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8):1357-1358.
-
5刘晓慧,米藏智,穆国霞,柴晓敏,李玉香,白彩锋.实习护生循证护理认知状况调查[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2):297-299.
-
6邓维秀,彭吉林,李平飞,杨敬宁,赵杰.PBL结合早期接触临床的免疫学教学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5):118-119. 被引量:4
-
7王蕾,王东岩,孙忠人.神经定位诊断学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改革尝试[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17):271-271.
-
8郭文俊,金孝岠,周炜,鲁美静.麻醉学专业“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1(29):128-129. 被引量:3
-
9马祖福,史雯静,刘蔚,姚颖,何晓峰.八年制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阶段实施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的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31(3):424-425. 被引量:4
-
10王哲敏,李国芳,张连辉.护生早期接触临床现状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9):87-89. 被引量:7
-
1王山青.医学课程改革:观念、策略[J].医学教育,1996(6):1-3.
-
2张友源.深化医学课程改革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6(6):19-20. 被引量:3
-
3詹钦勇,文历阳.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医学课程改革及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6):51-52. 被引量:11
-
4章培军,高旭,罗燕.深化医学课程改革 加强素质教育[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4,24(2):38-39.
-
5李建明,杜君,咎桂兰,王志红,张慧莉,苑杰.临床医师对医学课程设置的态度调查分析[J].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2005,6(3):226-229. 被引量:1
-
6朱玲玲,姜安丽.浅析护理本科教育课程改革[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11):52-53. 被引量:16
-
7金魁和,孙宝志.加快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比较研究与建议[J].医学教育,1999(6):1-6. 被引量:8
-
8张士珂.综合性大学医学课程改革初探[J].医学教育,2001(2):13-14. 被引量:2
-
9王春苗.“PDCA”循环模式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科技学院学报,2015,10(2):17-19.
-
10李辉,付译节,罗洪林.探讨临床专业医学课程改革的关键[J].卫生软科学,2015,29(2):106-108.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