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唐代德音考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南北朝以来“德音”是皇帝言语、命令的泛称,至迟在唐贞元、元和以后,“德音”成为了唐代皇帝诏书的一种新种类。作为诏书的德音,有制、敕两种形式,赏赐、蠲免和赦宥等是德音的主要内容;其中一部分德音含有“降”的内容,宋朝相对明确的德音概念,即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
作者
禹成旼
机构地区
韩国培材大学中国学部
出处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1-109,共9页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关键词
唐代
德音
降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6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07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2
参考文献
66
1
《周书》卷二九《李和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498页.
2
《玉海》卷六七《诏令·赦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33页.
3
根本诚《唐代の大赦に就ぃて》,《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纪要》第6号,1960年.
4
任大熙.《从恩赦实施看唐代的政治》,《大丘史学》第40辑,1990年.
5
中村裕一.《唐代制敕研究》第一章第六节“赦书と德音”,汲古书院1991年版.
6
《陈子昂集》卷一○,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31页.
7
《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54页.
8
《刘禹锡集》卷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4页.
9
《旧唐书》卷八○《褚遂良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739页.
10
《陆宣公集》卷二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61页.
共引文献
7
1
介永强.
关中唐代行宫考[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15(3):197-212.
被引量:8
2
傅璇琮.
从白居易研究中的一个误点谈起[J]
.文学评论,2002(2):130-137.
被引量:15
3
李海燕.
王勃佚诗及其兄弟关系考[J]
.晋阳学刊,2008(1):116-118.
4
王超.
唐朝皇帝制度的发展与完备[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85,22(4):53-63.
被引量:4
5
赵永东.
雕版印刷始于唐初贞观说的两个论据驳议[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6):48-55.
6
陈明光.
再论唐代的“除陌”——答杜来梭同志[J]
.中国史研究,1992(2):3-11.
7
陈明光.
论唐朝两税预算的定额管理体制[J]
.中国史研究,1989(1):26-37.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207
1
海交史研究目录[J]
.海交史研究,1986(1):110-110.
被引量:1
2
刘后滨.
敕后起请的应用与唐代政务裁决机制[J]
.中国史研究,2001(1):54-63.
被引量:5
3
卜宪群.
秦汉公文文书与官僚行政管理[J]
.历史研究,1997(4):35-51.
被引量:50
4
《历史研究》1994年总目[J]
.历史研究,1994(6):189-192.
被引量:5
5
罗永生.
唐前期三省地位的变化[J]
.历史研究,1992(2):98-109.
被引量:5
6
《历史研究》1987年总目[J]
.历史研究,1987(6):190-192.
被引量:4
7
《历史研究》1984年总目[J]
.历史研究,1984(6):190-192.
被引量:3
8
外国新书介绍[J]
.历史研究,1957(6):86-89.
被引量:1
9
蔡恒.
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人文素质──陕西吴宓研究史略[J]
.人文杂志,1999(2):140-142.
被引量:1
10
厦门大学国家重点学科——高等教育学专业简介[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9(4):4-12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7
1
张国刚.
改革开放以来唐史研究若干热点问题述评[J]
.史学月刊,2009(1):5-29.
被引量:11
2
刘后滨.
汉唐政治制度史中政务运行机制研究述评[J]
.史学月刊,2012(8):97-107.
被引量:12
3
叶炜.
信息与权力:从《陆宣公奏议》看唐后期皇帝、宰相与翰林学士的政治角色[J]
.中国史研究,2014(1):49-67.
被引量:12
4
吴丽娱.
唐代信息研究的特色与展望——以信息传递的介质、功能为重点[J]
.唐宋历史评论,2018(1):174-195.
5
尤佳君.
汉唐恩赦制度的变迁[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5):85-90.
6
刘顺.
诏令中的政治史:高宗武则天时期诏令文之语言维度的考察[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5):73-89.
被引量:1
7
霍斌.
唐宋时期毒药的使用与管理研究[J]
.宋史研究论丛,2021(2):129-144.
二级引证文献
32
1
王景創.
顏真卿《論百官論事疏》與代宗朝奏事制度調整[J]
.唐研究,2022(1):379-392.
2
黄图川.
政治、人物与城市史研究的结合——读李永《武则天与长安关系新探》[J]
.唐史论丛,2023(1):440-450.
3
方诚峰.
从唐宋宰相概念论君主支配模式[J]
.史学月刊,2021(3):43-60.
被引量:7
4
龚先砦.
论唐代私田置屯的法律限制[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6):58-62.
5
邓小南.
宋辽金史研究:新视野、新论题、新方法——宋代政治史研究的“再出发”[J]
.历史研究,2009(6):4-10.
被引量:38
6
王化雨.
唐宋变革与政治制度史研究[J]
.中国史研究,2010(1):31-36.
被引量:4
7
何和义.
理论与研究:对改革开放以来大陆中国史研究的反思[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8(4):92-95.
8
张启发,石茶.
从《唐六典》看唐代行政立法的发展[J]
.兰台世界(下旬),2013(11):72-73.
9
刘后滨.
古文书学与唐宋政治史研究[J]
.历史研究,2014(6):56-59.
被引量:3
10
黄楼.
从枢密使到枢密院——唐代枢密使演进轨迹的再考察[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4):39-45.
被引量:1
1
人海中.
隰桑旧事(上)[J]
.章回小说(中下),2016,0(2):8-34.
2
诗经·鹿鸣[J]
.华章(初中读写),2012(1):24-24.
3
张增祥.
水调歌头·登岳阳楼怀范文正公[J]
.中华诗词,2013(11):40-40.
4
余虹.
从《乐记》之“乐”的变迁看中国人美意识的发展[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2(1):141-144.
被引量:1
5
韦宗良.
德音莫违,及尔同死——浅析《诗经》婚恋诗中的女性心理活动[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5):128-129.
被引量:1
6
韦宗良.
德音莫违,及尔同死——浅析《诗经》婚恋诗中的女性心理活动[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7):149-150.
被引量:1
7
李有旺.
雀之灵[J]
.边疆文学,2008(5):53-56.
8
刘锴.
“千金”最初指男子[J]
.人才资源开发,2013(6):30-30.
9
吕长礼.
六朝别品钱刍议(上)[J]
.安徽钱币,2005(2):23-24.
10
韩洪波.
论元明清时期“平话”与“评话”的指称演变[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4,29(1):33-38.
中国史研究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