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速列车可调阻尼油压减振器的研究
被引量:
6
A Study on Adjustable Oil-damper of High-speed Tra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能根据列车运行状况实现阻尼特性的调整是高速列车半主动减振器的基本要求。文章研究设计了一种通过电液比例换向阀改变阻尼力的油压减振器,并对该油压减振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阻尼特性进行研究分析。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表明,所设计的电液比例控制变阻尼油压减振器可实现阻尼力的无级调整。
作者
胡均平
钟定清
机构地区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73,共3页
Chinese Hydraulics & Pneumatics
关键词
可调阻尼油压减振器
电液比例换向阀
半主动悬架
高速列车
分类号
TH137.5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60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1
K Sasaki. A lateral semi-active suspension of tilting train[J].QR of RTRI,2000,41 (10) : 11 - 15.
2
李智超,耿艳萍,陈朝阳,王启瑞,陈无畏.
一种可调阻尼减振器的设计与试验[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1(3):36-42.
被引量:12
3
Besiger F H, Cebin D, Coje D J. Damper models for Hravy vehicle- Ride Dynamics[J]. Vehicle System Dynamecs, 1995,24(1) :35 - 64.
4
祁宏钟,雷雨成,吴云飞,汪建林.
某悬架减振器的精确建模及仿真[J]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2,21(5):714-716.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5
1
林瑜馨.
电子控制悬架的应用[J]
.上海汽车,1996(4):18-29.
被引量:4
2
A.P.博雷西 O.M.赛德博坦 等.高等材料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3
成祥生.应用板壳力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4
吴云飞.减振器仿真系统[M].同济大学汽车系,2000..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JB 3901-85汽车筒式减振器台架试验方法.1985.
共引文献
20
1
陈龙,汪若尘,江浩斌,周立开,汪少华.
车辆半主动悬架系统的设计与试验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8):58-61.
被引量:11
2
姚嘉伶,蔡伟义,陈宁.
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发展状况[J]
.汽车工程,2006,28(3):276-280.
被引量:61
3
陈思忠,杨杰,吴志成,杨林,张斌.
外置串联阀式阻尼可调油气弹簧研究[J]
.汽车工程,2007,29(8):719-722.
被引量:4
4
孙丽琴,江浩斌,杨如泉.
基于混合编程技术的可调阻尼减振器性能仿真与试验[J]
.汽车技术,2007(9):40-43.
5
江浩斌,孙丽琴,杨如泉,陈龙.
分体式充气可调阻尼减振器的阻尼特性仿真与试验[J]
.农业机械学报,2007,38(9):10-15.
被引量:7
6
江浩斌,杨如泉,陈龙,孙丽琴.
麦弗逊式前悬架液力减振器阻尼特性仿真与试验[J]
.汽车工程,2007,29(11):970-974.
被引量:8
7
柴国栋.
基于某电台及其安装架的随机振动分析[J]
.微计算机信息,2009,25(4):272-273.
被引量:3
8
陈朝阳,耿艳萍,王启瑞,陈无畏.
可调阻尼减振器特性的模拟计算[J]
.专用汽车,1998(3):31-34.
被引量:1
9
王来钱,宁晓斌,王秋成.
车用双筒液力减振器的建模与试验[J]
.机电工程,2010,27(12):32-35.
被引量:4
10
陈无畏,方锡邦,王启瑞,范迪彬,李智超.
车辆半主动悬架系统的分析设计及试验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1999,30(6):13-1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60
1
闫辉,姜洪源,刘文剑,郝德刚.
金属橡胶冲击隔振系统试验[J]
.航空动力学报,2009,24(7):1518-1522.
被引量:6
2
刘宏友,曾京,李莉,丁问司.
高速列车二系横向阻尼连续可调式半主动悬挂系统的研究[J]
.中国铁道科学,2012,33(4):69-74.
被引量:11
3
高国生,杨绍普,陈恩利,马冰玉.
高速机车悬架系统磁流变阻尼器试验建模与半主动控制[J]
.机械工程学报,2004,40(10):87-91.
被引量:29
4
曾京,戴焕云,邬平波.
基于开关阻尼控制的铁道客车系统的动力学性能研究[J]
.中国铁道科学,2004,25(6):27-31.
被引量:23
5
丁问司.
高速列车半主动减振器电液控制阀研制[J]
.机床与液压,2005,33(11):56-57.
被引量:2
6
丁问司,卜继玲.
基于非线性神经网络的列车半主动悬挂系统[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2):75-77.
被引量:3
7
杨弘.
高速列车减振降噪技术研究[J]
.铁道车辆,2006,44(2):9-14.
被引量:19
8
高国生,杨绍普,郭京波.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机车横向悬挂半主动控制研究[J]
.功能材料,2006,37(5):802-804.
被引量:10
9
冯志君.
浅谈溢流阀故障及排除方法[J]
.液压气动与密封,2006,26(4):50-51.
被引量:5
10
杨建伟,黄强,李伟.
铁道车辆横向半主动悬挂试验系统[J]
.铁道车辆,2006,44(12):4-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6
1
李忠继,戴焕云,田合强.
比例溢流阀式半主动悬挂系统仿真研究[J]
.中国铁道科学,2012,33(3):67-73.
被引量:3
2
李贵平,刘宏友,王广丰,徐伟.
电液比例溢流阀控式横向半主动油压减振器阻尼特性研究[J]
.液压气动与密封,2008,28(1):35-37.
被引量:2
3
焦建平,谭晓东,高鑫,白杰.
可调式线性油压减振器磨损量的研究[J]
.液压与气动,2010,34(6):21-23.
4
曾恒,杨建伟,李捷.
基于ADAMS/Hydraulics的减振器设计与特性仿真研究[J]
.机床与液压,2011,39(7):74-76.
被引量:2
5
王超,唐宝富,芮棽,姚冬磊.
一种截止激励缓冲器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J]
.现代雷达,2022,44(5):97-105.
被引量:1
6
严志刚,赵艳影.
高速列车半主动悬挂系统振动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进展及展望[J]
.声学与振动,2018,6(3):71-7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杨建伟,刘海波,孙守光,李敏.
基于电液比例阀减振器半主动悬架系统的研究[J]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0,31(3):213-218.
被引量:4
2
刘新,姚平喜.
高压容腔的卸压过程分析[J]
.液压气动与密封,2011,31(5):29-31.
被引量:10
3
杭国强,吴训威.
电流控阈技术及三值电流型CMOS施密特电路[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0,27(2):230-234.
被引量:2
4
张海,王成国,刘金朝,成棣.
不同油液流动类型的抗蛇行减振器特性对比研究[J]
.铁道机车车辆,2014,34(2):10-15.
被引量:7
5
张海,王成国,肖乾.
基于Easy5和Adams的液压减振器联合仿真[J]
.机床与液压,2014,42(11):138-141.
6
李忠继,戴焕云,曾京.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铁道车辆模糊半主动控制[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4,14(5):43-50.
被引量:8
7
李忠继,戴焕云,曾京.
半主动悬挂高速列车稳定性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2015,51(4):116-125.
被引量:7
8
董成,赵艳影.
高速列车非线性减振系统联合时滞反馈控制[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32):24-30.
被引量:2
9
陈超.
先导腔动压反馈比例溢流阀设计与性能分析[J]
.农业机械学报,2020,51(3):410-418.
被引量:1
10
廖英英,陈祖晨,刘永强,赵义伟.
高速列车悬挂系统连续混合控制策略的设计与仿真分析[J]
.振动与冲击,2021,40(6):235-242.
被引量:4
1
丁问司,刘少军,卜继玲.
高速开关阀控制的高速列车横向半主动减振器[J]
.机床与液压,2003,31(3):50-51.
被引量:10
2
周玉海,陈伟俊.
电液比例溢流调速阀在大型液压系统上的应用[J]
.机床与液压,2013,41(16):119-121.
被引量:4
3
李贵平,刘宏友,王广丰,徐伟.
电液比例溢流阀控式横向半主动油压减振器阻尼特性研究[J]
.液压气动与密封,2008,28(1):35-37.
被引量:2
4
陈瑞,柯坚,樊友权,刘桓龙,吴文海.
轴套式油压减振器关节套的力学特性分析[J]
.机床与液压,2012,40(15):42-44.
被引量:1
5
郭延珍.
天车大车行走制动器改造[J]
.机械管理开发,2001,0(S2):52-52.
被引量:1
6
潘双夏,杨礼康,陈入领,冯培恩.
可调油压减振器的稳健设计[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39(3):359-363.
7
王小中,卜继玲,刘运兵.
高速列车横向半主动减振器的建模与仿真研究[J]
.机床与液压,2011,39(3):117-120.
被引量:3
8
李贵平,王广丰,刘宏友,徐伟.
列车横向半主动悬挂控制策略及其油压减振器控制机理研究[J]
.液压与气动,2008,32(4):7-9.
9
樊友权,陈瑞,柯坚,刘桓龙,秦剑.
油压减振器活塞杆螺纹联接的预紧特性分析[J]
.机械设计与制造,2012(9):187-189.
被引量:1
10
郑维智,郭克友,苏建华,龚堰珏.
汽车制动试验台无级调整惯量模拟系统的解决方案研究[J]
.现代制造工程,2010(6):78-81.
液压与气动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