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山东省墒情规律分析及实用墒情预报方案编制的探讨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山东省6处墒情试验站的试验资料,结合全省150处常设墒情测报站近30年的实测墒情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计算,对全省不同地区的土壤墒情时程变化、垂线变化及土壤增墒、退墒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编制了“山东省实用墒情预报方案”,就今后开展墒情预报服务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作者
张胜平
杨罗
机构地区
山东省水文总站
出处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4-30,共7页
Journal of China Hydrology
关键词
土壤
含水量
墒情预报
山东
水文变化
分类号
P338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8
1
刘新仁,王玉太,朱国仁.
淮北平原汾泉河流域水文模型[J]
.水文,1989,8(1):12-18.
被引量:9
2
李小刚,杨治,谢恩波.
甘肃几种旱地土壤低吸力段持水性能的初步研究[J]
.土壤通报,1994,25(4):155-157.
被引量:18
3
郭海英,马鹏里,杨兴国,张谋草.
陇东黄土高原塬区冬小麦越冬期土壤水分损耗规律浅析[J]
.土壤通报,2005,36(2):165-168.
被引量:28
4
黄乾,彭世彰.
北方地区节水灌溉现状简述[J]
.水资源保护,2005,21(2):12-15.
被引量:10
5
蒲金涌,姚小英,贾海源,邓振镛,胡利平,姚玉璧.
甘肃陇西黄土高原旱作区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有效利用程度研究[J]
.土壤通报,2005,36(4):483-486.
被引量:31
6
姚小英,王澄海,蒲金涌,宋连春,邓振镛,张存杰,刘小强.
甘肃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水热特征分析研究[J]
.土壤通报,2006,37(4):666-670.
被引量:17
7
肖俊夫,陈玉民,孙景生.
利用反推法进行农田灌溉预报的初步研究[J]
.灌溉排水,1997,16(1):29-32.
被引量:16
8
顾世祥,学位论文,1997年
9
康绍忠,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分传输理论及其应用,1994年,209页
10
裴彬.
近30年来甘肃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干湿状况的影响[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9):90-94.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5
1
刘炳忠,张鑫.
国内外土壤墒情监测技术及应用[J]
.山东水利,2008(12):13-15.
被引量:12
2
蒋洪庚,夏自强,陈海芳.
区域土壤墒情模型研究[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8(5):21-24.
被引量:8
3
米长虹,黄治平,刘书田,侯彦林,郑宏艳,丁健,王铄今,侯显达.
基于西北区甘肃省监测数据的土壤墒情综合诊断模型验证[J]
.生态学杂志,2017,36(12):3407-3413.
4
徐艺.
我国西北农田节水灌溉刍议[J]
.陕西水利,2019,0(8):67-68.
被引量:2
5
李翔宇,张晓,曹新荷.
鲁北平原土壤墒情及盐分实时监测系统分析[J]
.科技经济导刊,2017(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杨曙光.
土壤墒情研究进展[J]
.山西水利,2007,23(1):106-107.
被引量:8
2
宰松梅,郭冬冬,韩启彪,温季.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的土壤水分预测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8):280-283.
被引量:19
3
陈天华,唐海弢,郑文刚.
基于S3C2410的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设计[J]
.电子技术应用,2011,37(7):89-92.
被引量:6
4
陈天华,唐海涛.
基于ARM和GPRS的远程土壤墒情监测预报系统[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3):162-166.
被引量:47
5
黄飞龙,何艳丽,陈武框.
FDR土壤水分自动站三级标定的方法[J]
.广东气象,2011,33(6):60-63.
被引量:9
6
张彩云,郑玉峰,张翼超.
鄂尔多斯市区域自动站土壤相对湿度反演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736-738.
7
员玉良,白壮壮,吴聪康.
便携式土壤墒情采集器设计[J]
.节水灌溉,2019(1):84-86.
被引量:3
8
吴冬平.
新型土壤墒情监测技术方法在黑龙江省的应用研究[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42(9):62-64.
被引量:3
9
赵泽英,彭志良,王虎,李莉婕,陈维榕,孙长青.
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贵州农业科学,2016,44(8):131-134.
被引量:6
10
环海军,姚丹丹,刘岩,夏福华.
鲁中地区作物系数确定及土壤水分预报模型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17,49(6):143-147.
被引量:5
1
张胜平,杨罗.
山东省墒情规律分析及开展墒情预报的研究[J]
.水文科技信息,1995,12(3):34-41.
2
王裕良,周全保,杨亮.
山西省墒情预报经验模型初探[J]
.山西水利科技,2001(1):56-59.
被引量:5
3
邓海鹰,张建立,李纪人.
新安江模型在土壤墒情预报中的应用[J]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2,10(1):59-62.
被引量:4
4
陈中平,徐强.
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降水量时程变化特征[J]
.科技通报,2016,32(6):47-50.
被引量:54
5
刘伟才,王艳丽.
沧州地区土壤增墒预报方案分析[J]
.地下水,2010,32(1):46-48.
被引量:3
6
崔哲龙.
延边州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初步分析[J]
.吉林水利,2009(3):35-36.
被引量:1
7
王灵军,燕华云.
长江源区径流年内分配时程变化影响因子分析[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1,22(1):174-176.
被引量:7
8
李凤霞,颜亮东,周秉荣,胡玲,伏洋.
青海省降水与旱地土壤水分关系的研究[J]
.青海气象,2005(4):2-8.
被引量:5
9
燕华云,杨贵林,汪青春.
长江源区径流年内分配时程变化规律分析[J]
.冰川冻土,2006,28(4):526-529.
被引量:53
10
Di LIU,Zhong-bo YU,Hai-shen LV.
Data assimilation us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and ensemble Kalman filter for multi-layer soil moisture prediction[J]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0,3(4):361-377.
被引量:1
水文
199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