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油高异黄酮大豆垦鉴豆43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垦鉴豆43号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科研所育种室1997年以垦鉴豆7号为母本,垦农5号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2006年3月审定推广.该品种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且综合性状优良,一般667m2产210kg以上,高产达270kg.
作者
朱洪德
谢甫绨
费志宏
张军
朱桂英
机构地区
沈阳农业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出处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47,共1页
China Seed Industry
基金
国家"863"项目(2003AA207170
2004AA207160)
关键词
配套栽培技术
异黄酮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大豆
高油
垦鉴豆7号
有性杂交
综合性状
科研所
适应性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5
1
史宣明.
大豆异黄酮的生产实践[J]
.中国油脂,2005,30(4):40-41.
被引量:5
2
朱洪德,谢甫绨,费志宏,张军,朱桂英.
高油高异黄酮大豆新品种垦农21的选育和配套栽培技术[J]
.种子,2006,25(5):92-95.
被引量:3
3
徐竞.
我国玉米加工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
.粮食加工,2008,33(4):39-40.
被引量:11
4
宁海龙,李文滨,李文霞,王继安,赵淑文,马占峰.
高油高异黄酮含量大豆新品种东农53号的选育[J]
.作物杂志,2010(4):104-104.
被引量:3
5
陈风春,刘忠文,张亦红,刘芳,白家磊,高志贤.
快速溶剂萃取-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J]
.营养学报,2010,32(4):393-396.
被引量:2
6
顾和平,陈新,陈华涛,袁星星,崔晓艳,张红梅,彭晨,曹庆穗,褚芳,严俊文.
大豆异黄酮药理效应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9):19-22.
被引量:10
7
任国峰,杨俊峰,王萌,黄忆明.
大豆异黄酮摄入对乳腺癌发病风险影响的荟萃分析[J]
.大豆科学,2012,31(5):817-821.
被引量:7
8
李怡然,赵丽芹,李爱科,刘珊,贠婷婷,陈海旭,綦文涛.
豆浆中水溶性大豆异黄酮检测方法的建立[J]
.大豆科学,2014,33(3):429-433.
被引量:3
9
舒芙蓉,秦玉,曾媛,糜漫天.
大豆甙元对超重并肥胖人群的干预效应[J]
.重庆医学,2014,43(17):2116-2118.
被引量:3
10
梅忠,孙健,孙恺,舒小丽,吴殿星.
大豆异黄酮的保健功效、生物合成及种质发掘与遗传育种[J]
.核农学报,2014,28(7):1208-1213.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1
1
李真,梅淑芳,梅忠.
高异黄酮大豆的遗传育种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17(19):28-2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王继峰.
大豆异黄酮的保健功效及高异黄酮大豆的遗传育种研究[J]
.黑龙江科学,2019,10(14):42-43.
被引量:3
2
郭美玲,郭泰,李灿东,王志新,郑伟,徐杰飞,赵星棋,王象然.
特用(专用)大豆综述[J]
.现代化农业,2023(9):2-5.
被引量:4
3
付长伟.
大豆遗传育种研究进展与未来趋势展望[J]
.中外食品工业,2024(8):108-110.
1
朱洪德,史德会,张军,费志宏.
大豆新品种——垦鉴豆7号[J]
.现代化农业,2000(7):23-24.
2
朱洪德,王树坤,费志宏,张军,朱桂英.
高异黄酮大豆新品种垦鉴豆43的育成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3):14-16.
被引量:1
3
“垦字号”系列大豆新品种(系)及“小双密”精密耕播机简介[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1(1):51-52.
4
孙君明,丁安林,孙志远.
高异黄酮大豆新品种——中豆27[J]
.中国农村科技,2001(4):23-23.
5
敦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突出粮豆轮作、突出特色产业[J]
.吉林农业,2016,0(7):6-6.
6
甘草苹果复合饮料的研制[J]
.中国果业信息,2006,23(2):56-56.
7
牛继生.
锦州地方品种 腌渍小茄子[J]
.吉林蔬菜,2009(6):37-37.
8
许金芳,郭玉秋,孙立荣.
糯甜玉米鲜食产品质量控制技术[J]
.山东农业科学,2002,34(5):24-25.
被引量:5
9
袁延乐,王映红.
提高强筋小麦品质的关键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09(5):20-21.
被引量:8
10
黄瑞斌.
小麦优质丰产配套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2008(21):31-31.
中国种业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