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层间结合状态对沥青路面设计指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沥青路面面层与基层间的层间结合问题是近年来道路界关注的热点。目前我国的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验算设计指标时假定路面各层间为完全连续状态,这与实际是不相符的,而路面层间结合状态的改变对所计算的应力、应变值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以此为切入点,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应用层间粘结系数K来对路面层间结合状态进行量化评价,并根据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计算分析了K值的变化对沥青路面设计指标的影响。
作者
冯德成
宋宇
机构地区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华东公路》
2006年第3期35-38,共4页
East China Highway
关键词
层间结合状态
层间粘结系数
路面设计指标
分类号
U416.216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416.217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5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07
参考文献
2
1
朱照宏 王秉纲 郭大智.路面力学计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6-7.
2
[4]关昌余.路面结构层间结合状态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1989.
共引文献
2
1
李武士,付兆岗.
市政道路及管线沉降计算方法的探讨[J]
.铁道建筑技术,2000(2):32-33.
被引量:1
2
光同文.
半刚性基层温缩裂缝控制措施的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1):127-132.
被引量:34
同被引文献
95
1
范令,袁美俊.
应用正交异性单元模拟沥青路面层间接触状况[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4):614-617.
被引量:1
2
艾智勇,曹国军.
弹性矩形板下横观各向同性多层地基分析[J]
.岩土力学,2011,32(S2):59-63.
被引量:5
3
姚祖康,刘伯莹.
沥青路面新设计指标和参数体系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4(S1):1-9.
被引量:15
4
贺曙新.
车辆动态称重技术的历史、现状与展望[J]
.中外公路,2004,24(6):104-108.
被引量:54
5
苏凯,武建民,戴经梁,孙立军.
沥青混凝土路面基面层间结合材料的研究[J]
.公路,2005,50(6):161-164.
被引量:27
6
陈素丽,许福文,李桂芝.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研究及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
.公路,2005,50(6):174-181.
被引量:55
7
苏凯 ,陈忠达 ,姬杨蓓蓓 ,许世展 ,XU Shi-zhan .
山区公路层间滑移破坏机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7):1-5.
被引量:15
8
苏凯,武建民,陈忠达,戴经梁,孙立军.
山区公路沥青路面基面层滑移破坏研究[J]
.中国公路学报,2005,18(3):22-26.
被引量:33
9
关昌余,王哲人,郭大智.
路面结构层间结合状态的研究[J]
.中国公路学报,1989,2(1):70-80.
被引量:55
10
邱欣,杨青,钱劲松.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模量参数反演的影响因素分析[J]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0,8(4):43-4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5
1
白雪梅.
层间接触状态对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2):215-218.
被引量:23
2
李铁洪,李春晓.
半刚性路面层间实际结合状态的有限元模拟与分析[J]
.公路交通技术,2010,26(1):1-5.
被引量:5
3
杨大田,杨锐.
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界面力学特性研究现状[J]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0,31(5):33-38.
被引量:8
4
杜永安.
层间粘结性能对沥青路面抗剪强度的影响[J]
.交通科技,2012,22(1):75-78.
被引量:5
5
胡学亮,张国燕.
沥青路面层间界面状态概述[J]
.科技致富向导,2012(11):408-408.
6
王丽丽,徐世平.
浅议半刚性路面的优缺点[J]
.科技致富向导,2012(27):116-116.
被引量:1
7
李星,刘志芳,宋晓燕.
层间接触对半刚性沥青路面力学性能的影响[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3(2):44-48.
被引量:5
8
吴秀发,张小亭.
同步碎石联结层性能指标及影响因素研究[J]
.公路工程,2014,39(5):141-144.
被引量:21
9
刘朝晖,黄优,李盛.
层间结合状态对刚柔复合式路面剪应力的影响分析[J]
.公路,2015,60(1):1-6.
被引量:11
10
吕志国,程国勇.
不同层间结合状态下复合道面弯沉变形特征研究[J]
.中外公路,2014,34(6):67-7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07
1
苏华兴.
环境对路面结构层的影响及处理措施[J]
.科技创新导报,2010,7(3):87-87.
被引量:1
2
于玲,钟右鹏,包龙生,王占飞.
交叉路口沥青路面变形病害机理分析[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4):709-715.
被引量:8
3
杨大田.
水泥混凝土面板与沥青混凝土层界面剪切疲劳试验[J]
.华东公路,2011(2):65-66.
4
郭莉,戴艳芳.
浅谈保证道路质量的施工工艺[J]
.科技资讯,2011,9(8):40-40.
5
程五胜.
薄层沥青罩面粘层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8):293-293.
被引量:1
6
黄倩,刘鹏.
层间接触状态对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的影响分析[J]
.西部交通科技,2012(1):44-48.
7
郑孟贵,刘圣洁,陈少全.
超载现象对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影响分析[J]
.路基工程,2012(2):46-48.
被引量:3
8
孙志林,黄晓明.
考虑层间接触的沥青路面非线性疲劳损伤特性分析[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3(6):2385-2389.
被引量:7
9
宋广升.
公路桥头跳车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4):208-208.
10
史蛟.
加强道路施工 提高工程质量[J]
.投资与创业,2013(1):202-202.
1
刘纪锋.
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指标分析[J]
.交通标准化,2013,41(8):87-89.
2
阿布力米提·吾布力.
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探讨[J]
.城市建设(下旬),2010(4):495-495.
3
徐克香.
与路面设计指标相协调的公路路基设计[J]
.交通世界,2015(22):82-83.
被引量:1
4
曹泽文.
如何控制沥青路面现场施工质量[J]
.山东工业技术,2014(6):123-123.
5
王星茹.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分析[J]
.山西建筑,2016,42(3):145-146.
6
曹佳斌.
关于长寿命沥青路面力学特性分析[J]
.建材与装饰(上旬),2016(28).
7
竹晓华.
钢桥面铺装层间抗剪性能室内试验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21(27):8217-8221.
被引量:5
8
冯德成,宋宇.
沥青路面层间结合状态试验与评价方法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39(4):627-631.
被引量:69
9
路宁.
不同类型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指标的控制[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10):51-51.
被引量:3
10
陈永栋,陈俊.
新拟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研究[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3(1):30-33.
被引量:2
华东公路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