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灰色关联分析在水质评价应用中的改进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用改进了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广州市部分监测断面水质进行评价,所用方法不仅考虑了水质评价标准的区间形式,比按临界值判断水质的级别归属更为客观,而且还对无量纲化方法作了调整,采用“中心化”方法,使得计算结果比经典方法更具有区分性,具有更明确的物理意义,实例证明该方法在评价水质时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作者
张蕾
王高旭
郑道贤
机构地区
广东省水文局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出处
《广东水利水电》
2006年第3期32-33,共2页
Guangdong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水质评价
分类号
P333.6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91
同被引文献
116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85
参考文献
3
1
李炳军,朱春阳,周杰.
原始数据无量纲化处理对灰色关联序的影响[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36(2):199-202.
被引量:137
2
沈珍瑶,谢彤劳.
一种改进的灰关联分析方法及其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水文,1997,16(3):13-15.
被引量:63
3
吕义清,武胜忠,孙建星.
灰色关联分析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
.太原工业大学学报,1997,28(3):31-36.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吴敬业,史本山.
评价模式对评价可靠性的影响分析[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3,13(3):11-15.
被引量:14
2
夏军.
区域水环境质量灰关联度评价方法的研究[J]
.水文,1995,14(2):4-10.
被引量:42
3
张延欣 吴涛.系统工程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
4
杨继东,环境科学,1993年,3期,19页
5
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教程,1990年
6
邓聚龙,灰色控制系统,1985年
7
宋印胜.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综述[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2,19(1):37-40.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191
1
王丹宁,赵明,赵洪宾.
灰色关联属性识别模型在给水管网水质分析中的应用[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24(8):580-582.
被引量:1
2
张芳,卞建民,汤洁,刘凤英,赵军海,封灵.
辽河油田地下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36(S1):33-38.
被引量:2
3
张东方,陈东林.
灰关联分析在人机系统可靠性评价中的应用[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05,30(S1):151-153.
被引量:2
4
蒋慧云,吕惠进,李佐卿.
基于灰色关联的太湖流域水质评价[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2,23(1):161-163.
被引量:6
5
李佐卿,蒋慧云.
基于灰色关联的长江流域断面水质评价[J]
.资源环境与发展,2012,0(1):36-39.
被引量:1
6
伊丽努尔.阿力甫江,海米提.依米提,麦麦提吐尔逊.艾则孜,玉素甫江.如素力.
1958—2012年博斯腾湖水位变化驱动力[J]
.中国沙漠,2015,35(1):240-247.
被引量:28
7
郦建强,陆桂华,杨晓华,杨志峰,张继昌.
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的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模型[J]
.水文,2004,24(4):1-4.
被引量:19
8
闫月亮,张东方,陈东林.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人机系统可靠性评价[J]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4,15(5):61-63.
被引量:2
9
丁晓雯,沈珍瑶,杨志峰.
黄河流域典型城市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评价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1):71-75.
被引量:4
10
张东方,陈东林.
基于灰关联分析的作业环境宜人性评价[J]
.环境工程,2005,23(1):70-7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16
1
孟宪萌,胡和平.
基于熵权的集对分析模型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
.水利学报,2009,39(3):257-262.
被引量:183
2
钱明,柳培文,季鸿.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最佳权重的确定[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4(z1):78-80.
被引量:7
3
李因果,李新春.
综合评价模型权重确定方法研究[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92-97.
被引量:61
4
钟霞,钟怀军.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4):107-111.
被引量:63
5
张颖,高倩倩.
基于灰色模型和模糊神经网络的综合水质预测模型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2015,9(2):537-545.
被引量:53
6
王陆军,王娟英.
渭河宝鸡段水质现状评价及污染分析[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4):304-306.
被引量:12
7
薛巧英.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J]
.环境保护科学,2004,30(4):64-67.
被引量:140
8
党耀国,刘思峰,翟振杰,唐学文.
灰色综合聚类评估模型的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04,20(10):4-5.
被引量:29
9
罗薇,邵秘华,周立新.
聚类分析功能在大连港水域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4,30(4):51-54.
被引量:7
10
李伯昌,施慧燕.
长江口河段水环境现状分析[J]
.水资源保护,2005,21(1):39-44.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12
1
蒋慧云,吕惠进,李佐卿.
基于灰色关联的太湖流域水质评价[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2,23(1):161-163.
被引量:6
2
李佐卿,蒋慧云.
基于灰色关联的长江流域断面水质评价[J]
.资源环境与发展,2012,0(1):36-39.
被引量:1
3
陈明曦,刘德富,黄钰铃.
香溪河水华期水质的灰色关联分析[J]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6):552-556.
被引量:5
4
保金花,黄勇.
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综述[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14(8):639-642.
被引量:21
5
汪万芬,钱东升,储金宇,谭绿贵.
六安市淠河水质时空变异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6):16129-16131.
6
汪万芬,钱东升,谭绿贵.
改进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淠河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9,20(2):57-59.
被引量:5
7
张云,邱艳,陈金发.
灰色聚类关联评估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节水灌溉,2010(2):45-47.
被引量:9
8
马丽,林洪孝,王海林,刘国军.
灰色聚类关联评估在牟汶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6(10):1137-1139.
9
章新,贺石磊,张雍照,陈思,高军省.
水质评价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0,21(5):117-119.
被引量:27
10
崔芳,袁博.
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渭河宝鸡段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5):306-31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85
1
郑灿,段杰仁,石伟,鲍广强,邱小琮.
星海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J]
.水产学杂志,2020,33(1):46-52.
被引量:9
2
任东风,胡馨予,齐欢,董华飞.
辽西季节性河流洪水预警关键技术[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0(4):347-354.
被引量:2
3
罗华军,刘德富,黄应平.
基于遗传算法-支持向量机的水库叶绿素a浓度短期预测非线性时序模型[J]
.水利学报,2009,39(1):46-51.
被引量:14
4
施晓红.
上海松江区河道水质分析与评价[J]
.企业导报,2013(21):197-198.
5
嵇晓燕,崔广柏.
河流健康修复方法综述[J]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1):38-43.
被引量:15
6
张国珍,何春生,武福平.
西北村镇集雨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体系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11):119-123.
被引量:11
7
张同祺,李勇,张林.
江南某高新区主要河道污染评价及生态建设[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10,23(2):17-21.
被引量:2
8
周晓鹂,毛洁,应亮,王懿霖,陈国光,阎威武,童祯恭.
采用出厂水水质综合评价指数(FDWQI)评价上海市生活饮用水水质[J]
.环境与职业医学,2011,28(10):614-617.
被引量:2
9
刘涛,倪福全,邓玉,李林芮,周先平,何雪勤.
农村饮水水质的模糊神经网络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250-14252.
被引量:1
10
李苗,臧淑英,张冬有,贾晓丹.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林甸县污水泡中重金属和毒性元素污染情况评价[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12(1):134-137.
被引量:6
1
石德强,姚燕,张永忠.
GIS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1):50-52.
被引量:3
2
冯玉国.
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综合评价金刚石钻头[J]
.冶金地质探矿技术,1992(1):21-23.
被引量:1
3
张宇,卢文喜,陈社明,龚磊.
基于T-S模糊神经网络的地下水水质评价[J]
.节水灌溉,2012(7):35-38.
被引量:18
4
汤梦玲,谢可翔,李志建.
水质评价模型选择综合分析与探讨[J]
.资源调查与环境,2005,26(3):221-227.
被引量:13
5
Pete.,CS,何长春.
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在复杂岩性低阻油藏的地层评价应用[J]
.测井与射孔,1999(3):1-9.
6
陈洪仁.
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J]
.城市地理,2014,0(6X):59-60.
被引量:10
7
侯惠群,韩绍阳,柯丹.
砂岩型铀矿弱信息提取方法应用[J]
.地质通报,2015,34(7):1344-1349.
被引量:14
8
王喜臣,马德有,刘金英,邓军,鲍水玉.
大兴安岭北东段铜矿带花岗岩岩浆作用[J]
.华南地质与矿产,2001,17(4):11-15.
被引量:3
9
王广弟.
基于不同无量纲化的富水性主控因素研究[J]
.煤炭技术,2016,35(7):194-195.
被引量:1
10
李宏卿,吴琼,李宏罡,李绪谦.
Visual Modflow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
.工程勘察,2005,33(3):27-28.
被引量:8
广东水利水电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