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利益集团参与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困境
被引量: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已涉及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由于我国体制改革的渐进性质,在新体制下发育并成长起来的利益集团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参与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遭遇到许多障碍和阻力。具体地说,现阶段我国利益集团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陷入了五大困境,即,组织保障困境、制度安排困境、体制容纳困境、法律规范困境和文化认同困境。
作者
潘秀珍
机构地区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出处
《新疆社科论坛》
2006年第2期36-38,35,共4页
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in Xinjiang
关键词
公共政策
利益集团
参与
困境
中国
体制转轨时期
制度安排
组织保障
法律规范
分类号
D60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C916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17
同被引文献
89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63
参考文献
1
1
程浩,黄卫平,汪永成.
中国社会利益集团研究[J]
.战略与管理,2003(4):63-74.
被引量:118
共引文献
117
1
祝杨军.
“行政软骨病”的形成原因及矫治策略[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9-11.
2
郭忠华.
利益集团锁定下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
.岭南学刊,2008(3):17-22.
被引量:8
3
张振华.
中国语境下利益集团的概念辨析与分类探讨[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20(2):42-46.
被引量:3
4
陈岳祝.
浅论利益集团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利益表达[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S1):84-87.
被引量:6
5
赵向文.
利益集团可能引发强制性制度变迁分析[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2-14.
被引量:2
6
吕建兵.
中国社会的利益集团及政府政策探析[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24(3):27-29.
被引量:2
7
郭彦森.
建立有利于形成思想共识的合理利益关系[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3):9-11.
8
肖逸夫,李春梅,谢启秦.
试析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特征[J]
.大家,2011(4):240-240.
9
罗锋,王权.
虚拟空间中的信息博弈:关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审思[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17(2):20-24.
被引量:5
10
梅艳玲.
对我国社会群体利益表达的研究[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8(12):78-8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9
1
于立深.
行政立法过程的利益表达、意见沟通和整合[J]
.当代法学,2004,18(2):25-39.
被引量:29
2
D.C.诺斯,左建龙.
政治学中的交易成本论[J]
.国外社会科学,1991(7):21-25.
被引量:2
3
周叶中.
论民主与利益、利益集团[J]
.学习与探索,1995(2):70-76.
被引量:9
4
唐士其.
“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3(6):66-73.
被引量:141
5
蒋俊明,阎静.
转型时期人民利益表达要求的变化及挑战[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6):32-36.
被引量:34
6
王中汝.
利益表达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J]
.科学社会主义,2004(5):39-42.
被引量:97
7
汪永成,黄卫平,程浩.
社会利益集团政治化趋势与政府能力建设[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58(1):75-81.
被引量:27
8
沈友军.
党和政府对社团影响定量分析[J]
.求索,2005(1):74-75.
被引量:7
9
何深思.
论我国政治资源的公平分配与合理共享[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2):68-72.
被引量:22
10
龙太江,王邦佐.
经济增长与合法性的“政绩困局”——兼论中国政治的合法性基础[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3):169-175.
被引量:108
引证文献
15
1
陈富国,陈付龙.
和谐社会构建的三维思考[J]
.长白学刊,2006(6):6-8.
2
陈付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支点分析[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6(4):88-91.
3
陈付龙.
和谐社会构建的动力支点分析[J]
.山东社会科学,2007(2):151-154.
4
刘文祥,郑翠兰.
中美利益集团政策参与机制的比较[J]
.社会主义研究,2007(2):117-119.
被引量:8
5
胡英华.
利益集团及其对政治发展的影响[J]
.江汉论坛,2007(6):61-63.
被引量:4
6
刘恩东.
利益群体与地方政府决策——社会转型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新视角[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1):77-80.
被引量:5
7
刘恩东,李森.
社会转型期利益群体与中国地方政府善治[J]
.党政干部学刊,2008(3):21-24.
被引量:3
8
陈富国,陈付龙.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支点[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9(1):1-4.
被引量:1
9
李春明.
政治输入与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建设[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8(2):117-126.
被引量:8
10
李雪强.
矛盾论视野下的和谐社会构建[J]
.求实,2008(7):22-24.
二级引证文献
63
1
焦玉玲.
社会转型期阶层分化与主体性构建[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5):74-78.
被引量:1
2
赵亚翔.
“职业打假”的公共价值:社会认同与信念之争[J]
.浙江社会科学,2013(3):101-106.
被引量:12
3
胡建.
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问题研究述评[J]
.昌吉学院学报,2013(1):17-22.
被引量:4
4
关爽.
社会管理体制中的公众参与:国内研究文献述评[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4,16(2):65-70.
5
邢乐勤,顾艳芳.
论中国利益集团对地方立法的影响[J]
.浙江学刊,2008(5):166-171.
被引量:9
6
刘伟忠,张宇.
化解利益集团政策参与困境的政府视角[J]
.贵州社会科学,2009(1):50-55.
被引量:4
7
张红凤,李倩倩.
利益集团规制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与局限性探析[J]
.山东经济,2009,25(2):114-120.
被引量:1
8
李国旗.
我国政府决策法制化进程中的问题与解决路径[J]
.理论导刊,2009(8):46-48.
9
刘恩东.
中美利益集团规制制度环境比较[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13(4):75-79.
被引量:6
10
李国旗.
完善政府经济决策机制的思考[J]
.北方经济,2009(16):3-4.
被引量:1
1
雍继敏,陈潮升.
保护农民工权益亟须法律和制度创新[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6,17(3):60-62.
被引量:6
2
史加加.
析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效果[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3):15-17.
3
范俊兵.
公共政策制定——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3):46-48.
被引量:2
4
赵夫鑫,武立强.
对“农民工”社会认同困境的分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224-226.
5
刘双.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困境分析[J]
.传承,2010(9):44-45.
被引量:6
6
崔彩周.
试论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社区参与[J]
.广东社会科学,2002(6):81-86.
被引量:4
7
赵玉林.
处理互联网领域人权保障困境的理论基础探析——兼谈协商权利论的优越性[J]
.理论导刊,2014(6):15-18.
8
高静.
特殊群体与社会和谐——对农民工权益保障困境的解读[J]
.行政与法,2008(9):41-43.
9
官灵芳.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13(4):45-47.
被引量:2
10
陈静,敬珊珊,刘露.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及制度建设[J]
.兰州学刊,2005(4):218-219.
被引量:1
新疆社科论坛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