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滋水清肝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2例观察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观察滋水清肝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用滋水清肝饮治疗,对照组30例用甘利欣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滋水清肝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良好疗效。
作者
李峥
孙家敏
机构地区
龙岩市第二医院
出处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6年第7期403-403,共1页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滋水清肝饮
对照治疗观察
分类号
R259.126.2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4466
同被引文献
7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3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被引量:14021
2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3.57.
3
陈敏,宋琪雯,张力.
六味地黄丸(汤)药理研究进展[J]
.中国新医药,2004,3(1):48-50.
被引量:25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侯士良,欧阳新收,朱新成.
十年来六味地黄丸(汤)药理研究综述[J]
.中成药,1993,15(11):36-37.
被引量:9
2
孙淑英.
六味地黄丸抗衰老作用机理探讨(综述)[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4):48-49.
被引量:8
3
陈健,刘菊妍.
六味地黄丸实验研究进展[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4,13(2):41-43.
被引量:4
4
王传社,李顺成,李志新,蒋文跃,王玉明,李燕燕.
补肾化瘀法延缓衰老机理研究─—六味丹坤方对老年小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5,27(4):275-277.
被引量:29
5
谢卓丘,朱晓春,刘国卿.
六味地黄煎剂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9,20(6):351-353.
被引量:17
6
王秋娟,后德辉,慕海鹰,王小刚.
六味地黄煎剂对高血脂、耐缺氧及麻醉动物血压的影响[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9,20(6):354-356.
被引量:10
7
杜标炎.
肾阳虚造型及补肾中药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3(1):37-40.
被引量:41
8
李萍 石晓宏 等.六味地黄丸和地黄的免疫药理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1987,3(5):296-8.
9
姜廷良 沈建华 等.六味地黄汤对氨基甲酸乙酯诱发肺腺瘤的抑制作用[J].中医杂志,1980,21(7):72-72.
10
陈峰 等.六味地黄丸对健康老年人肾小管作用的观察[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2,(6):374-374.
共引文献
14466
1
刘洋.
复方木鸡颗粒联合替诺福韦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研究[J]
.慢性病学杂志,2019,0(12):1853-1854.
2
李钊,黄宛香,李繁.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AST/ALT和LSM值与Child-Pugh分级及临床分期关系[J]
.热带医学杂志,2023,23(11):1593-1596.
被引量:1
3
曾远松,黄柳春.
茵郁芪灵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21,40(5):13-14.
被引量:2
4
宫笑一,刘守华.
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服用恩替卡韦对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J]
.中国农村卫生,2018,0(16):78-78.
5
王雪艳,张旭东.
甘草酸二铵对乙肝肝硬化患者TBIL、CⅣ及炎性因子的影响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2021,42(16):7-10.
6
欧阳福生.
老年病毒性肝炎267例临床报告[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2(S01):83-84.
7
潘晓华.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80例8年的临床报道[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48):108-109.
8
付振双.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2):150-150.
被引量:1
9
陈新梅,陈昆迪.
重型肝病转归与季节关系的探讨[J]
.医学信息,2018,31(A02):62-63.
10
王同兴,于卫叶.
联合检测血清PCⅢ,HA,LN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6,29(28):217-21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78
1
伊书红,宋菊梅,张辉.
一贯煎加味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100例[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4,11(2):17-18.
被引量:10
2
李瀚旻,厉晶萍,毛树松,刘玲.
肝病肝肾阴虚证型临床分布规律的研究——1994年全国88所中医医院出院患者病案资料分析[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4,14(5):287-289.
被引量:18
3
钟光华.
滋水清肝饮加减治疗围绝经期潮热症108例[J]
.陕西中医,2004,25(11):977-977.
被引量:7
4
赵晓威.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细胞免疫功能关系的临床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2(1):35-37.
被引量:12
5
王春芳.
金洪元辨证治疗慢性乙肝临床经验[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1):22-23.
被引量:7
6
尹常健,李勇.
对乙型肝炎中医病因病机学的再认识[J]
.中医杂志,1993,34(7):431-433.
被引量:40
7
李恩庆,郑仕富,陈超.
补肾柔肝解毒法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J]
.四川中医,2005,23(4):51-52.
被引量:3
8
王灵台,陈建杰,高月求,张斌,赵钢,夏德颐,王雁翔,张友祥.
补肾法为主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研究[J]
.中医药通报,2005,4(2):26-31.
被引量:34
9
高月求,孙学华,章晓鹰,王灵台.
补肾方对慢性乙型肝炎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5):408-411.
被引量:18
10
阳义成,赵晓威.
慢性乙型肝炎证治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15(2):70-72.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4
1
葛香芹.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治疗的研究进展[J]
.青岛医药卫生,2008,40(2):138-140.
2
徐玮,孙建光.
补肾法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9,19(4):68-69.
被引量:4
3
庞崇祥.
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及治疗的文献综述[J]
.黑龙江中医药,2009,38(6):64-65.
4
赵青竹,刘雁峰,石玥,申萌萌,穆国华,吴丽婷.
滋水清肝饮临床应用进展[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8,29(1):98-100.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李燕,郑树霞,胡佩玲.
滋水清肝饮的临床应用进展[J]
.四川中医,2022,40(7):213-217.
被引量:2
2
杨春玲,刘平夫,黄岩.
滋水清肝饮加减辅治对肾虚肝旺证焦虑症患者心理生理学反应的影响[J]
.四川中医,2022,40(3):172-175.
被引量:3
3
马红梅,张铁峰,孟令军,李学超.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发病机理[J]
.河南中医,2012,32(6):704-706.
被引量:10
4
王晓萍.
肝病患者肝肾阴虚证型临床相关特征的观察与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639-640.
5
廖咸硕.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治疗进展[J]
.大众科技,2014,16(10):124-125.
被引量:1
6
杨炼,许滔,李红梅,宋钊锐.
肝肾同治在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6):45-45.
被引量:5
7
邹红,查红群,曾灵芝,张恒文.
滋水清肝饮加减方对乳腺癌术后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评价[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5(24):7-8.
被引量:1
8
韩维哲,陈洁玲,卞维帏,刘洁,雷鸣.
滋水清肝饮运用举隅[J]
.中国民间疗法,2021,29(10):110-111.
被引量:2
9
袁诗宇,曹珊珊,韩朝军.
滋水清肝饮方剂临床应用进展[J]
.医药前沿,2022,12(25):63-65.
10
李燕,郑树霞,胡佩玲.
滋水清肝饮治疗绝经综合征失眠及焦虑抑郁疗效观察[J]
.时珍国医国药,2022,33(12):2960-2962.
被引量:3
1
钱建业,张熔熔,王强,钱祥夕,于志琴,李海燕.
“健甘饮”对肿瘤化疗肝功能的影响——附50例临床资料[J]
.江苏中医药,2016,48(5):40-41.
被引量:1
2
吴智宏,郭伯棋.
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0例[J]
.福建医药杂志,2003,25(5):184-185.
被引量:2
3
陈其雨,张延彬,贾晓归.
清肝补肾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9):31-32.
被引量:1
4
刘同华,张惠明.
肝得康胶囊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观察[J]
.激光杂志,2004,25(2):86-86.
5
王军喜,顾本宇,刘瑞霞.
软肝胶囊研制及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06,21(10):38-40.
被引量:5
6
戴妙庆.
甘利欣胶囊与复方丹参片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40例[J]
.河南中医,2000,20(3):38-38.
被引量:1
7
景忠良.
苦参素注射液伍甘利欣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J]
.天津中医药,2004,21(1):8-8.
8
黄斌.
调脂胶囊联合甘利欣胶囊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J]
.中医药学刊,2004,22(9):1768-1769.
被引量:3
9
黄斌.
调脂胶囊联合甘利欣胶囊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学报,2004,19(8):482-483.
10
赵大涵,刘志民,罗占君.
消症散合甘利欣胶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20例[J]
.河北中医,2000,22(6):440-44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6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