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运作地理标志 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被引量:9
出处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1-72,共2页
二级参考文献24
-
1虞义华.望江兴农五张牌[J].中华商标,2004(8):45-46. 被引量:1
-
2孙昊亮.原产地名称的“公地悲剧”[J].中华商标,2004(8):53-54. 被引量:7
-
3范汉云.地理标志保护需注意的问题[J].中华商标,2004(10):10-12. 被引量:10
-
4农业商标风吹绿京郊大地[J].中华商标,2004(10):18-19. 被引量:1
-
5“安吉白茶”的品牌效益[J].中华商标,2004(10):24-25. 被引量:2
-
6“章丘大葱”商标兴农纪实[J].中华商标,2004(10):26-27. 被引量:2
-
7商综.“公司+农户+商标”成为农民增收新模式[J].中华商标,2004(12):17-18. 被引量:6
-
8刘瑞华.安丘苦念“商标经”[J].中华商标,2005(1):45-46. 被引量:1
-
9张泉馨,姜秀丽.浅论民营企业的品牌经营[J].发展论坛,2002(10):70-71. 被引量:1
-
10张玉敏.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制度选择[J].知识产权,2005,15(1):14-18. 被引量:70
共引文献77
-
1翟涛,周慧秋.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问题分析[J].农场经济管理,2008(3):34-36. 被引量:8
-
2左两军.超市生鲜经营与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基于中间层组织与厂商理论的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64-69. 被引量:5
-
3郭锦墉.江西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经营的思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26(4):51-54. 被引量:20
-
4邓宏光.论知识产权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以商业标志法为例[J].农村经济,2005(12):39-42. 被引量:8
-
5李晓秋.后TRIPS时代地理标志保护的合理边界探微[J].青海社会科学,2006(4):121-124. 被引量:1
-
6陈祥升,郑孝庭.加入WTO与我国农业政策调整[J].商业研究,2006(18):176-179. 被引量:3
-
7郭锦墉.江西绿色农产品品牌化经营探析[J].生态经济,2006,22(11):112-115. 被引量:9
-
8王志本.实施地理标志保护 促进中国东北大豆产业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06(12):25-31. 被引量:12
-
9周曙东,张西涛.论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和发展[J].现代经济探讨,2007(3):62-65. 被引量:14
-
10司智陟,樊红平.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构建与农产品品牌发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13(4):7-10.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69
-
1冯忠泽,盛松华,张梦飞.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制度发展方略思考[J].世界农业,2007(2):16-18. 被引量:26
-
2苏悦娟,孔祥军,孔璎红.基于地理标志培育资源禀赋型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2):205-207. 被引量:12
-
3邹丽丽.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2007(7):58-61. 被引量:9
-
4李玉泉.用好地理标志 做强大葱产业[J].工商行政管理,2007,0(13):15-17. 被引量:1
-
5陈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亟待完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9(5):82-85. 被引量:10
-
6张计划.地理商标的“株连效应”及破解思路[J].商业时代,2005(2):56-57. 被引量:4
-
7王赫.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地理标志的保护作用[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1):93-98. 被引量:3
-
8马晓莉.地理标志权与一般商标权之权利冲突[J].广西社会科学,2005(8):80-82. 被引量:6
-
9王笑冰.地理标志的经济分析[J].知识产权,2005,15(5):20-26. 被引量:35
-
10李海水.加强证明商标使用管理 加快强县富民发展步伐[J].发展研究,2005,22(11):61-6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9
-
1黄若君.加强广西农副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4):110-113. 被引量:2
-
2王明亮,辜立新.农作物育种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探析[J].种子,2007,26(8):81-84. 被引量:2
-
3林郁,李茂萱.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与云南农业[J].云南农业科技,2008(3):54-56. 被引量:2
-
4孙亚范.我国地理标志保护问题探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8,27(5):81-84. 被引量:12
-
5邵伟杰.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意义及其路径[J].齐鲁学刊,2009(1):105-110. 被引量:28
-
6王鹏祥,刘颖.基于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河南省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502-19504. 被引量:5
-
7张春泉,朱俊峰,王文智.博弈论视角下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1):47-50. 被引量:2
-
8牛洁.关于提升“乌兰察布马铃薯”地理标志产品竞争力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22):33-34. 被引量:2
-
9梁天宝.地理标志扶贫研究脉络可视化图谱及趋势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22,50(6):222-22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55
-
1李珊珊,张柳.发挥“地理标志”产品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20(6):39-42. 被引量:1
-
2袁杏桃.论我国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J].齐鲁学刊,2009(4):86-89. 被引量:7
-
3王乐宇.内蒙古地区地理标志资源保护与利用对策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1):104-108. 被引量:2
-
4李长健,杨婵,王君健.农业市场化条件下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困境与出路[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65-68. 被引量:4
-
5岳帅伯.山东与韩国农产品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分析[J].科技信息,2010(21).
-
6岳帅伯.地理标志促进青岛知名农产品质量管理机制探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22):141-143. 被引量:3
-
7岳帅伯,陈锦铭.基于地理标志制度的青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探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9):157-158. 被引量:1
-
8陈小平.贵州省农产品品牌及地理标志商标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65-70. 被引量:6
-
9赵小平,苗荣.农业现代化视角的欧盟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4(4):112-117. 被引量:8
-
10马慧慧.河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研究——以原阳大米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515-19516. 被引量:4
-
1郑伟东,杨长娟.现阶段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措施与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8(17):26-27. 被引量:3
-
2刘扬.地理标志保护的国际发展趋势及我国立法模式选择[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13(8):161-161.
-
3田莹.浅谈欧盟地理标志保护特点[J].大众商务,2011(11):114-114. 被引量:1
-
4李茜.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5(31):44-45.
-
5周文彬.人民币贬值弊大于利升值或可预期[J].河南经济,2001,1(11):57-58.
-
6任学谦.中、德、法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比较研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3):93-94. 被引量:2
-
7经济动态[J].商界,2004(8):63-63.
-
8邹思怿,吴昊.如何通过地理标志保护“景德镇瓷器”[J].商情,2013(27):263-263.
-
9舒兵.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2010,8(16):56-57.
-
10农行推“苹果贷款”探索破解小企业融资难[J].福建农业,2012(1):3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