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通用机械》
2006年第7期15-17,共3页
General Machinery
同被引文献274
-
1秦大东,曹军.浅论我国生物质能发展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133-135. 被引量:9
-
2郑宗和,牛宝联,雷海燕.利用太阳能进行污泥脱水干燥的试验[J].中国给水排水,2003,19(z1):111-113. 被引量:15
-
3马洪江,王海,王颉.混联式太阳能果蔬烘干机的研制[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3):50-54. 被引量:31
-
4于忠民.太阳能作污泥厌氧消化加热热源试验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3,6(1):10-15. 被引量:3
-
5黄选章,齐森,刘丹,曹庆华.提高粮食烘干热风炉热效率的探讨[J].粮食加工,2012,37(1):50-51. 被引量:5
-
6闫云飞,张智恩,张力,代长林.太阳能利用技术及其应用[J].太阳能学报,2012,33(S1):47-56. 被引量:168
-
7翁颐庆.新型节能干燥设备——通气式传导加热型搅拌干燥设备[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1(S1):213-216. 被引量:2
-
8李笑光,何晓鹏,杨志明,周荣玺,高学敏.多槽多段换向通风横流式谷物干燥机的研究设计[J].中国农机化学报,1997,32(S1):114-117. 被引量:4
-
9王刚.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环境工程,2013,31(S1):530-533. 被引量:33
-
10郭淑琴,孙孝然.几种国外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技术及设备介绍[J].给水排水,2004,30(6):34-37. 被引量:36
引证文献27
-
1刘瑜,王海,张慧媛,郭雪霞,苏海泉.高效太阳能集热厢式干燥房的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S1):272-276. 被引量:6
-
2李素云,夏朝勇,李云克.生物质能源在粮食干燥上的应用与发展前景[J].粮油加工,2008(1):117-119. 被引量:15
-
3张璧光.太阳能干燥技术概况及应用前景[J].太阳能,2007(7):21-25. 被引量:35
-
4李增凯.粮食机械干燥系统节能减排途径分析[J].粮食流通技术,2009(3):15-17. 被引量:3
-
5马兴灶,李长友,张晓立,麦智炜,张丽丽.温度势差驱动玉米去水试验研究[J].农产品加工(下),2010(10):8-10. 被引量:2
-
6伊松林,冯小江,谭辉,张璧光.小型移动式太阳能干燥装置的研制[J].太阳能,2011(10):46-48.
-
7李杰.我国粮食干燥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粮食储藏,2011,40(4):13-16. 被引量:29
-
8张晓艳.玉米热风干燥工艺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1):116-118. 被引量:1
-
9张璧光,伊松林.我国太阳能干燥现状及在热利用中应有的地位[J].干燥技术与设备,2012,10(1):32-37. 被引量:12
-
10张聪,吕志浩.玻纤工业隧道式烘干炉热平衡研究与设计[J].玻璃纤维,2012(4):8-1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67
-
1王德华,高树成,刘国辉,赵学工,林子木.粮食干燥系统替代燃煤的热源比较与分析[J].粮食加工,2020,0(1):71-72. 被引量:5
-
2刘瑜,王海,张慧媛,郭雪霞,苏海泉.高效太阳能集热厢式干燥房的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S1):272-276. 被引量:6
-
3许彩霞,张璧光,伊松林,高建民,王天龙.太阳能与热泵联合干燥木材特性的实验研究[J].干燥技术与设备,2008,6(4):184-189. 被引量:16
-
4张丽春,贺刚,云俊枝.饲草干燥法的研究与发展[J].农业机械,2009(2):100-102. 被引量:3
-
5赵金才.测控装置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127-5128. 被引量:5
-
6肉孜.阿木提,高泽斌,李峰.不同结构平板型太阳能空气集热板集热效率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9,32(3):78-81. 被引量:12
-
7李增凯.粮食机械干燥系统节能减排途径分析[J].粮食流通技术,2009(3):15-17. 被引量:3
-
8高泽斌,肉孜.阿木提.不同热辐板材料对太阳能集热板效果的影响[J].新疆农机化,2009(5):15-17. 被引量:1
-
9张谦,过利敏,邹淑萍.优质杏干的太阳能干燥装置设计及研究[J].食品科学,2009,30(20):437-441. 被引量:13
-
10李海霞,朱跃钊,廖传华.可再生能源在干燥装备中的应用[J].干燥技术与设备,2009,7(5):228-229. 被引量:2
-
1吕翠莲,刘富国.让干燥技术走出国门[J].走向世界,2008(16):62-63.
-
2本刊编辑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J].浙江经济,2007(14):1-1.
-
3孙吉平.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J].改革与战略,2008,24(10):164-167. 被引量:4
-
4林治波.漫论建设节约型社会[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11):25-28. 被引量:3
-
5李沛虹,赵彩俊.浅析干燥技术[J].现代经济信息,2010(3).
-
6国家干燥技术工程中心落户天华[J].中国粉体工业,2007(6):55-56.
-
7李占勇.日本最新干燥技术[J].通用机械,2005(12):16-18.
-
8国家干燥技术装备中心通过验收[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2(1):76-76.
-
9胡旺阳,姜宇飞.关于东北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思考[J].北方经济,2009(16):39-41. 被引量:7
-
10樊超飞.浅谈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投资与合作(学术版),2014,0(11):2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