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保留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脾切除加断流和(或)分流术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主要的手术方法,其重要性在于既能纠正脾功能亢进(脾亢)状态,又能有效地降低门静脉压力,从而达到止血目的。随着病理脾保留术(保脾术)的兴起,学者们尝试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各种保脾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结合相关文献,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
霍景山
陈积圣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外科
出处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28-429,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关键词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脾保留术
脾功能亢进
门静脉压力
手术方法
进展综述
保脾术
分流术
脾切除
分类号
R657.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0
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115
同被引文献
6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23
1
Hongwei ZH,Jisheng CH,Gernot M,et al.The value of partial splenic autot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portal hypertension.Arch Surg,2002,137:89-93.
2
李恩山,赵连德,朱立东,孙庆旭,李政萍,张元凯.
脾次全切除腹膜后移位加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影响[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4,13(8):564-567.
被引量:10
3
徐学汇,赵廷林,王春汉,崔艺,刘利东,左富义,朱传训.
保留脾下极大部脾切除及脾腹膜后固定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J]
.医学新知,2003,13(2):71-72.
被引量:5
4
陈积圣,张杰,奥贝蒂安,陈亚进.
自体脾移植联合食管下段横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观察[J]
.腹部外科,2001,14(4):199-200.
被引量:10
5
曹秀峰,杨洪湘,杨树成,吴必超,王山,张成阳,黄志华.
改良脾大部切除的联合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J]
.腹部外科,2001,14(4):204-206.
被引量:18
6
张俊峰,陈积圣,陈规划,陈亚进,张红卫,奥贝蒂安,张杰,霍景山.
自体脾移植联合食管横断吻合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210例分析[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24(12):733-734.
被引量:14
7
刘东斌,丁乙夫,曹雪梅.
脾切除术、脾动脉结扎术对肝硬化门脉高压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02,25(6):1-3.
被引量:4
8
张淑文,刘东斌.
脾切除肝硬化门脉高压大鼠血浆TNF-α质量浓度的变化[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4,25(2):246-249.
被引量:3
9
Yongxiang W,Zongfang L,Guowei L,et al.Effects of splenomegaly and splenic macrophage activity in hypersplenism due to cirrhosis.Am J Med,2002,113:428-431.
10
陈积圣,陈汝福.
自体脾移植联合食管横断吻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价值[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24(12):715-716.
被引量:23
二级参考文献
60
1
黄凤瑞,褚海波,李银良,徐学汇,李鹏程,孙学军,潘龙文,王翠芹.
门脉高压症巨脾大部切除后近期残脾及其免疫功能变化[J]
.实用医药杂志,1996,14(4):222-224.
被引量:5
2
马宏敏,蔡志民,杨新华.
脾损伤采用保脾技术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1998,4(3):142-144.
被引量:22
3
焦华波,陆连荣,陆家齐,李基业,李涛.
脾切除及大肠杆菌内毒素攻击对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影响[J]
.肝胆胰脾外科杂志,1995,1(4):234-236.
被引量:2
4
李涛,王炳煌,兰瑚.
肿瘤坏死因子α在内毒素血症和肝损害中的作用[J]
.肝胆胰脾外科杂志,1995,1(4):262-264.
被引量:2
5
曹苇,徐庚达.
不同病理模型大鼠脾切除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3,10(2):86-87.
被引量:7
6
袁石初,徐学俊.
脾切除对抗大肠杆菌脂多糖抗体的影响[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3,10(3):103-103.
被引量:2
7
刘吉奎,蔡景修,王敖川,杨衡文.
断流术对肝硬变门脉高压大鼠胃粘膜影响的研究[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4,16(4):252-255.
被引量:21
8
何双梧,王殿富,刘宝华,李天星,黄丽娜,曹红.
脾切除术后血清免疫功能变化的观察[J]
.实用外科杂志,1989,9(4):217-218.
被引量:5
9
成军,陈易人,胡振雄,李德春,曹苇,桑士标,何广仁,鲍君杰.
脾切除对网状内皮系统功能的影响[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4,11(3):164-165.
被引量:2
10
黄韬,仇登波,熊叔陶.
全脾切除后IgM减少与促吞噬肽降低及淋巴细胞亚群改变的关系和意义[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5,12(5):279-281.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115
1
陈浩琦,王小文,李洋,余振宇,朱文峰,吕韵,朱曙光,叶林森,陈规划,汪根树.
腹腔镜下次全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继发性脾功能亢进的近期疗效[J]
.热带医学杂志,2022,22(4):483-489.
2
宋健华,李益红.
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在脾切除术前后的动态变化[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9(12):9-10.
3
袁鑫生,吕凤根,韩国秀,王刚.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经腹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6例[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14(5):90-91.
被引量:1
4
霍景山,陈积圣,陈汝福,吴卓,张红卫,区庆嘉.
自体脾移植及食管横断吻合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免疫学及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观察[J]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07,1(1):23-26.
被引量:2
5
宋丽丽,解卫平,陈宇平,宗峰.
脾切除术后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猝死1例并文献复习[J]
.实用老年医学,2013,27(10):838-842.
被引量:2
6
陈积圣,曹君,陈亚进,商昌珍,张磊.
脾脏保留与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从自体脾移植及食管横断吻合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28年基础与临床研究谈起[J]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2008(2).
7
李运福,邵俊卿,陈旭森.
脾大部分切除加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J]
.海南医学,2004,15(9):132-133.
8
厉红民,黄定德,陈杰,刘广元.
放射性核素脾显像观察保脾术后的脾功能[J]
.重庆医学,2004,33(10):1539-1540.
被引量:3
9
李运福,梁永仁,邵俊卿,陈旭森.
脾大部分切除加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J]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4,4(3):192-193.
10
黄宗明,潘学武,杨婧,吕玉良.
脾脏部分切除术20例临床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05,16(1):59-60.
同被引文献
65
1
Tyson A Hadduck,Justin P McWilliams.
Partial splenic artery embolization in cirrhotic patients[J]
.World Journal of Radiology,2014,6(5):160-168.
被引量:32
2
李恩山,赵连德,朱立东,孙庆旭,李政萍,张元凯.
脾次全切除腹膜后移位加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影响[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4,13(8):564-567.
被引量:10
3
吴志勇.
门静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研究现况[J]
.肝胆外科杂志,2004,12(5):321-323.
被引量:7
4
刘骅,曹晖,吴志勇.
肝硬变门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评估中MRA的临床应用[J]
.消化外科,2005,4(1):21-25.
被引量:6
5
张俊峰,陈积圣,陈规划,张红卫.
腹膜后自体脾移植术在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临床研究[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5,12(3):287-289.
被引量:5
6
陈希炜,韩殿冰,陈维佩.
脾脏与远隔脏器的关系[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5,11(5):359-360.
被引量:10
7
汪谦,夏穗生,姜汉英,廖永芳,杨萍,郭晖.
脾脏及促吞噬肽在体外肝细胞培养过程的免疫调控作用[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5,12(5):314-315.
被引量:5
8
汪谦,夏穗生,崔怀波,孙珩,张宏权,王允林.
脾脏及促吞噬肽对肝硬化过程不同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6,13(3):147-148.
被引量:5
9
姜洪池,代文杰,胡震.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保脾问题[J]
.外科理论与实践,2006,11(3):193-195.
被引量:16
10
陈积圣,耿海涛.
门脉高压脾亢的保脾手术[J]
.肝胆外科杂志,1996,4(4):196-197.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4
1
霍景山,陈积圣,吴卓,陈汝福,庄志浩,区庆嘉.
脾大部切除及食管横断吻合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血流动力学研究[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0,25(1):20-23.
被引量:5
2
孔文杰,师宏山,乔自勇.
脾动脉结扎治疗重症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4例[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7):845-846.
被引量:6
3
陈志玉,戴朝六.
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5,22(7):884-888.
被引量:7
4
阮麟君,武步强.
门静脉高压断流术中脾脏保留与否的研究进展[J]
.临床医学进展,2023,13(6):9194-9201.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吴华帅,俞渊,陈金梅.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综述[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96):62-63.
被引量:1
2
霍景山,陈积圣,陈汝福,曾志强,庄志浩.
自体脾移植联合食管横断吻合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纤维化和肝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6):2520-2522.
被引量:2
3
王培云.
脾大部切除术与脾完全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对比分析[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3,11(4):402-404.
被引量:2
4
蔡明岳,黄文薮,郭永建,曾昭吝,周斌,王皓帆,秦潇潇,朱康顺.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疗效预测[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4,29(3):161-164.
被引量:13
5
乔自勇,闫军波,孔文杰,高晓明.
脾动脉结扎加胃冠状静脉主干结扎治疗重症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3):1444-1446.
被引量:4
6
汤万荣,李少明,李薇,杨荣彬.
脾动脉结扎法在腹腔镜巨脾切除术中的应用[J]
.中外医疗,2014,33(19):73-74.
7
刘彦森,马桂玲,李丹,崔凯.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并发消化道出血双介入治疗患者临床疗效分析[J]
.中外医疗,2014,33(23):108-109.
被引量:1
8
党晓卫,李路豪,许培钦.
改良脾-肺固定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进展[J]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5,4(3):150-153.
被引量:5
9
陈志玉,戴朝六.
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5,22(7):884-888.
被引量:7
10
代安银.
脾组织微波定量消融治疗脾大脾亢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0(21):60-60.
1
姜洪池,乔海泉,夏穗生.
我国脾脏外科五十年进展[J]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10):587-588.
被引量:23
2
李学民,常永杰,杜同化,王丙雨.
脾保留术治疗脾外伤17例体会[J]
.临床医学,1989,9(6):246-247.
3
王准,徐文拓.
脾保留术18例报告[J]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7,17(2):248-249.
4
范德标.
脾外伤的脾保留术[J]
.深圳医学,1996,9(4):35-35.
5
张玉新,马宏敏,蔡志民,杨新华.
全脾切除和脾保留术对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影响的比较研究[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6,18(6):549-550.
被引量:2
6
张勇.
脾外伤50例临床分析[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03,26(2):23-23.
7
张玉新,马宏敏,蔡志民,兰智.
(99m)~Tc热变性红细胞脾肝扫描应用于脾保留术的疗效观察[J]
.解放军医学杂志,1996,21(4):311-312.
被引量:4
8
刘亚东.
外伤性脾破裂脾保留术疗效分析[J]
.腹部外科,1995,8(3):128-129.
被引量:5
9
舒怀亮,沈飞.
外伤性脾破裂脾保留术38例[J]
.南通医学院学报,1998,18(1):45-45.
10
崔祥滨,徐伽初,郑林,杨乐平,张存,景彦,汪有忠,王勇.
外伤性脾破裂49例保脾治疗体会[J]
.腹部外科,2000,13(5):307-307.
被引量:6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