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大学学术环境与基层学术人员的成长——学术生态的视角
被引量: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基层学术人员的成长对于大学学术生态的平衡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学术制度文化、学术权威、学术群体、学术管理以及经济收入等学术环境对大学基层学术人员成长影响很大。当前,大学基层学术人员成长所面临的学术环境存在学术自主不够、学术管理僵化、学术取向出现偏差以及经济压力过大等问题。为了优化学术生态环境,促进基层学术人员的更好成长,大学管理人员、学术带头人以及基层学术人员自身都需要做出相应的努力。
作者
唐安奎
机构地区
华东师大高教所
出处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6年第4期90-93,共4页
关键词
学术生态
学术环境
大学
基层学术人员
学术管理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4
同被引文献
126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83
参考文献
4
1
刘贵华.
西方高等教育哲学的困境与大学学术“生态合理性”的确证[J]
.比较教育研究,2002,23(3):1-6.
被引量:14
2
戚业国,宋永刚.
论大学的学术生态环境建设[J]
.江苏高教,2004(2):16-18.
被引量:46
3
刘贵华.
论大学发展型学术生态模式[J]
.比较教育研究,2004,25(3):7-11.
被引量:10
4
王处辉.高校教师收入知多少[J].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2).
二级参考文献
8
1
[美]亨利·埃滋科维茨编 夏道源译.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C].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102,100-102.
2
伯顿 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6-17.
3
[美]伯顿 R 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36.
4
王正平.
深生态学:一种新的环境价值理念[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9(4):1-14.
被引量:75
5
徐小洲,王晨.
西方高等教育认识论的哲学基础[J]
.教育研究,2001,22(8):69-72.
被引量:18
6
陈玉琨.
论发展性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J]
.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5):11-14.
被引量:27
7
樊浩.
伦理精神的生态对话与生态发展——中国伦理应对“全球化”的价值理念[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6):15-23.
被引量:42
8
刘贵华.
西方高等教育哲学的困境与大学学术“生态合理性”的确证[J]
.比较教育研究,2002,23(3):1-6.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64
1
王珺.
大学合法存在的哲学基础反思——一种基于价值论的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20):4-7.
被引量:2
2
施放,徐再仕,孙江丽.
研究生生态型学术文化建设的探讨[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141-145.
被引量:2
3
叶春云,张文莉.
高校教师收入状况及其评价[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39-43.
被引量:7
4
欧金荣,沈继斌,李仁刚,唐峻.
试论高校高水平学术团队的构建[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8):18-21.
被引量:13
5
周玲.
论大学组织的学术团队建设[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4):11-15.
被引量:24
6
张剑雄.
高校学科梯队建设浅探——以梯队结构与实力为视角[J]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22(5):89-91.
被引量:1
7
李建军,盛洁拨.
高等教育生态预警系统模型分析[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7(4):98-100.
被引量:1
8
曹如军.
积极关注大学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4):123-125.
被引量:12
9
彭元.
高等教育本体价值的确证——一种基于生存论的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6):36-39.
被引量:11
10
彭元.
高等教育本体价值的确证——一种基于生存论的思考[J]
.现代大学教育,2006,22(3):17-20.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126
1
李霞.
生态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J]
.国外社会科学,2000(6):2-6.
被引量:22
2
吴兰平.
高等学校教师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学术生态[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2):94-97.
被引量:8
3
杨移贻.
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术生态[J]
.教育发展研究,1999,19(S2):13-16.
被引量:17
4
张外安.
市场经济下高校体育科研管理的误区及其矫枉[J]
.体育学刊,1996,3(2):57-59.
被引量:2
5
贺祖斌,王茹.
大学教学文化与教师发展生态[J]
.高等教育研究,2015,36(1):57-61.
被引量:21
6
罗哲.
从学术腐败看编辑的职业规范和自律机制建设[J]
.甘肃社会科学,2004(5):250-253.
被引量:15
7
朱新梅.
教育腐败与学术腐败及其治理[J]
.教育发展研究,2004,24(10):23-25.
被引量:12
8
李建强,盛懿.
要有宽松的学术环境[J]
.求是,2002(4):53-53.
被引量:3
9
阎光才.
学术环境的整体优化与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方略[J]
.探索与争鸣,2005(1):47-50.
被引量:2
10
邹海燕.
美国专业博士及其培养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5(2):41-44.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5
1
贾宏燕.
和谐学术生态环境与研究生学术良心的维护——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视角[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2):88-91.
被引量:2
2
莫艳.
论学术环境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4):44-45.
被引量:1
3
张业安.
生态视野下我国体育学术期刊质量建设的主体保障与环境优化[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6):1003-1008.
被引量:9
4
荆建华.
论高等学校和谐学术环境的构建[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9):77-80.
被引量:1
5
杨扬.
河南省高校女教师学术环境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1):58-60.
被引量:2
6
许苏豫.
论大学内部学术环境的优化[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6):116-120.
被引量:1
7
冯君莲.
大学学术生态的困境与出路[J]
.大学教育科学,2012(6):101-106.
被引量:12
8
张业安,冉强辉.
体育学术期刊编辑在体育学术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定位[J]
.编辑学报,2014,26(2):110-113.
被引量:7
9
张雪,刘燕,安海娟,李贺体,孙晖.
生态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学术环境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4):76-81.
被引量:3
10
刘予东.
新时期加强职业教育学术环境建设探析[J]
.成人教育,2018,38(10):69-7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3
1
陈更亮.
特色化助推体育科技期刊专业化发展——以《中国体育教练员》为例[J]
.学报编辑论丛,2022(1):766-772.
2
汪辉,张露.
是什么影响了导学关系?——基于情境领导理论的视角[J]
.煤炭高等教育,2022,40(3):61-70.
被引量:1
3
张满东.
高职生网络非理性政治参与:概念、危害与引导策略[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4):124-125.
4
刘彦军,孟兆娟.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内涵、构成要素及优化路径[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0(3):119-122.
被引量:5
5
邓羽松,杨钙仁,符韵林,蒙清梅.
研究生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构建与探索[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7):59-62.
6
费盛华,杨锋,何惠芬.
高校图书馆“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J]
.图书馆学刊,2011,33(10):20-22.
7
张业安,冉强辉,王磊.
SCI收录体育期刊文献计量学分析及启示[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6):9-14.
被引量:7
8
冯君莲.
大学学术生态的困境与出路[J]
.大学教育科学,2012(6):101-106.
被引量:12
9
林健.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环境探析[J]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2):77-80.
10
佟林杰,孟卫东,郭沛.
学术生态视角下研究生学术创新激励机制异化及治理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62-66.
被引量:18
1
金一民.
让“冲突”不断生成[J]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09(10):45-46.
2
潘焕琪.
如何构建小学语文的生态课堂[J]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12(7):25-26.
被引量:2
3
陈涛.
跨学科教育:一场静悄悄的大学变革[J]
.江苏高教,2013(4):63-66.
被引量:33
4
赵学仁.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造就新一代学术群体而努力奋斗[J]
.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1997(4):2-5.
5
郭志明.
教学·科研——平衡与发展——20世纪末美国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90-93.
被引量:10
6
粱建新.
浅谈班主任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J]
.时代人物,2008,0(4):68-69.
7
邝金山.
长大后,我就成了您[J]
.高中生(职教创客),2012(8):37-37.
8
任红营,赵文娟.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J]
.好家长,2016,0(29):240-240.
9
丁娟.
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成长影响的个案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0(5X):22-22.
10
吴玉东,李萍.
班级管理艺术初探[J]
.新一代(理论版),2011(10):122-122.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