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大青山油松人工林生长与林分密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大青山区相近立地条件下选择不同密度的林分设标准地,对30a生的油松人工林生长状况与林分密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0a生油松人工林胸径随密度的增大逐渐减小;枝下高随密度的增大而递增;单株材积随密度的增加而递减,但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其变化不明显,而蓄积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高径比随密度的增加而明显递增。
出处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6年第06X期19-21,共3页 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 Economy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60109)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41

  • 1翁启杰,黄世能,郑海水.尾叶桉造林密度试验[J].广东林业科技,1993(1):32-36. 被引量:9
  • 2(Coordinated Group of Experiment on the Planting Density of Chinese Fir)(Address: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CAF Beijing 100091).杉木造林密度试验阶段报告[J].林业科学,1994,30(5):419-429. 被引量:9
  • 3惠刚盈,盛纬彤,罗云伍,张校林,黄冬青,GADOW.K.V.杉木人工林收获模型系统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4,7(4):353-358. 被引量:39
  • 4盛炜彤.杉木建筑材优化栽培模式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1996,9:32-53.
  • 5南京14省杉木栽培协作组.全国杉木(实生林)地位指数表的编制与应用[J].林业科学,1982,18(3):266-278.
  • 6张建国 童书振 等.杉木大中径材机理研究(Ⅱ).“九五”国家攻关专题杉木建筑材树种遗传改良及大中径材培育技术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0.201-206.
  • 7盛炜彤 施行博.杉木速生丰产林培育技术[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 8沈国舫 国家林业总局森林经营局.营造速生丰产林的几个技术问题.林业发展趋势与丰产林经营[M].北京:国家林业总局,1978.26-108.
  • 9南方14省(区)杉木栽培科研协作组.杉木地理分布及主要商品材生产基地规划的建议[J].林业科学,1981,17(2):134-144.
  • 10刘景芳 童书振.编制杉木林分密度管理图研究报告[J].林业科学,1980,16(4):241-251.

共引文献250

同被引文献51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