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因与治疗
出处
《职业与健康》
CAS
2006年第15期1215-1217,共3页
Occupation and Health
参考文献14
1 张为远,韩丽英.MODS的病因学及治疗进展[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6):329-331. 被引量:3
2 刘丝荪,易为民.妇产科MODS的发病因素及预后[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6):322-324. 被引量:6
3 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协作组.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11):645-648. 被引量:521
4 吴宇芬.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的征兆和支持疗法[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13(1):10-11. 被引量:11
5 肖美荣 贾杰.重型肝炎与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分析[J].中国肝脏病杂志,1999,7(2):106-106.
6 刘莲秋.子宫破裂185例临床分析[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1,4(3):151-151. 被引量:6
7 Le YY,Xu RB.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he pharmacological desos of glucocorticoid.Receptor,1995,5:67.
8 张延龄.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J] .创伤外科杂志,2001,3(1):75-77. 被引量:9
9 Bone Rf.Immunologic dissonance:a continuing evolution in own understanding of th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onse Syndrome(SIRS).Am Intern Med,1996,125:608.
10 林洪远,盛志勇.全身炎症反应和MODS认识的变化及现状[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13(11):643-646. 被引量:117
二级参考文献25
1 庄依亮.产科肝功能衰竭的诊断与治疗[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6,12(2):79-80. 被引量:6
2 赵光俊,张启兰,杜鹃,薛夫营,陈桂英,尧良清,谢庆煌,郭晓玲,杨虹,何文倩.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临床研究[J] .现代妇产科进展,1997,6(2):150-152. 被引量:97
3 吴宇芬.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的征兆和支持疗法[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13(1):10-11. 被引量:11
4 叶任高 谢桐.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J].新医学,1983,14:2-2.
5 肖芙蓉 贾杰.重型肝炎与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分析[J].中华肝脏病杂志,1999,2:106-106.
6 张延龄.白细胞介素与外科[J] .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97,18(2):65-68. 被引量:8
7 沈思泽 李维清等(译).急性脏器功能衰竭[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2.252.
8 张延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J] .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98,19(2):99-101. 被引量:47
9 官健.创伤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与细胞凋亡[J] .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98,19(1):4-6. 被引量:6
10 丁峰,顾勇,陆福明,樊淑玲,薛俊,李铭新,杨海春,徐雅萍,林善锬.高容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13例临床分析)[J]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8,7(6):529-533.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742
1 刘依雯,郭慧华,卢宁,王芳,于欣可.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方法[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27):275-275.
2 张秋莲.产后出血156例临床分析与防治[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9):96-97.
3 朱秋蓉,陈贡新,唐小英,刘妍.1993~2002年邵阳地区孕产妇死亡监测及死因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04,11(4):806-808. 被引量:1
4 郑晓瑛.人口健康与社会可持续发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6):140-142. 被引量:8
5 陈冰.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08,6(22).
6 刘一霞,王祥.烟台市10年孕产妇死亡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2):73-75.
7 闫振宇,栾静,张建卓,肖忠承,徐国伟,李玉祥,赖春荣.肝损伤98例临床诊治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06,3(24):41-42. 被引量:2
8 张秋琴,侯莉,林竹.138例产科出血死亡孕产妇死因分析[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2,13(4):178-179.
9 张嫦瑰.乐都县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J] .青海医药杂志,2012,42(6):76-77.
10 张玉毅,李小英,郭广林,邓杰,任红英,王玉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MMP-9、TIMP-1表达水平与新生儿体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2,31(2):130-132. 被引量:1
1 刘佳明,袁杰利.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因与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1,13(4):202-205. 被引量:69
2 王会艳.早产的病因与治疗[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3):279-280. 被引量:3
3 马艳秋,董建春.慢性宫颈炎的病因与治疗[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2,30(6):7-8. 被引量:6
4 朱桂肖.更年期综合征的病因与治疗[J] .中国现代医药科技,2004,4(2):69-70.
5 董芳芳,戚健,张伟.妇产科出血性疾病的介入治疗[J] .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03Z):171-172.
6 周玲,罗健英.改良式B-Lynch缝合术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6例报告[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7(6):497-498.
7 李巍巍,金镇.晚期流产研究进展[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73-274. 被引量:6
8 王桂英.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瘙痒50例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5):28-28. 被引量:2
9 孟潘洁.女性性功能障碍病因与治疗研究[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10):178-178. 被引量:2
10 尚涛,王德智.妊娠合并肝病的诊断与处理(附31例临床病例分析)[J] .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89,5(2):87-88.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