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流感120例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流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为基本方,按风寒或风热随证加减治疗流感120例。结果:痊愈102例,显效10例,好转8例。有效率达100%。结论: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具有解热、抗病毒作用,治疗流感疗效显著。
作者
冯志成
机构地区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
出处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25-225,227,共2页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关键词
流感
中草药
治疗
分类号
R254.9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49
同被引文献
16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5
参考文献
5
1
王胜春,赵慧平.
柴胡的清热与抗病毒作用[J]
.时珍国医国药,1998,9(5):418-419.
被引量:35
2
马以泉,王仁忠,曹灵勇.
麻杏石甘汤药理作用研究[J]
.中国药业,2005,14(4):32-33.
被引量:71
3
阿荣高娃.
柴胡与黄芩伍用的抗病毒作用[J]
.内蒙古中医药,1999,18(S1):98-98.
被引量:6
4
谭畅,韦志辉.
小柴胡汤治疗外感发热35例[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3):192-192.
被引量:8
5
王胜春,党峻英,贾旭东.
柴胡与黄芩伍用清热与抗病毒作用[J]
.中草药,1997,28(1):27-29.
被引量:39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何伦,处方纲要,1987年,30页
2
李时珍,本草纲目,1982年,785页
3
团体著者,慢性气管炎实验方法汇编.2,1981年,165页
4
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76.
5
徐叔云 卞如濂 陈修.药理实验方法学[M](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715-718.
6
张黎霞,袁汴英,李绍洲.不同工艺的柴胡注射液疗效比较[J]中成药,1989(12).
7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词典[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8
雨谷荣,王文健.
从药理和药化探讨小柴胡汤[J]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0,12(2):13-16.
被引量:18
9
张仲海,王胜春,王汝娟,吴少华,王长海,胡永武.
麻杏石甘汤不同方法提取液对家兔发热模型及抗病毒作用的影响[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7,18(6):522-524.
被引量:20
10
黄建明,陈东波,杨乐鹏.
麻杏石甘汤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J]
.福建中医药,2003,34(4):38-39.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149
1
潘博宇,曹鸿静,王耘,刘立仁.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柴胡-葛根药对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在药理作用机制[J]
.中药材,2021,44(2):495-503.
被引量:8
2
王晓才,林谦,农一兵,黄象安,宋麦芬.
三清饮治疗感冒风热证59例疗效观察[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5,12(6):4-7.
被引量:2
3
刘苏宝,杨一珍.
中医治疗外感发热临床研究近况[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4,13(6):326-328.
4
曲敬来,高雪,周岁锋,徐淑屏,余燕.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流感病毒A型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26-27.
被引量:35
5
罗云坚,罗翌,李际强.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传染病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2(3):246-249.
被引量:15
6
张晓菊,麻延峰,王红艳.
浅论中药抗流感病毒研究概况[J]
.中兽医医药杂志,2005,24(3):27-28.
被引量:6
7
王伟,张燕萍,樊茂蓉,王书臣.
中医药治疗流行性感冒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8):102-104.
被引量:3
8
张晓菊,王红艳,吴媛.
抗流感病毒的中药研究[J]
.浙江畜牧兽医,2005,30(5):16-17.
被引量:1
9
张北京.
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疗效观察[J]
.中国药房,2006,17(3):205-206.
被引量:8
10
李翠萍,王永恒.
“双翘解毒汤”加减预防人禽流感、流感的探讨[J]
.光明中医,2006,21(3):19-21.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69
1
夏文广,安长青,郑婵娟,张继先,黄敏,王喻,杨丰文,段璨,李正良,刘清泉,张伯礼.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34例临床研究[J]
.中医杂志,2020,61(5):375-382.
被引量:268
2
范逸品,王燕平,张华敏,王永炎.
试析从寒疫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J]
.中医杂志,2020,61(5):369-374.
被引量:417
3
苗青,丛晓东,王冰,王玉光,张忠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认识与思考[J]
.中医杂志,2020,61(4):286-288.
被引量:370
4
王玉光,齐文升,马家驹,阮连国,卢幼然,李旭成,赵昕,张忠德,刘清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临床特征与辨证治疗初探[J]
.中医杂志,2020,61(4):281-285.
被引量:764
5
霍金林,温昊天,胡静,朱海燕.
宣白承气汤治疗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的Meta分析[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0(4):40-45.
被引量:25
6
张再良.
疫病临床与伤寒六经——兼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治疗中的六经辨证[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0(4):10-14.
被引量:29
7
卢子龙,何如愿,江文洋,范涛,耿庆.
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及免疫功能分析[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529-532.
被引量:29
8
郭海,张庆宏,杨进,龚婕宁,赵岩松,周晓平.
连花清瘟胶囊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2):106-108.
被引量:25
9
严银芳,陈晓,杨小清,王丹,董长垣,吴少华.
石香薷挥发油抗流感病毒活性成分的初步研究[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2,38(2):155-157.
被引量:18
10
金雪,寿张轩,祝云娟.
抗病毒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感冒50例[J]
.海峡药学,2005,17(1):73-7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王林林,史玉柱,王雪,刘燕,杨巧丽,姚华,黄华.
中药抗流感病毒研究进展[J]
.西北药学杂志,2012,27(6):600-604.
被引量:20
2
苏克雷,熊兴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经典名方治疗策略与思考[J]
.中国中药杂志,2021,46(2):494-503.
被引量:34
3
佟琳,马艳,范逸品,刘思鸿,张磊,张宇,史楠楠,陈仁波,王燕平,张华敏.
基于文献的清肺排毒汤组方治疫应用规律探讨[J]
.中医杂志,2021,62(21):1877-1881.
被引量:21
4
姚瑞元,杨帆,薛付忠,王欣.
从“经方”角度探讨清肺排毒汤的应用[J]
.时珍国医国药,2022,33(11):2707-270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75
1
张辉果,朱珊,祝志朋,王晓利,田新磊,赵文锦.
苇茎汤加味对百日咳综合征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2,38(2):199-202.
被引量:3
2
张志刚,赵新芳,杨军用,蔡钢.
基于主病主方理论探讨蔡钢教授中药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临床经验[J]
.新疆中医药,2022,40(6):39-41.
被引量:1
3
张鑫,万鹏.
热毒理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应用[J]
.四川中医,2023,41(4):32-34.
被引量:3
4
钟珍,李耀辉,王琳君,刘砺寒.
基于“三焦—膜腠”系统探讨新冠病毒肺炎的中医认识及治疗思路[J]
.四川中医,2022,40(7):15-19.
被引量:6
5
王镓,董竞成.
中医药防治呼吸道病毒感染研究综述[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4(5):633-636.
被引量:8
6
赵明喜,赖微微,杨聪,李洁,严国平.
犬流感的研究进展[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6):82-84.
被引量:1
7
赵利华,陈全姣.
清开灵软胶囊制剂前体体外抗H1N1、H5N1和H7N9流感病毒作用[J]
.中医杂志,2016,57(3):250-253.
被引量:5
8
陈蕾蕾.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甲型流感的临床观察[J]
.陕西中医,2016,37(1):50-51.
被引量:4
9
沈霞,孙延芳,王昊.
基于虚拟筛选的连翘抗炎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J]
.陕西中医,2016,37(1):110-112.
被引量:4
10
康玉霞,雷丸,王莹,郭飞燕,王晓娟.
兰花颗粒质量标准研究[J]
.西北药学杂志,2016,31(2):138-142.
被引量:1
1
李桂君.
湿热蕴肺致小儿咳嗽的辨治体会[J]
.新疆中医药,2009,27(4):97-98.
2
刘晓晏.
对中医感冒分型的认识[J]
.吉林中医药,1995,15(4):2-3.
3
何亚亚.
药物经济学评价在中药配方颗粒调剂中的应用[J]
.中国处方药,2017,15(6):46-47.
被引量:9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