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饵料对青蛤Cyclina sinensis(Gmelin)人工育苗幼虫生长的影响试验
被引量:
3
Experiment on Effect of Natural Diets on Hatched Larva Growth of Cyclina sinensis (Gmel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青哈[Cyclinasinensis(Gmelin)]是一种经济贝类,作者试验青蛤人工育苗饵料对幼虫生长的影响。饵料质量的好坏、数量的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列成育的成败。
作者
周朝生
机构地区
中国海洋学
出处
《现代渔业信息》
2006年第7期35-36,共2页
Journal of Modern Fisheries Information
关键词
青蛤
饵料
幼虫
生长影响
分类号
S968.31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6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43
同被引文献
6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17
1
吕豪,李大成,宫晓君,于德州.
太平洋牡蛎控温条件下的性腺发育、条件指数与积温的关系[J]
.中国水产科学,1998,5(1):18-24.
被引量:20
2
刘相全,方建光,包振民,王如才.
中国沿海帘蛤科贝类主要经济种育苗与养殖技术研究进展[J]
.动物学杂志,2003,38(4):114-119.
被引量:21
3
蔡英亚.突壳短肌蛤的养殖和利用[J].动物学杂志,1997,(1).
4
齐秋贞,林笔水,吴天明,许瑞安,杨明月.
菲律宾蛤仔室内催产研究——阴干、氨海水和性诱导法[J]
.水产学报,1981,5(3):235-243.
被引量:19
5
邱文仁 傅素宝 周栋田 等.土池人工培育菲律宾蛤仔浮游幼虫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22(4):514-523.
6
周栋田 朱明.土池人工培养菲律宾蛤仔稚贝研究.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23(4):515-520.
7
林笔水,吴天明,黄炳章.
温度和盐度对菲律宾蛤仔稚贝生长及发育的影响[J]
.水产学报,1983,7(1):15-23.
被引量:35
8
施并章 傅紊宝 邱文仁 等.菲律宾蛤仔土池人工育苗中产卵的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23(2):211-216.
9
王维德.文蛤人工育苗初步研究[J].动物学杂志,1980,4:1-4.
10
于业绍,周琳.
青蛤工厂化育苗工艺规程[J]
.海洋渔业,2000,22(3):128-12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96
1
于业绍,王慧,刘渝仙,盛文全,王道中,黄宁宇,李何,王如才,魏若飞,关福田.
青蛤生物学及育苗研究[J]
.海洋渔业,1993,15(4):155-161.
被引量:22
2
陈冲,陈远,隋锡林.
文蛤双重底网箱育苗试验[J]
.水产科学,1993,12(10):4-7.
被引量:7
3
王一农,尤仲杰,张家良,丁伟.
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浮游幼虫饵料与生长的初步研究[J]
.浙江水产学院学报,1993,12(2):117-123.
被引量:6
4
王一农.
滩涂贝类的苗种生产[J]
.中国水产,1993(3):31-31.
被引量:1
5
王慧,于业绍,刘渝仙,盛文权,王道中.
青蛤土池育苗研究[J]
.海洋科学,1994,18(1):12-13.
被引量:6
6
刘洪军,相建海.
几种生化信号物质对双壳类催产效应的研究[J]
.海洋科学,1994,18(6):35-38.
被引量:6
7
魏利平,王宝钢,孙艺涛,杨丰恕,王淑芳.
紫石房蛤增殖技术研究[J]
.水产科技情报,1994,21(1):13-18.
被引量:3
8
齐秋贞,林笔水,吴天明,许瑞安,杨明月.
菲律宾蛤仔室内催产研究——阴干、氨海水和性诱导法[J]
.水产学报,1981,5(3):235-243.
被引量:19
9
何进金,齐秋贞,韦信敏,杨明月,许章程.
菲律宾蛤仔幼虫食料和食性的研究[J]
.水产学报,1981,5(4):275-284.
被引量:22
10
尹向辉,裴恩杰,薛志宁,曹连庆,张海,王金华,齐玉祥,刘风林,陈少剑,程宝平,苏亚云,高学兴.
青蛤半人工采苗实验[J]
.河北渔业,1995(5):8-1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43
1
李海昆,王永旺,刘洋,于瑞海,马培振,陈洪彰,孙长兵.
黄河三角洲近江牡蛎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S01):48-55.
被引量:2
2
苏延明,桑田成,周玮,于长清,刘兆斌.
岩牡蛎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09,25(S1):160-162.
3
杨星星,沈茂斌,于业绍.
青蛤Cylina sinensis(Gmelin)幼苗快速生长的探讨[J]
.现代渔业信息,2004,19(11):23-25.
被引量:2
4
郭文,房慧,孙福新,潘雷,菅玉霞,王淑君.
菲律宾蛤仔苗种土池中间培育及越冬生产试验[J]
.齐鲁渔业,2005,22(2):3-4.
被引量:2
5
许星鸿,阎斌伦,徐国成,时冬晴,朱忠琴.
毛蚶卵巢发育的形态学与组织学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4(1):66-68.
被引量:6
6
吴进锋,陈利雄,陈素文.
西施舌增养殖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5,20(2):137-141.
被引量:12
7
吴进锋,梁超愉,陈利雄,陈素文,李夏.
我国海洋软相底质底栖经济贝类的可持续利用探讨[J]
.海洋湖沼通报,2005(2):93-98.
被引量:2
8
李华琳.
大连湾牡蛎人工育苗技术[J]
.渔业现代化,2005,32(3):16-17.
被引量:1
9
刘晓,彭小明,张国范,赵敏,郭希明.
^(60)Co-γ射线对成体长牡蛎生长的影响及致死效应[J]
.水产学报,2005,29(3):424-428.
被引量:3
10
潘宝平,宋林生,卜文俊,孙金生.
青蛤两个异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分化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2005,29(4):372-378.
被引量:20
同被引文献
67
1
吴庆,蔡昭玲,丛威,马润宇.
从微藻中提取多不饱和脂肪酸[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4):5-8.
被引量:28
2
隋锡林.
刺参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的进步与展望[J]
.水产科学,2004,23(9):29-31.
被引量:21
3
楼宝,史海东,柴学军.
不同生物饵料对赤点石斑鱼稚幼鱼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J]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4,13(3):270-273.
被引量:21
4
操玉涛,刘立鹤,郑石轩,汤保贵.
螺旋藻添加量对凡纳对虾EPA和DHA含量的影响[J]
.水利渔业,2004,24(5):64-66.
被引量:6
5
姜健,杨宝灵,邰阳.
海参资源及其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J]
.生物技术通讯,2004,15(5):537-540.
被引量:107
6
张彦,朱娅敏,夏长虹.
食用酵母的营养价值[J]
.食品科技,2004,29(10):94-96.
被引量:22
7
刘春光,金相灿,邱金泉,孙凌,戴树桂,庄源益.
光照与磷的交互作用对两种淡水藻类生长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2005,25(1):32-36.
被引量:43
8
蔡诗庆,孙世春.
三株海洋酵母投喂海湾扇贝幼贝效果的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6):955-960.
被引量:10
9
朱艺峰,林霞,朱鹏,李洋.
混合氮源对扁藻与金藻共培养和单种培养生长的影响[J]
.海洋科学,2006,30(8):34-40.
被引量:8
10
王静凤,王奕,赵林,逄龙,薛长湖.
日本刺参的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7(1):93-96.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3
1
李锋,毛玉泽,于守团,杜美荣,叶乃好,方建光.
充气在几种饵料单细胞藻二级培养中的应用[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10(2):94-99.
被引量:2
2
柯巧珍,李琪,陈常杰,刘海娟,刘希真,闫红伟,孔令锋.
黄河三角洲青蛤的繁殖生物学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0(S1):99-104.
被引量:11
3
赵玉明.
饲用干酵母和电解多维培育仿刺参浮游幼体研究[J]
.水产科技情报,2011,38(1):31-3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刘艳芬,左明,王晓璇,刘强,王万冠,张士华.
黄河三角洲潮间带底栖贝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J]
.海洋湖沼通报,2022(6):121-129.
被引量:3
2
张丽,范鸣浩,宋益民,张学成.
雨生红球藻紫外诱变及抗铵品系筛选[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6):68-74.
被引量:2
3
赵雪琳,郑小东,孙同秋,钱耀森,柯巧珍,邱兆星,李琪.
黄河三角洲河蚬(Corbicula fluminea)的繁殖生物学研究[J]
.海洋与湖沼,2012,43(5):1008-1015.
被引量:11
4
阮飞腾,高森,李莉,邱兆星,郑永允,李琪.
山东沿海魁蚶繁殖周期与生化成分的周年变化[J]
.水产学报,2014,38(1):47-55.
被引量:21
5
刘志新,赵莎莎,闫海强,丁国芳,杨最素.
青蛤的养殖与药用价值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4):4365-4366.
被引量:5
6
刘海娟,陈瑞芳,曾梦清,游出超.
单胞藻扩大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J]
.科技创新导报,2014,11(17):228-229.
被引量:1
7
马玉和,李永仁,郭永军,邢克智.
天津沿海青蛤人工育苗技术研究[J]
.河北渔业,2014(8):43-45.
8
闫海强,黄芳芳,杨最素,丁国芳,滕芳芳,刘志新.
青蛤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2014,25(39):3722-3724.
被引量:6
9
毕进红,李琪,张志新,于红,赵城南,田金玲,孔昊明.
山东沿海脉红螺的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J]
.中国水产科学,2015,22(6):1243-1252.
被引量:5
10
邵艳卿,张炯明,方军,肖国强,滕爽爽,柴雪良.
人工蓄养斧文蛤的生殖周期及早期发育[J]
.中国水产科学,2017,24(1):82-90.
被引量:5
1
郝小星.
青蛤养殖技术[J]
.齐鲁渔业,2008,25(7):23-23.
被引量:1
2
周朝生.
青蛤人工育苗设施与技术[J]
.中国水产,2006(4):44-46.
3
庄凌峰,翁笑艳,陈德富,邱其樱.
盐度对岐脊加夫蛤幼虫与稚贝的影响[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3(3):81-85.
被引量:1
4
于润华,马绍正,葛培成,霍广勤,王春生,魏利平.
褶牡蛎(O.Plicatula Gmelin)滩涂播养技术的研究[J]
.海洋科学,1990,14(4):67-70.
被引量:2
5
王立群,孙同秋,朱庆亮,柴晓贞.
青蛤与梭鱼混养试验[J]
.齐鲁渔业,2004,21(5):16-16.
被引量:2
6
李克俭,王和方,周玉顺.
关于开发青蛤Cyclina sinensis(Gmelin)养殖产业的探讨[J]
.现代渔业信息,2006,21(5):27-29.
7
张洪欣,林国明,明秀云,潘小伟,刘志海.
黄河三角洲青蛤生产性全人工育苗试验研究[J]
.齐鲁渔业,2007,24(5):49-51.
8
孙益奎,李克俭,王和方.
青蛤Cyclina sinensis(Gmelin)苗种培育和养殖技术的现状与推广[J]
.现代渔业信息,2006,21(4):26-28.
被引量:1
9
于业绍,顾润润,杨星星.
青蛤的保活与营养[J]
.渔业现代化,2004,31(3):21-22.
被引量:3
10
莫永凯.
江苏沿海地区青蛤高密度养殖死亡案例分析及防治措施[J]
.中国水产,2010(7):60-61.
被引量:2
现代渔业信息
2006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