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运用协同学的理论,积极探索并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协同模式,该模式对于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
朱美燕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4-96,共3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基金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2004年度院科研基金项目(1140957G503)
关键词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协同模式
构建
大学生
分类号
G448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2
同被引文献
160
引证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169
参考文献
4
1
孟繁英.
论“协同教学”的课堂模式与学生心理发展[J]
.教育科学研究,2000(1):81-87.
被引量:11
2
傅林.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刍议[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45-48.
被引量:12
3
高书国.
发展性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J]
.教育科学研究,1997(5):11-14.
被引量:5
4
马建青.
发展性咨询:学校心理咨询的基本模式[J]
.当代青年研究,1998(5):7-11.
被引量:68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丁勇,赵岑.
“情感适应”训练——使新生适应高校生活[J]
.比较教育研究,1987(1):20-21.
被引量:2
2
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1.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3页.
4
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
《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第6页.
6
《中小学协同教学与心理发展》实验资料(第二集)1997年7月.
7
郑和钧.《协同教学与素质发展》.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
8
《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6月.
9
叶澜.《当务之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华东师范大学.
10
柯启亮.《困惑与抉择》,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
共引文献
92
1
严由伟,刘建国,张贤蓉.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综合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
.韶关学院学报,2001,22(10):64-67.
被引量:1
2
张丽,顾卫东.
公安院校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的内容探析[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2(3):65-67.
3
邱海锋,肖晓琴.
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个正确认识[J]
.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1):160-161.
4
张华.
“90后”大学生心理咨询求询意识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2013(3):67-71.
被引量:1
5
李菊顺,车广秀,罗孝友.
海南省高职高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9):156-157.
被引量:1
6
程亮.
略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三个关系[J]
.当代教育科学,2004(17):43-44.
7
尹观海,方燕红.
试论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2(4):13-15.
被引量:1
8
李伟健,孙炳海,桑晓芳,孟静婷.
我国大陆地区网络心理咨询的现实考察与未来展望[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6):702-703.
被引量:33
9
芦朝霞,冯秋燕.
浅谈高校发展性心理咨询[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2):83-85.
被引量:7
10
王东莉,马建青.
人文关怀——学校心理咨询的核心理念[J]
.当代青年研究,2005(5):1-5.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160
1
罗毅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J]
.学园,2021,14(22):4-6.
被引量:4
2
黄伟庆.
家校协同模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12):154-157.
被引量:11
3
饶美娇,邓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模式初探[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7,17(3):11-12.
被引量:2
4
夏国军.
从择业认知心理解析大学生“就业难”[J]
.江南论坛,2006(10):60-61.
被引量:3
5
唐红珍,黄龙坚,姜俊玲.
浅论广西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S1):361-362.
被引量:4
6
海东兴.
从认知心理学看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J]
.社科纵横,2007,22(2):162-163.
被引量:4
7
万晶晶.
维果茨基心理学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J]
.百色学院学报,2002,16(1):87-89.
被引量:1
8
张怡斌.
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S2):33-35.
被引量:22
9
林德根,梁静.
现代管理的实质是协同管理[J]
.求实,2009(S2):135-137.
被引量:1
10
潘晴雯.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途径初探[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1(4):120-123.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32
1
龙景奎,陈韶君.
协同机制的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系统[J]
.江苏社会科学,2011(S1):146-150.
被引量:4
2
殷华西,吴文丽.
生态系统定向,以实践促理论的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学新模式[J]
.消费导刊,2008(9):122-123.
3
何晶.
当代大学生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与对策[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1):106-107.
被引量:3
4
傅君芳.
从系统论看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运作[J]
.浙江体育科学,2007,29(3):121-125.
被引量:2
5
贾玉霞.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J]
.教育探索,2007(8):126-127.
被引量:32
6
傅君芳,林建君.
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探索[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2):91-94.
被引量:13
7
白洁.
浅析环境对大学生消极心理产生的影响[J]
.太原大学学报,2009,10(2):107-110.
被引量:3
8
李桂林.
新课标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几点思考[J]
.学习月刊,2009(18):100-100.
被引量:2
9
杨挺,吕厚明.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浅探[J]
.南方论刊,2009(12):69-70.
被引量:1
10
吴新雷,刘海燕.
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协同模式的构建[J]
.四川体育科学,2009,28(4):122-12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69
1
韩丽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分析[J]
.中国教育学刊,2020(S01):10-11.
被引量:25
2
裴玲燕.
如何有效干预大学生因心理障碍导致的学业困难——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J]
.心理月刊,2021(18):205-206.
被引量:3
3
张萌,李春禄.
师生沟通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滨州医学院为例[J]
.心理月刊,2020(18):64-65.
被引量:1
4
马可欣.
关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J]
.心理月刊,2020(15):57-57.
被引量:2
5
尹红霞,王红菊,赵银.
新媒体背景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研究[J]
.心理月刊,2020,0(14):16-18.
被引量:4
6
王战军,杨旭婷.
关于研究生教育分流退出现象的理论探讨[J]
.高等教育评论,2022,10(2):232-241.
7
杨军.
浅谈如何强化实习教学管理[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2,25(6):94-95.
8
范美玲.
浅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0(24):87-88.
9
殷华西,吴文丽.
生态系统定向,以实践促理论的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学新模式[J]
.消费导刊,2008(9):122-123.
10
王永.
大学生同伴心理互助实验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08(6):48-50.
被引量:5
1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21).
2
胡燕.
浅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模式[J]
.神州,2011(8):49-49.
被引量:3
3
王文静,翟木村,苏欣,张馨月,王岩松,王树锋.
财管专业分层教育与导师制培养协同模式研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215-217.
被引量:4
4
张荣芳,朱秀敏,李杏杏,申培红.
工学结合、医教协同模式下构建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
.卫生职业教育,2016,34(4):70-72.
被引量:15
5
刘韬.
创新家校协同模式——“北京市中小学网上家长学校”启示录[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4):9-10.
被引量:2
6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心理健康教育展示[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22).
7
陈超.
山区寄宿制小学与城区学校的远程协同模式[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5):69-72.
被引量:1
8
乔东凯,蔡梅清,龚勇镇.
校企协同模式下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7):53-55.
被引量:3
9
郭炯,夏丽佳,张桐瑜,丁玉海,张伟春.
基于实践场的区域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6(4):106-112.
被引量:10
10
季荣.
基于“艺工结合,校企协同”模式的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以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为例[J]
.设计,2015,28(23):98-100.
被引量:1
教育探索
2006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