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酸枣仁汤协同奥沙西泮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
3
Clinical effects of Suan - zao - ren - tang combined with oxazepam in the treatment of undergraduate insomm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失眠使大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导致休学、退学。西药治疗常有一定副作用,且易产生药物依赖和滥用。为此,本文对奥沙西泮协同酸枣仁汤治疗大学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
作者
谭斌
机构地区
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5-175,共1页
The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关键词
奥沙西泮
睡眠障碍
酸枣仁汤
分类号
R749.7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0
同被引文献
7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4
参考文献
4
1
田得禄.中医内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2-114.
2
吴敏,桂锡生,张月琴,朱烨,陶萍.
天年健康睡眠系统治疗失眠症的临床对照研究[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4,4(1):47-48.
被引量:4
3
肖南,柳超萍.
大学生失眠及其相关因素探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3):211-211.
被引量:12
4
李玉娟,刘雯,杨静玉,王瑞,毕开顺.
酸枣仁汤的镇静催眠作用[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2,19(2):115-117.
被引量:77
二级参考文献
9
1
于守臣,张忠山,宋彦,于宝德,杨峻,杨卫边.
1072例睡眠障碍的流调资料分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3):171-173.
被引量:16
2
刘协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及艾森克个性理论[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4,17(1):53-54.
3
刘贤臣 彭秀桂 等.青年学生的失眠及其相关因素[J].上海精神医学,1995,7(3):189-193.
4
刘贤臣,唐茂芹,胡蕾,王爱祯,李传奇.
大学生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1):25-27.
被引量:133
5
刘贤臣,上海精神医学,1995年,7卷,3期,189页
6
刘协和,中华神经科杂志,1984年,17卷,1期,54页
7
张仲景(汉).金匮要略方论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21-22.
8
戴梅竞,刘新军,王蓓,张文举,栗建民,周曼云,邓旭阳,郭晋林,吴映红.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追踪观察[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3):173-174.
被引量:174
9
吴任钢,王铮.
失眠症患者的认知行为特征[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6):377-378.
被引量:38
共引文献
90
1
任晓宇,李廷利.
酸枣仁汤对慢性睡眠剥夺小鼠肝功能和特定肠道菌的影响[J]
.药物评价研究,2020,0(2):226-231.
被引量:22
2
秦凯明,李强,倪广华,申屠夏俊,邓慧君,吴斌卿,田浩宇,于畅,孙倩茹.
酸枣仁活性成分在改善海上作业人员睡眠的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探讨[J]
.现代食品,2021(15):25-29.
被引量:1
3
程志生,黄艳苹.
大学生失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文教资料,2008(8):218-219.
被引量:10
4
宁康健,曾艳,吕锦芳,金光明.
不同采摘时期杜仲叶中枢镇静作用的比较[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6):459-460.
被引量:4
5
霍艳双,陈晓辉,李康,毕开顺,王敏伟.
北五味子的镇静、催眠作用[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5,22(2):126-128.
被引量:92
6
符敬伟,乔卫,陈朝晖.
酸枣仁总生物碱镇静催眠作用的实验研究[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5,11(1):52-54.
被引量:42
7
佟海岩.
浅议中药的量效关系[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5,27(3):48-49.
被引量:10
8
黄苏萍.
近十年经方治疗失眠的研究[J]
.福建中医药,2005,36(5):60-61.
被引量:4
9
王欣,谢鸣.
酸枣仁汤对高架十字迷宫模型大鼠单胺类递质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5,11(6):47-50.
被引量:13
10
佟海岩.
中药量效关系小议[J]
.山东中医杂志,2005,24(9):565-567.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75
1
邹廷英,陈小芳.
酸枣仁汤方辨证加减治疗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J]
.智慧健康,2021,7(12):150-152.
被引量:3
2
熊庭旺,吴芹,刘杰,刘波,徐云燕,王丽娜,张成宸,张玮,石京山.
基于神经递质途径抗焦虑中药及其复方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20,45(1):14-19.
被引量:43
3
郝振华,王银燕.
酸枣仁汤治疗更年期失眠患者的疗效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105):192-192.
被引量:4
4
郭君华.
中医治疗慢性失眠的体会[J]
.四川中医,2005,23(1):54-54.
被引量:18
5
田海军,黄流清,赵忠新.
慢性失眠的评价和治疗[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27(5):538-540.
被引量:29
6
吴立明,张须学,程晓卫.
加味酸枣仁汤联合阿普唑仑治疗慢性重度失眠症260例[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202-203.
被引量:11
7
蒋晓江.
慢性失眠的治疗进展[J]
.重庆医学,2009,38(10):1145-1147.
被引量:14
8
刘玲艳.
中医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2):70-71.
被引量:4
9
王峰.
加味酸枣仁汤治疗乙肝后肝硬化伴失眠24例临床观察[J]
.国医论坛,2013,28(5):29-30.
被引量:5
10
路桃影,李艳,夏萍,张广清,吴大嵘.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及效度分析[J]
.重庆医学,2014,43(3):260-263.
被引量:2304
引证文献
3
1
张玲,游秋云,方侃,周圆.
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
.中国药事,2021,35(11):1291-1301.
被引量:8
2
张亚男,唐铭阳,李惠敏,邓方,郭珍妮(综述),王赞(审校).
酸枣仁汤在治疗失眠障碍中的研究进展[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23,40(1):81-83.
被引量:23
3
陆奕.
乌灵胶囊联合奥沙西泮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38(10):2480-2484.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张钰,李文慧,涂星,文德鉴,张燕,曾楚华.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酸枣仁汤“异病同治”阿尔茨海默病和睡眠障碍的作用机制[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4,44(8):1858-1863.
被引量:1
2
杨静,胡梦云,戴文斌,徐厚平.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用药规律[J]
.内蒙古中医药,2023,42(11):115-118.
被引量:1
3
史丽颖,刘紫琳,贾子贤,温泽宇,牟锐,张克轩,于大永.
基于分子模拟方法探究杜仲叶中安神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23,35(3):506-514.
被引量:2
4
王书君,刘西建,刘蕾蕾,杨锦妮,张艳.
中医药调控生物钟基因防治失眠的研究进展[J]
.世界中医药,2023,18(5):734-738.
被引量:13
5
倪博文,林雁,于明.
酸枣仁性味归经辨析及酸枣仁汤平脉辨证应用经验[J]
.环球中医药,2023,16(5):977-981.
被引量:5
6
张一梅,许益家,庄琼燕.
酸枣仁汤加味联合隔药灸对阴虚火旺证失眠的疗效及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外医疗,2023,42(13):184-188.
被引量:2
7
张洁洁,孟伟.
名中医郭维琴基于“脏-神-气”论治心系疾病郁证经验[J]
.陕西中医,2023,44(7):933-935.
被引量:3
8
雷夏凌,林靖,柳璐,黄远铿,郭健敏,杨威.
酸枣仁汤醇提取物与经典方剂的非临床安全性比较试验[J]
.药学研究,2023,42(10):753-758.
被引量:1
9
吴建东,张爱娟,池志文.
酸枣仁汤加味联合隔药灸治疗失眠阴虚火旺证的疗效观察[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9):2034-2036.
10
祁雷磊,陈月莹,庞然,刘瑞,张丽娟.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高荣林教授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J]
.中国医药导报,2023,20(31):4-11.
1
李淑然,纪秀芹,屠惠明.
北京十六所大学近十年因精神疾病休学退学情况的分析[J]
.学校卫生,1989,10(3):1-2.
被引量:12
2
武陶萍.
体育锻炼消除心理障碍[J]
.中国保健营养,2004(11):28-29.
3
卢苓,邢振芳.
神经症导致大学生休学、退学的原因分析[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1):13-14.
被引量:17
4
赵娜.
大学生心理、精神疾病浅析[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1):61-61.
被引量:2
5
卫亚莉.
强迫症:休学还是继续学业[J]
.中国家庭医生,2011(16):58-58.
6
乔蔚虹.
健康教育对防治大学生心身疾病的重要作用——138例大学生休学病因调查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2000,16(6):367-368.
被引量:6
7
刘平川.
神经症的心理治疗[J]
.心理与健康,1997,0(4):38-39.
8
于晨,周宇菲.
某校医学生休退学情况分析[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33(2):170-172.
被引量:2
9
王文政,刘晓华,刘晖,方贻儒.
抑郁症还是双相障碍?[J]
.上海精神医学,2011,23(4):249-251.
10
李广泽,汤宜朗,蔡焯基,马胜民.
116例住院高校生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2):851-851.
被引量:3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