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国土资源导刊》
2006年第3期152-153,共2页
Land & Resources Herald
同被引文献16
1 史作民,陈涛.城市化及其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1996,15(1):35-41. 被引量:50
2 马文银.长株潭城市生态建设一体化研究[J] .山西建筑,2006,32(1):8-9. 被引量:11
3 唐跃工.城市群旅游环境面临的问题及保护对策的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 .生态经济,2006,22(8):89-92. 被引量:4
4 薛东前,闫萍.西安市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关联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6):17-23. 被引量:8
5 高波,朱英群.区域系统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与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06(08X):27-29. 被引量:8
6 何忠伟,王有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平谷区生态经济的调查[J]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14(3):1-4. 被引量:4
7 马文银.长株潭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的构想[J] .商场现代化,2006(11X):222-223. 被引量:7
8 AtefAl-Kharabsheh, Rakad Ta'any. Influence of Urbanization on Water Quality Deterioration daring Drought Periods at South Jordan [J].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2003,(53):619-630.
9 Grossman G, Krueger A. Economic GrouCh and the Environment[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5, (110):353-377.
10 Vrishali Deosthali. Assessment of Impact of Urbanization on Climate:An Application of Bio-climatic Index [J]. Atmospherics Enviromnent 1999, (33 ):4125 -4133.
二级引证文献6
1 曾万涛.长株潭城市群研究综述[J] .城市,2008(10):48-53. 被引量:12
2 杨君,武丽娜,匡远配,段建南.长株潭试验区县域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0,49(11):2756-2759.
3 刘东武.廊坊市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协调研究[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1(3):26-29. 被引量:3
4 王建康,汤小华.福建省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比分析[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1,6(3):48-54. 被引量:4
5 许成.城市防洪在防汛抗旱中的地位与作用[J] .低碳世界,2017,7(14):72-73.
6 张琦.大庆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J] .大庆社会科学,2017(6):67-69. 被引量:2
1 王奉鹏.煤化工企业回用水技术现状探讨[J] .广东化工,2014,41(11):150-151. 被引量:1
2 杨海滨,阎文慧.呼和浩特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探讨[J] .内蒙古环境科学,2008,20(4):40-42.
3 齐世彩.对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现状探讨[J] .科技风,2015(5):13-13. 被引量:4
4 曹德军,陈文龙.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发展的探讨[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31(1):76-76. 被引量:2
5 文善雄,边虎,赵瑛,曹兰花.浅谈微电解技术研究进展[J] .甘肃科技,2006,22(5):138-139. 被引量:10
6 林毅伟.论述环境监测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J] .低碳世界,2014(5):18-19. 被引量:3
7 张利韦.火力发电厂脱硝技术现状探讨与前景[J] .华东科技(学术版),2014(10):474-474.
8 张玲玲.垃圾分类回收行为研究现状探讨[J] .硅谷,2015,8(2):233-233. 被引量:4
9 刘金举.危险废物处理现状探讨及处理方法分析[J] .能源与环境,2015(6):76-77. 被引量:6
10 范文军,宁站亮,刘勇诚.我国水资源现状探讨[J] .环境与发展,2011,23(7):68-68. 被引量: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