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稻曲病菌白化菌株研究初报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于1987年,我们在研究稻曲病的过程中,在国内首次发现了稻曲病菌白化菌株(Vstilagioideasp),经分离、培养获得该菌株。白化菌株厚垣孢子形态明显不同于黑色稻曲病菌厚垣孢子,白化菌株在培养特性上与黑色稻曲病菌不同。在我们的试验中,利用分离的白化菌回接水稻,产生白色稻曲球,证明了白化菌株的致病性。由于两种菌株之间存在着明显不同。
作者
王疏
白元俊
刘晓舟
褚茗莉
朱茂山
石守荣
张海楼
机构地区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
辽宁省农科院栽培所
出处
《辽宁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5-47,共3页
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稻曲病菌
白化菌株
水稻
发生规律
分类号
S435.11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6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14
参考文献
2
1
王疏,白元俊,刘晓舟,朱茂山,郭晓波,姜克平.
稻曲病接种菌源及接种方法的研究[J]
.辽宁农业科学,1996(1):33-35.
被引量:16
2
王疏,杜毅,褚茗莉,白元俊,邵雪,刘晓舟.
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辽宁农业科学,1993(3):34-35.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1
1
王疏,杜毅,褚茗莉,白元俊,邵雪,鲁守平.
稻曲病菌孢子形成的培养技术及人工接种研究[J]
.辽宁农业科学,1992(5):35-37.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24
1
吕建平,缪巧明,杨虹,李华瑶.
稻曲病厚垣孢子在侵染循环中的作用[J]
.西南农业学报,1994,7(4):93-97.
被引量:7
2
吕建平,李化瑶,杨虹.
稻曲病厚垣孢子的致病传递过程及消毒药剂的选择[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10(2):81-84.
3
李小娟,刘二明,肖启明,苏世杰,赵志祥.
稻曲病研究进展[J]
.农药研究与应用,2006,10(3):9-12.
被引量:29
4
张舒,喻大昭,陈其志.
稻曲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09,48(12):3015-3017.
被引量:8
5
姜慎,唐春生,谭志琼.
国内外稻曲病研究现状[J]
.热带农业科学,2010,30(3):62-66.
被引量:39
6
杨健源,曾列先,陈深,李传瑛,韦靖鸾,谭新球,朱小源.
我国稻曲病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77-79.
被引量:27
7
杨秀娟,王舒婷,阮宏椿,石妞妞,甘林,陈福如.
水稻稻曲病室内人工接种技术[J]
.植物保护学报,2011,38(5):395-400.
被引量:21
8
杨秀娟,王舒婷,甘林,杜宜新,阮宏椿,陈福如.
稻曲病菌生长及其分生孢子萌发特性[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0(6):576-581.
被引量:9
9
唐善军,高杜娟,陈友德,李友荣.
水稻品种稻曲病抗性鉴定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2012,18(3):14-18.
被引量:5
10
胡东维,王疏.
稻曲病菌侵染机制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22):4604-4611.
被引量:45
同被引文献
67
1
陈美军,胡东维,徐颖.
稻曲病菌毒素的活性测定、抗体制备与细胞定位[J]
.实验生物学报,2004,37(4):310-314.
被引量:18
2
伍永炎.
畜禽稻曲菌毒素中毒调查与防治报告[J]
.中兽医学杂志,2004(5):20-22.
被引量:12
3
钱均瑞,严位中,武卫.
光照强度与稻曲病发生的关系[J]
.云南农业科技,1993(2):16-17.
被引量:3
4
邓根生,刘铸德,杨治华.
稻曲病分级标准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1989,35(4):23-25.
被引量:15
5
陈永坚,肖炎农.
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侵染水稻的主要时期[J]
.湖北农业科学,1994(1):24-26.
被引量:9
6
缪巧明,王永华.
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1994,7(2):67-70.
被引量:17
7
缪巧明,李化瑶.
云南省稻曲病的研究进展[J]
.云南农业科技,1994(3):8-12.
被引量:14
8
眭立仁,宋志龙.
稻曲病病因观察调查和思考[J]
.上海农业科技,2005(4):100-101.
被引量:2
9
邓根生.
国内稻曲病研究现状[J]
.植物保护,1989,15(6):39-40.
被引量:42
10
王疏,刘晓舟,白元俊,邵雪,褚茗莉,朱茂山.
稻曲病菌毒素研究初报[J]
.辽宁农业科学,1995(1):52-54.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4
1
李颖,王疏,白元俊,苗则彦,刘明霞,秦姝.
稻曲病菌和白色绿核菌DNA的提取及同源性对比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1):153-153.
2
范允卿,张舒,喻大昭,龚艳.
稻曲病病原菌毒素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1):4701-4704.
被引量:20
3
黄世文,余柳青.
国内稻曲病的研究现状[J]
.江西农业学报,2002,14(2):45-51.
被引量:93
4
何旎清,程朝平,晋艺丹,黄凤凰,李生平,杨德卫.
稻曲病发病规律、病菌功能基因组以及免疫反应的遗传机制[J]
.中国稻米,2024,30(1):39-4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14
1
李小娟,刘二明,肖启明,苏世杰,赵志祥.
稻曲病研究进展[J]
.农药研究与应用,2006,10(3):9-12.
被引量:29
2
李阳,黄俊斌,罗汉钢,张求东,王盛桥.
十种杀菌剂对稻曲病菌无性孢子的毒力测定[J]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2):239-240.
3
陈丽,胡东维,陈美军,张敬泽.
稻曲球及稻曲病菌菌落微结构的SEM观察[J]
.菌物学报,2007,26(1):89-96.
被引量:17
4
潘武,丁克坚,王坤.
安徽省水稻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0):95-96.
被引量:7
5
杨楠,徐正进,周永力.
改良TRIZOL法提取高质量稻曲病菌总RNA的方法[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1):145-146.
被引量:5
6
李余生,朱镇,张亚东,赵凌,王才林.
水稻稻曲病抗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J]
.作物学报,2008,34(10):1728-1733.
被引量:65
7
王洪凯,林福呈.
稻曲病研究进展[J]
.浙江农业学报,2008,20(5):385-390.
被引量:42
8
夏宝远,王林.
我国水稻稻曲病的研究现状[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1):33-35.
被引量:44
9
刘柏林,陈书强,董丹,钱朗,徐正进.
水稻株型性状与稻曲病发病程度关系的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09,48(1):42-46.
被引量:21
10
马建义,王品维,廖文莉,鲍滨福,张齐生,沈哲红,叶良明.
竹醋液对络氨铜防治水稻稻曲病和纹枯病的增效作用[J]
.浙江农业科学,2009,50(2):370-372.
被引量:6
1
宋学春,陈太安,刘晓华.
青岛农业大学玉米黄斑病研究取得新进展[J]
.北京农业(上旬刊),2009(7):53-53.
被引量:1
2
鄢洪海,陈捷,夏淑春,刘萍,魏书芹,高增贵.
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白化菌株初报[J]
.菌物系统,2002,21(4):604-606.
被引量:6
3
王国良.
稻曲病菌厚垣孢子侵染时期和侵染途径的研究[J]
.植物保护学报,1992,19(2):97-100.
被引量:50
4
邓根生,陈嘉孚,杨治华,刘铸德.
稻曲病菌厚垣孢子在侵染循环中作用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1990,6(2):20-22.
被引量:12
5
王桂清,陈捷.
玉米灰斑病菌培养性状观察[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5,36(2):159-163.
被引量:11
6
金菊,陈宏明,许伟,杨炳辉,胡东维.
稻曲病两个白化菌株的分离与生物学特性[J]
.菌物学报,2012,31(4):567-573.
被引量:4
7
王疏,白元俊,周永力,姚健民,白金铠.
稻曲病菌白化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J]
.植物病理学报,1997,27(4):321-326.
被引量:18
8
李颖,王疏,白元俊,苗则彦,刘明霞,秦姝.
稻曲病菌和白色绿核菌DNA的提取及同源性对比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1):153-153.
9
王疏,白元俊,刘晓舟,朱茂山,郭晓波,姜克平.
稻曲病接种菌源及接种方法的研究[J]
.辽宁农业科学,1996(1):33-35.
被引量:16
10
王永强,樊荣辉,刘兵,张敬泽,胡东维.
中国不同地理来源稻曲病菌rDNA-ITS的分析[J]
.植物保护学报,2009,36(5):475-476.
被引量:1
辽宁农业科学
199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