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心肌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出处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76-77,共2页
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同被引文献36
1 张术华,王蔚.心肌损伤标志物临床检测的进展和应用原则[J] .中国医药指南,2008,6(20):111-113. 被引量:5
2 张淑华,王丽萍,侯巍.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5,9(1):152-154. 被引量:14
3 朱伟,赵子彦,靳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生物化学标志物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26(2):86-88. 被引量:45
4 陈淑芳,徐卓玉,张婷.脑利钠肽的研究进展[J] .齐鲁医学杂志,2005,20(4):367-370. 被引量:11
5 张鹏,王前.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其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循环杂志,2006,21(1):77-79. 被引量:5
6 崔亚丽,张连营,苏婧,张彩峰,李琦,崔婷,金伯泉,陈超.组装型金磁微粒的制备及其在免疫学检测中的应用[J] .中国科学(B辑),2006,36(2):159-165. 被引量:16
7 徐轶.心肌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江西医药,2005,40(B12):763-764. 被引量:2
8 孙振球.医学统计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9 邵白,苗俊东,魏子秀.BNP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及预测价值[J] .济宁医学院学报,2007,30(3):212-214. 被引量:11
10 MATTEW S, RICE M C. Appropriate Roles of cardiac troponins in evaluacting patients with chest pain [ J ]. J Am Board Fam Pract, 1999, 12(3) : 214 -218.
引证文献6
1 邱厚兵,杨小川,郭永灿.心肌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7):1049-1050. 被引量:5
2 秦娟,何雅军.肌钙蛋白T及肌红蛋白和脑钠肽前体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J] .广东医学,2012,33(16):2415-2417. 被引量:13
3 邱锡荣,郝会青,彭冬迪.血浆D-二聚体、血清肌红蛋白及超敏肌钙蛋白T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4):355-357. 被引量:16
4 袁晓宇,黄中伟.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超急性期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及应用价值[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6(6):525-528. 被引量:6
5 孙宏浩,王甜甜,廖天作,王怡,柯鹏,周凤珍,孙红梅,郭惠玲.金磁复合纳米球的制备及其在检测肌红蛋白中的应用[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6(1):8-12. 被引量:2
6 黄鹏,洪庆超,吴媚.血浆D-二聚体、血清肌红蛋白及超敏肌钙蛋白T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PCI中的应用[J] .微创医学,2019,14(1):89-91.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48
1 李浪,李良琼,李霞.IMA、H-FABP及cTnT联合应用诊断AMI的临床价值分析[J] .现代医学,2020(5):607-611. 被引量:4
2 翟冬峰,李赢,苗红艳,石刚.具有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以及荧光的银纳米树枝晶基底的制备[J] .化工新型材料,2020,48(S01):40-43.
3 杜贵萍,邵燕丽,余俊.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早期的变化[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4):320-321. 被引量:7
4 杜贵萍,邵燕丽,余俊.应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J] .实用医技杂志,2013,20(9):950-951. 被引量:2
5 邵燕丽,杜贵萍,朱武军,余俊.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1):2821-2822. 被引量:3
6 吴飞燕,梁赋,龙静,韩朝辉,杜梅英.H-FABP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快速诊断的价值[J] .中国热带医学,2014,14(6):731-732. 被引量:3
7 李光富,向小节,郭晓聪,胡孝彬.心脏标志物检测在肾脏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6):2149-2150. 被引量:4
8 吴广忠.心梗三项检测在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5):604-605. 被引量:4
9 王恒秋,刘雨峰,王双.三种心肌标志物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6):775-777. 被引量:11
10 辛增莲,徐菲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诊断进展[J]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4,6(4):248-250. 被引量:12
1 李海英,杨收平.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和TNF-α测定的临床意义[J] .放射免疫学杂志,2009,22(4):402-403. 被引量:2
2 李西梅,杨少奇,黄李雅,胡建国,杨力.心肌酶生化指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J]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46-48. 被引量:7
3 张轶凡.白芍总苷联合泼尼松治疗多发性肌炎疗效分析[J] .黑龙江医药,2014,27(6):1340-1341. 被引量:1
4 廖锋,曾霞,陈实.105例支气管肺炎心肌酶谱变化的临床分析[J] .海南医学,2013,24(8):1132-1133. 被引量:7
5 于凤海,耿利,李保春,张文俊,管剑龙,孙广滨,许涛,李刚,宋智钢,曹依群.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实验室检测分析[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24(7):718-718.
6 刘正强.心电图与肌酸肌酶及其同工酶在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临床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11):1248-1248.
7 Williams S.G.,Stables R.H.,Wright D.J.,王永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成功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血清心肌标记物与其后运动耐量的关系:一项初步研究[J]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5,0(8):26-27.
8 张玲,侯月梅.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多发性肌炎重叠综合征及心脏损害1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4):990-990.
9 张慧,秦明照.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血清肌酸肌酶(CK)活性变化[J] .临床荟萃,1998,13(13):606-607. 被引量:5
10 盛斌武,陈兴发.海洛因吸嗜过量引发肌红蛋白性急性肾功能衰竭[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1,6(2):55-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