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话语”及其“话语研究”的学术范式意义
被引量: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采用“思想史”的方式来追溯“话语”作为概念的内涵,分别考察了福科、巴赫金、哈贝马斯、海登·怀特、费尔克拉夫等人关于“话语”的观点及其理论基础。“话语研究”是一种新的学术范式,与“本体论”和“认识论”学术范式相比具有根本性的不同。
作者
高玉
机构地区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4-112,共9页
Academia Bimestris
关键词
话语
语言
学术范式
分类号
C091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94
同被引文献
383
引证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157
参考文献
18
1
莫伟民:《译者引语:人文科学的考古学》,《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6页.
2
福科.《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61页。
3
弗兰克《论福柯的话语概念》,《福柯的面孔》,文化艺术出版社是2001年版,第97页.
4
德勒兹:《福柯、褶子》,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57页.
5
凌建侯.
试析巴赫金的对话主义及其核心概念“话语”(слово)[J]
.中国俄语教学,1999,0(1):54-59.
被引量:15
6
巴赫金.《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A]..《巴赫金全集》中文版第二卷[C].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50页、第356页、第359-360页.
7
巴赫金:《生活话语与艺术话语》,《巴赫金全集》第2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2、93、83页.
8
巴赫金.《长篇小说的话语》[A]..《巴赫金全集》第3卷[C].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2页.
9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的问题》,《巴赫金全集》第5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39页.
10
哈贝马斯:《后形而上的思维的主题》,《作为未来的过去--与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对话》,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页.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张汝伦.
生活世界与文化间理解之可能性[J]
.读书,1996,0(10):71-78.
被引量:10
2
张宽.
Discourse(话语)[J]
.读书,1995,0(4):132-134.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94
1
吴晓东.
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复调问题[J]
.文学评论,2004(4):137-148.
被引量:63
2
凌建侯.
话语的对话性——巴赫金研究概说[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2(3):176-181.
被引量:40
3
范家进.
乡村牧歌的渐次喑哑——论沈从文40年代的乡土小说创作[J]
.文艺理论研究,2001(3):76-81.
被引量:3
4
凌建侯.
巴赫金话语理论中的语言学思想[J]
.中国俄语教学,2001,20(3):30-36.
被引量:9
5
邱运华.
巴赫金“意识形态科学”学说与文艺学研究的视野拓展[J]
.广东社会科学,2005(3):148-154.
被引量:4
6
程光炜.
怎样对“新时期文学”做历史定位?——重返八十年代文学史之一[J]
.当代作家评论,2005(3):15-22.
被引量:16
7
马凌.
解构神秘:《傅科摆》的主题[J]
.外国文学评论,2005(2):5-12.
8
姚文放.
文艺美学走向文化美学是否可能?——三论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J]
.社会科学战线,2005(4):87-93.
被引量:17
9
董敏.
语篇分析的宏观社会符号观——符号学和功能语言学视角[J]
.外语教学,2005,26(5):5-9.
被引量:9
10
胡大平.
马克思最初遭遇生产力问题的语境、理论逻辑和意义(上)——兼论马克思文本解读的若干原则[J]
.人文杂志,2005(5):12-2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83
1
徐亦让.
批判“人权高于主权”的谬论[J]
.哲学研究,2000(10):35-36.
被引量:3
2
李明倩.
博物馆叙事研究综述——兼论展览叙事核心议题[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9,0(6):5-12.
被引量:14
3
尚必武.
当代西方叙事学史论纲[J]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9(2):23-30.
被引量:7
4
申丹.
修辞性叙事学[J]
.外国文学,2020,0(1):80-95.
被引量:25
5
喻中.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法治话语之演进[J]
.新疆社会科学,2009(5):76-81.
被引量:13
6
高鸿钧.
权利源于主体间商谈——哈贝马斯的权利理论解析[J]
.清华法学,2008,2(2):6-32.
被引量:44
7
洪兵.
优化中的中国足球的话语空间[J]
.新闻大学,1999(2):37-41.
被引量:5
8
徐显明.
对人权的普遍性与人权文化之解析[J]
.法学评论,1999,17(6):16-22.
被引量:65
9
胡鸣.
关于体育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
.体育文化导刊,1998(1):33-35.
被引量:10
10
信春鹰.
美国学术界关于当代世界人权运动的两种观点[J]
.环球法律评论,1993,15(3):21-2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5
1
张健.
哲学话语的演进及哲学的时代意蕴[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30(5):73-77.
被引量:1
2
王梅君.
“自考生”身份构建的话语研究[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4):99-102.
被引量:2
3
高玉.
中国现代学术话语的历史过程及其当下建构[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2):140-151.
被引量:21
4
陈仲义.
现代诗语研究论纲[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2):14-17.
5
孙静怡.
话语分析:语言转向的归宿[J]
.外语学刊,2012(2):10-14.
被引量:11
6
谷岩.
从对大众话语的影响看广播电视语言存在的问题[J]
.语言文字应用,2012(2):82-86.
被引量:6
7
荒林.
论福柯的话语理论对资本主义父权文明体制的反思与批判[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6):81-87.
8
代树兰.
话语、话语分析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界定与发展[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21(3):26-30.
被引量:14
9
杜明业.
论中国比较文学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5):14-18.
10
齐卫平,姜裕富.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的思考[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9(2):36-42.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57
1
赵永华,刘娟.
中国人权话语建构与国际传播[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1,35(5):117-125.
被引量:14
2
李红芹,罗燕.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构成内容特点、问题与路径[J]
.延边党校学报,2021(1):15-19.
被引量:1
3
张晗,TIAN Tong(译).
The Discourse Practice of the White Papers on Human Rights and Their Sociocultural Function: 1991-2021[J]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2021,20(6):1075-1094.
4
刘志强.
中国人权法学“三个基本”重构[J]
.中外法学,2023,35(3):565-585.
被引量:4
5
官心,陈书凡.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对农民革命的话语建构[J]
.理论观察,2022(5):29-32.
6
王一鸣.
学术期刊出版服务能力理论框架体系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3,34(4):415-421.
被引量:14
7
覃恩杰.
新时代中国特色人权话语的对外传播[J]
.河北法学,2022,40(6):146-166.
被引量:6
8
李燕.
我国民事司法人权保障的话语构建[J]
.法学评论,2023,41(3):56-67.
被引量:6
9
丁晓东.
论“数字人权”的新型权利特征[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2,40(6):52-66.
被引量:71
10
朱元利,赵皎卉,蔡勇.
智慧健身服务的四元空间模型:内涵特征、理论框架、关键问题与解决策略[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45(12):43-55.
被引量:14
1
中原.
话语与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2009,15(2).
2
圣职按立[J]
.天风,2016,0(3):62-62.
3
刘方.
中国禅宗思想史的研究与转型——禅思想史研究的元批判[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6(3):55-60.
4
叶浩生.
论心理学的“范式”与“范畴”[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67-72.
被引量:16
5
居什,江小平.
外刊学论——“技术思想与先验哲学”[J]
.哲学动态,2003(9):44-44.
6
刘辉.
语言游戏视角下的学术话语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6):111-112.
被引量:2
7
饶娣清.
胡适与实验主义——兼论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2):96-99.
被引量:3
8
王岳川.
福科:权力话语与文化理论[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8,23(6):52-58.
被引量:16
9
李承贵.
王国维的儒学范畴诠释及其范式意义[J]
.河北学刊,2011,31(1):23-27.
被引量:2
10
黄华.
论“话语的秩序”——福柯话语理论的一次重要转折[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2):90-92.
被引量:21
学海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