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若干方法论评析
被引量:
8
On Methodology in Chinese Sports Soci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已经成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范式。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界对实证研究存在很多误解和误用,从方法论角度分析,出现了夸大主体理性、研究者脱离研究对象、体育社会系统被肢解、宏观研究的泛滥和研究方法华而不实等弊病。本文提出要以深刻的批判意识和富有建设性的态度,批判这些弊端,并探讨对策。
作者
黄聚云
机构地区
上海体育学院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5-27,共3页
Sports Culture Guide
关键词
实证主义
体育社会科学
流弊
方法论
分类号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145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16
参考文献
3
1
田雨普.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几点反思[J]
.体育文化导刊,2005(4):16-17.
被引量:9
2
姜达维.
再说体育科研方法[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3):14-18.
被引量:10
3
邵伟德.
对现代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运用状况的分析[J]
.体育科学,2002,22(4):49-53.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黄汉升.
现代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学特征[J]
.体育科学,1999,19(2):6-10.
被引量:61
2
假说的贫困与实证的软弱[J]
.中国体育科技,1999,35(7):2-2.
被引量:4
3
姜达维.
关于体育科学化[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8,3(1):35-38.
被引量:2
4
陈式刚.
混沌:一种普遍的运动形式[J]
.哲学动态,1989(12):38-38.
被引量:4
5
黄一飞,张新民.
对体育科研方法总体特征的探讨[J]
.浙江体育科学,1997,19(2):28-31.
被引量:6
6
田麦久,马启伟,张力为,田野,卢元镇,浦钧宗,张明立.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中的方法学问题[J]
.体育科学,1993,13(3):13-18.
被引量:52
7
吴叶海,邵伟德,陈最新.
对第5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研究方法的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0,36(4):15-17.
被引量:11
8
姜达维.
体育科研方法他说[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2):27-31.
被引量:16
9
邵伟德.
现代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若干问题探析[J]
.体育科研,2000,21(4):4-7.
被引量:6
10
梁进.
体育产业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理论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2):7-11.
被引量:31
共引文献
30
1
张春芳,李萍,许治平.
我国田径运动科研论文的文献计量学特征及意义[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4):59-61.
被引量:9
2
许治平,詹建国.
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田径运动科研论文引文状况分析[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3):42-45.
被引量:7
3
汪康乐,邰崇禧.
当代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
.体育文化导刊,2004(10):39-40.
被引量:5
4
马爱民.
我国传统武术理论的发展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2005,27(1):94-96.
被引量:3
5
姜达维,姜一鹏.
体育统计与数据挖掘:区别、联系与融合[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6):63-65.
被引量:10
6
李建军.
关于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现状的分析[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6(1):77-86.
被引量:9
7
王长生,张国兵.
21世纪初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方法范式探微[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1):102-109.
被引量:5
8
田雨普,张文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体育科学,2006,26(4):9-13.
被引量:46
9
李留东.
脆弱的权威:对体育专家调查研究方法的思考[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4):339-341.
被引量:6
10
刘雪松,董柔,王宏江,许传明.
2001—2005年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所载各类文章分析[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4):28-30.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145
1
郑旗.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哲学视角[J]
.体育与科学,2001,22(2):42-44.
被引量:10
2
黄汉升.
现代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学特征[J]
.体育科学,1999,19(2):6-10.
被引量:61
3
于涛,刘卓.
体育理论研究方法的实证主义倾向批判[J]
.体育学刊,1997,4(1):37-39.
被引量:4
4
黄捷荣,赵毅敏.
体育辩证法及其研究的对象[J]
.体育科学,1984,5(2):79-82.
被引量:4
5
章岚,许小冬,赵开强.
对体育科学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的探讨——一种更加注重程序化、情景化的研究方法[J]
.体育科学,2004,24(7):1-4.
被引量:28
6
张岩.
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的崛起[J]
.体育科学,1992,13(3):1-4.
被引量:9
7
徐和庆.
用系统方法指导体育科研时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
.体育科学,1987,8(3):74-76.
被引量:1
8
熊斗寅.
初论体育学的科学体系[J]
.中国体育科技,1983,19(2):18-26.
被引量:21
9
熊斗寅.
体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3,17(4):1-5.
被引量:7
10
林启武.
介绍体育运动社会学[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2,6(3):76-7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8
1
刘云翎,朱妍妍.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历程探踪与问题审视[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0(12):50-53.
2
黄聚云.
增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原始创新能力的思考[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1):1-8.
被引量:3
3
黄聚云.
近30年我国体育研究方法论的演变与反思[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4):18-24.
被引量:14
4
黄汉升.
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学探索——基于中国体育学300篇博士学位论文的调查与分析[J]
.体育科学,2009,29(9):3-17.
被引量:77
5
李世宏.
“体育教育学”概念的流变及其对我国体育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启示——从“Sportpdagogik”的演变谈起[J]
.体育科学,2011,31(4):81-89.
被引量:10
6
熊文.
从科学主义参照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之分野——基于假设—验证和价值无涉的反思[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8(2):111-114.
被引量:4
7
丁亚芝,何斌,马嵘.
新疆舞健身操对大学生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J]
.湖北体育科技,2014,33(12):1071-1074.
被引量:2
8
黄谦,王富百慧,张晓丽,李骁天,王鹏,丁建岚.
新时代中国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与未来:回顾反思、实践自觉与创新变革[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2,37(6):711-717.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16
1
刘云翎,朱妍妍.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历程探踪与问题审视[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0(12):50-53.
2
王雷,赵萌.
我国体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内涵辨析、价值审视与实施方略[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4,47(1):13-23.
被引量:2
3
吴一峰.
构建小学体育有效课堂的教师素养探析[J]
.当代体育科技,2011,1(3):47-48.
被引量:4
4
叶宇,沈佳丽.
中德大学群众体育的比较分析——以中国同济大学和德国波鸿—鲁尔大学为例[J]
.运动,2012(9):150-152.
5
黄聚云.
社会学视角下我国体育概念之争论[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1):1-8.
被引量:30
6
黄聚云.
近30年我国体育研究方法论的演变与反思[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4):18-24.
被引量:14
7
蔡茂胡.
当前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探讨[J]
.全国商情,2009(22):134-136.
8
卢志成,郭惠平,李斌琴.
对我国体育学博士教育扩散现象的新制度主义诠释[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9):17-22.
被引量:5
9
王琪,徐成立.
知识图谱视野下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路径——基于1991~2009年体育学博士论文关键词共词网络的可视化分析[J]
.体育学刊,2010,17(12):118-125.
被引量:26
10
何千里.
体育课改中存在的误区及其改进建议[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239-239.
1
程路明.
中国健身小姐大赛的现状与发展[J]
.浙江体育科学,2003,25(6):7-8.
2
刘建强.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6):167-167.
被引量:2
3
张丽娜.
全面打击[J]
.当代体育(扣篮),2016,0(9):34-36.
4
王广虎.
关于《体育理论》现况的反思[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5,21(2):85-89.
被引量:1
5
余利斌.
太极拳教法:整体肢解[J]
.中华武术,2002(6):35-35.
6
张亮,周艳霞.
浅谈西方新人文主义的思潮[J]
.科学之友(下),2009(1):142-143.
7
集邮宏观研究[J]
.上海集邮,2003(10):46-46.
8
张方.
武学修炼的流弊与疾患[J]
.精武,2009(9):42-42.
9
张方.
武学修炼的流弊与疾患——挑灯看剑系列之一[J]
.精武,2010(3):78-78.
10
请坚守你们的风格[J]
.篮球,2009(9):87-87.
体育文化导刊
2006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