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问题探析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面对“高学历低社会公德意识”这一新问题,文章从部分大学生公德失范现状着手,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四方面原因,并探讨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社会公德意识的“四结合”途径。
作者
李国琴
机构地区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中国西部科技》
2006年第23期78-79,共2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st China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公德
道德失范
高等教育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1
1
(美)J.杜威(JohnDewey)著,胡适口.杜威五大讲演[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同被引文献
19
1
赵明民.
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与对策探析[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7(2):10-11.
被引量:15
2
王海明.
论道德结构[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3(5):26-28.
被引量:9
3
艾红梅.
浅谈高校社会公德教育[J]
.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8-80.
被引量:3
4
张卜山.
构建班级管理的人文制度坐标[J]
.班主任,2006(6):5-6.
被引量:2
5
周明霞.
关于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思考[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9(1):13-15.
被引量:4
6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教育部门户网站,2010-2-28.
7
鲁洁.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66.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5.
9
王威威,胡正娟.
大学新生道德状况的实证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9):44-46.
被引量:1
10
海霞,吴敏英.试论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J].财经界,2006(8):253.
引证文献
7
1
郎佳.
西部公民道德行为现状与和谐社会构建[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6(4):97-99.
2
焦守伟.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教育途径探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4):236-237.
被引量:4
3
曹玉藏,赵志业.
大学生道德失范问题的制度思考[J]
.知识经济,2010(18):75-75.
4
顾文兵.
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104-105.
被引量:1
5
黄文军.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成因及对策思考[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3):109-111.
6
王伟.
大学生社会公德有关问题的研究与探讨[J]
.才智,2010,0(21):297-298.
被引量:1
7
张海军,路建华.
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问题探析[J]
.传承,2011,0(1Z):36-38.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陈英.
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问题及教育策略[J]
.教育与职业,2010(24):62-64.
被引量:11
2
曹海英,贾春晨.
我院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J]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0(3):119-123.
3
徐瑰丽.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原因及对策[J]
.中国成人教育,2011(22):51-52.
被引量:4
4
杨凯.
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探析[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6):612-614.
5
王菊.
浅析大学生公德意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J]
.学理论,2014(3):278-279.
被引量:1
6
曹玉梅.
以中国梦为指引,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J]
.神州,2013(34):162-162.
1
陆云虹.
研究生群体学术失范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7):8-9.
2
陈萍,陈俞,陈吉华.
大学生失范问题及高校思政教育对策探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0):8-8.
3
张英丽.
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现状的实证研究[J]
.教育科学,2012,28(1):52-56.
被引量:18
4
张英丽,程永佳.
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状、心理归因及影响因素[J]
.教育科学,2014,30(1):69-74.
被引量:14
5
李江丹,张欣.
寝室环境对大学生心理潜在影响的研究[J]
.新经济,2015(14):32-33.
6
李江丹,张欣.
寝室环境对大学生心理潜在影响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5(11):84-85.
被引量:2
7
何广明,戴花.
当代高校辅导员师德失范现状及对策探析[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2):66-67.
被引量:2
8
康艳钦,周明星.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相关探析[J]
.改革与开放,2015,0(2):64-65.
被引量:3
9
杜晓华.
高校研究生学术失范问题探析[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4(2):184-185.
10
李慈慈,王全权.
二程德育思想对青少年道德失范的启示[J]
.学理论,2014(29):270-271.
中国西部科技
2006年 第2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