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在翻译中感受在场的身体——读道格拉斯·罗宾逊的《译者登场》
被引量: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道格拉斯·罗宾逊(Douglas Robinson)是当代西方译学界一位相当活跃、也相当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其研究视野开阔,涉及面广,且少受任何理论流派的约束。罗宾逊著述甚丰,著有《翻译与禁忌》(Translation and Taboo,1996)、《何谓翻译?》(What is Translation?1997)、
作者
谢天振
陈浪
机构地区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出处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0-62,F0003,共4页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关键词
道格拉斯
罗宾逊
翻译
译者
当代西方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40
引证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33
参考文献
9
1
Payne,Johnny.Book Reviews-The Translator's Turn by Douglas Robinson.Comparative Literature,Winter,1995.
2
Robinson,Douglas.The Translator's Turn[M].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1.
3
Robinson,Douglas.Translation and Taboo[M].DeKalb: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96.
4
Robinson,Douglas.Performative Linguistics:Speaking and Translating as Doing Things With Words[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3.
5
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
6
Venuti,Lawrence.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M].London / New York:Routdlege,1998.
7
韩子满.
翻译中的理性与对话性——罗宾逊的《译者的转变》评介[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14(3):89-92.
被引量:12
8
http://home.olemiss.edu/~ djr/pages/writer/books/print/index.html
9
余虹.《“身体”的大写,什么东西正在到来?-兼谈“身体写作”》.转引自文化研究网(http://www.culstudies.com)
二级参考文献
6
1
查明建,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
.中国翻译,2003,24(1):21-26.
被引量:1475
2
刘重德.
罗宾逊对译者两种倾向的论析及其翻译新论[J]
.外语研究,1998(2):47-50.
被引量:7
3
张南峰.
从梦想到现实——对翻译学科的东张西望[J]
.外国语,1998,21(3):41-47.
被引量:56
4
潘文国.
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兼谈“翻译学”的学科性问题[J]
.中国翻译,2002,23(1):31-34.
被引量:139
5
吕俊.
翻译研究:走过解构通向交往——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对翻译学的建构意义[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1):25-28.
被引量:17
6
蔡新乐.
从德里达的翻译思想看理性主义的翻译理论建构[J]
.中国翻译,2001,22(4):58-61.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11
1
李艳.
道格拉斯·罗宾逊译学理论简介[J]
.文学教育(中),2010(4):57-58.
被引量:1
2
贾国栋.
继承、发展、努力、创新——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成立记[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9):63-63.
被引量:1
3
王莉娜.
翻译:一种“双声”的对话——解析道格拉斯·罗宾逊的翻译对话理论[J]
.外国语文,2009,25(3):110-115.
被引量:9
4
周雪婷,龙丽超.
译者:行走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建构者——解析道格拉斯·罗宾逊翻译理论[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2):52-55.
被引量:1
5
向鹏.
走向中心还是自我边缘化——后现代主义翻译策略评析[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1):82-87.
6
韩子满.
转向冲动与问题意识——也谈当前国内的翻译研究[J]
.上海翻译,2015(3):10-16.
被引量:16
7
李妍.
罗宾逊《译者登场》中的对话性探究[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17(4):80-82.
8
段蕊.
浅谈译者个人素质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4):27-27.
9
吴慧群.
基于《译者登场》论道格拉斯·罗宾逊的翻译对话理论[J]
.时代教育,2017,0(7):147-147.
10
周领顺,彭白羽.
翻译研究中的“性”字术语:现象与分析[J]
.外国语,2024,47(2):107-11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40
1
武光军.
不可译性的哲学价值及其在中西译学中的差异探究[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30(6):81-89.
被引量:1
2
枣彬吉,许钧.
翻译家的初心与追求——许钧教授访谈录[J]
.外国语,2023,46(5):121-128.
被引量:7
3
杨平.
对当前中国翻译研究的思考[J]
.中国翻译,2003,24(1):5-7.
被引量:76
4
许钧.
“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
.中国翻译,2003,24(1):8-13.
被引量:789
5
穆雷,诗怡.
翻译主体的“发现”与研究——兼评中国翻译家研究[J]
.中国翻译,2003,24(1):14-20.
被引量:102
6
查明建,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
.中国翻译,2003,24(1):21-26.
被引量:1475
7
陈宏薇.
符号学与文学翻译研究[J]
.外国文学研究,2003,25(1):11-15.
被引量:43
8
万江松,冯文坤.
“去蔽”却未“澄明”的译者主体性--体验哲学视角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3):267-271.
被引量:10
9
张中载.
独特的劳伦斯,独特的《虹》[J]
.外国文学研究,2000,22(4):27-31.
被引量:19
10
李玉良,夏晓琼.
翻译的动态性及其社会文化渊源[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1):70-7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2
1
王莉娜.
翻译:一种“双声”的对话——解析道格拉斯·罗宾逊的翻译对话理论[J]
.外国语文,2009,25(3):110-115.
被引量:9
2
胡春兰,李娜.
《红楼梦》回目英译的伦理审视[J]
.商洛学院学报,2011,25(3):81-85.
3
王家义.
译者角色:隐身、显形、操纵[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7(2):86-88.
被引量:3
4
曾春莲.
中西哲学互镜下的翻译身体学研究[J]
.外国语言文学,2011,28(4):252-256.
被引量:4
5
鲍晓英.
摇摆——翻译中的非理性和理性力量——读道格拉斯·罗宾逊的《翻译和“摇摆”问题》[J]
.中国翻译,2012,33(4):53-56.
被引量:2
6
向鹏.
论后现代翻译理论的特点、影响和局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6):122-125.
被引量:4
7
张媛.
西方后现代翻译理论的特点及局限性[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3(3):65-66.
8
张婷,吴军赞.
译论的人文价值取向与科学价值取向思辩——兼论中国译论的价值观[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80-82.
被引量:1
9
朱波,支羽.
西方口译研究的心理与生理维度[J]
.当代外语研究,2013(9):29-32.
被引量:2
10
向鹏.
走向中心还是自我边缘化——后现代主义翻译策略评析[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1):82-87.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唐馨楠.
严复与皮特·法瑟特(Peter Farcet)的翻译观比较[J]
.作家天地,2020(11):25-25.
2
李晶晶.
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口译过程研究[J]
.外国语,2019,42(6):60-70.
被引量:15
3
李铮,杨贤玉.
论译者的“隐形”和“显形”[J]
.邢台学院学报,2011,26(1):70-71.
被引量:3
4
周雪婷,龙丽超.
译者:行走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建构者——解析道格拉斯·罗宾逊翻译理论[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2):52-55.
被引量:1
5
周芬芬,岳好平,黄秋香.
翻译的对话伦理研究——以霍克斯译《红楼梦》为例[J]
.云梦学刊,2013,34(6):143-147.
6
向鹏.
走向中心还是自我边缘化——后现代主义翻译策略评析[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1):82-87.
7
李妍.
罗宾逊《译者登场》中的对话性探究[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17(4):80-82.
8
吕兆芳,刘军平.
暴力与翻译[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48-51.
9
蒋文干.
中国翻译理论构建现状与趋势——基于《中国翻译》的一项统计研究[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33(7):137-142.
被引量:1
10
姜燕.
翻译范式研究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回顾与现状分析[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4):101-104.
被引量:1
1
李文静.
译者的身体、心理与社会——道格拉斯·罗宾逊新著《翻译与摇摆问题》评述[J]
.东方翻译,2013(1):85-88.
2
朱琳,道格拉斯·罗宾逊.
对话翻译理论家道格拉斯·罗宾逊:翻译理论思想探究(上)[J]
.东方翻译,2015,0(4):45-49.
被引量:3
3
邬发琴.
高年级不能忽视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J]
.外国语文,1983,8(1):65-67.
4
朱琳,高乾,刘艳春.
挣脱理性桎梏,回归人文关怀——美国翻译理论家道格拉斯·罗宾逊教授访谈[J]
.中国翻译,2009,30(2):39-44.
被引量:5
5
廖亦斌.
英语教学中学生语用失误的原因及对策[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8):80-81.
被引量:2
6
李波,杨岱若.
译人译事,译界异见——道格拉斯·罗宾逊教授访谈[J]
.山东外语教学,2015,36(5):3-8.
被引量:3
7
郭小会.
林肯的幽默[J]
.公共外交季刊,2013(3):38-38.
8
韩子满.
翻译的禁忌与多元——罗宾逊的《翻译与禁忌》评介[J]
.外语研究,2004,21(4):58-61.
被引量:3
9
陈亚明,朱风云.
简评Kvecses的《隐喻实用引论》[J]
.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0(5):79-81.
10
朱琳,道格拉斯·罗宾逊.
对话翻译理论家道格拉斯·罗宾逊:翻译理论思想探究(下)[J]
.东方翻译,2015,0(5):51-54.
被引量:2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