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美国日本连铸石墨的发展状况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叙述了美国和日本连铸石墨的发展状况,介绍了他们生产的产品品种、性能和工艺特征。
作者
陆木林
冯勇祥
出处
《电碳》
1996年第3期1-4,共4页
关键词
连续铸造
石墨
结晶器
分类号
TQ127.11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TG249.7 [金属学及工艺—铸造]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79
1
谢有赞,贺美珍,刘志祥,杨小平,黄启忠,陈斌,张向军.
碳源的石墨化度、气孔率与金刚石合成的关系[J]
.珠宝科技,2004,16(3):5-7.
被引量:4
2
关长斌,王艳辉,董占海,赵金波.
渗硼石墨对人工合成金刚石性能的影响[J]
.硅酸盐通报,1993,12(5):10-13.
被引量:5
3
王松顺.
不同类型炭源材料与金刚石晶体的生长[J]
.珠宝科技,2004,16(2):23-27.
被引量:1
4
王松顺.
用含硼T610石墨炭源材料合成透明含硼金刚石[J]
.炭素,2004(3):23-25.
被引量:4
5
王松顺.
合成金刚石碳源材料的实验与选择[J]
.工业金刚石,2004(5):26-30.
被引量:4
6
王松顺.
用于合成金刚石的炭源材料实验及其选择[J]
.炭素,2004(4):20-24.
被引量:2
7
王光祖.
人造金刚石合成技术开拓创新的50年[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4,24(6):73-77.
被引量:26
8
朱家永,刘忠孝.
天然石墨静压法合成微晶金刚石探讨[J]
.超硬材料与工程,1994(4):3-6.
被引量:1
9
金曾孙,吕宪义,张铁臣,邹广田.
用表面生长CVD金刚石的石墨合成高压金刚石[J]
.高压物理学报,1994,8(1):65-68.
被引量:1
10
王松顺.
石墨材料合成金刚石的效果[J]
.磨料磨具通讯,2005(3):1-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李和胜,李木森.
我国人造金刚石用石墨材料的研究[J]
.材料导报,2007,21(2):43-46.
被引量:3
2
李和胜,李木森.
人造金刚石用石墨性能的研究[J]
.超硬材料工程,2007,19(1):13-18.
被引量:1
3
张晓琳,传秀云,林玉,沈邦友.
天然石墨特征对合成金刚石性能影响的研究[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0,30(6):18-2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8
1
传秀云.
高纯无硫天然鳞片石墨制备金刚石试验研究[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2,32(4):1-5.
被引量:1
2
卢喜瑞,唐敬友,刘党库,唐翠霞,祖义忠.
超细石墨粉体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研究[J]
.超硬材料工程,2008,20(2):5-7.
被引量:2
3
张宝法,安军宏,贾传宝.
扩大金刚石合成腔体的一种有效途径[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0,30(1):53-55.
4
张晓琳,传秀云,林玉,沈邦友.
天然石墨特征对合成金刚石性能影响的研究[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0,30(6):18-22.
被引量:4
5
高峰.
两种粒度鳞片石墨粉粉压成型难易程度的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1(28):187-188.
6
杨文斌,文月琴,宋剑斌.
竹炭/石墨/环氧树脂电磁屏蔽复合材料性能研究[J]
.林业工程学报,2018,3(1):65-70.
被引量:7
7
李正时,林秀峰.
耐高温与高强金刚石研究[J]
.超硬材料工程,2018,30(3):12-15.
8
田杨杨,刘坤,张坤,张建华,王涛.
传压介质对温度梯度法合成宝石级金刚石径高比的影响[J]
.超硬材料工程,2020,32(3):17-20.
被引量:2
1
横山洋一,李纯.
ZrO2/CaO比不同的电熔ZrO2.CaO砂[J]
.国外耐火材料,1992,17(10):42-46.
2
杨守春.
美国和日本钛产业的展望及比较[J]
.现代材料动态,2003(11):1-4.
3
刘新彧,孙庚辰,石干.
铝炭滑板的高温强度、断裂行为和氧化过程与添加物Al、Si的关系[J]
.耐火材料,1995,29(2):79-82.
被引量:10
4
袁公权,梁治清,杨林.
连铸钢包用铝镁炭砖的研制与应用[J]
.耐火材料,1995,29(1):60-61.
5
市川健治,祁世顺.
在铝碳质耐火材料中添加图拉诺纤维的效果[J]
.国外耐火材料,1992,17(12):32-36.
6
冯勇祥,陆木林,黄德训.
国内外连续铸造用石墨的历史及其发展[J]
.新型炭材料,1992,8(1):24-36.
被引量:1
7
何文澜.
宝钢300t钢包包衬材质的选用与改进[J]
.上海金属,1993,15(5):47-51.
8
Alumina—Carbon Refractory Products for Continous Casting[J]
.China's Refractories,2000,9(4):36-37.
9
中国铸协汽车铸件分会年会暨汽车轻量化技术研讨会[J]
.现代铸铁,2012,32(A02):99-99.
10
威廉·季·法加,成杰(译),刘京辉(校).
连铸用浸渍不饱和干油石墨模[J]
.电碳,2006(1):27-29.
电碳
199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