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与高校合作设立研发机构的战略意图分析
摘要
分析了跨国公司在我国研发投资的现状,以及跨国公司与高校合作设立研发机构的类型,从中分析出跨国公司此举的战略意图。
出处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Z期199-199,共1页
二级参考文献8
-
1马军,杨芳,林耕,李明亮.大学涉外联合研发机构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的思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z1):56-58. 被引量:5
-
2[1]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2001年中国教育年鉴[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8.
-
3Joanna Poyago-Theotaky , John Beath, Donald S Siegel.University and Fundamental Research: Reflections On the Growth of University-Industry Partnership[J].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18,(1).
-
4Henry Etzkowitz.The norms of entrepreneurial science: cognitive effects of the new university-industry linkages[J].Research Policy, 1998,27.
-
5.长城所(GEI)专题研究报告五: 跨国公司在京研究与开发投资研究报告[R].,2001..
-
6李正风 曾国屏.中国创新系统研究-技术、制度与知识[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
7张晓华.我国大学与跨国公司R&D机构合作的战略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16-21. 被引量:11
-
8陶裕春,万欣荣.跨国公司R&D投资在中国的发展[J].经济师,2002(11):60-60. 被引量:4
共引文献22
-
1袁建文.大学的知识创新与研发服务[J].理论月刊,2009(11):91-93.
-
2李慧敏,宋国磊,胡成功,张杰军.跨国公司与我国高校联合研发热潮中的冷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31(S1):66-67. 被引量:2
-
3李金登,李正风.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的R&D合作浅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25(9):67-69. 被引量:14
-
4何少峰,李培进.医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7):1417-1419. 被引量:4
-
5王璨.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独资化对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27(6):40-43. 被引量:4
-
6崔新健,宫亮亮,张天桥.跨国公司与中国高校R&D合作中技术溢出的途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11):40-44. 被引量:8
-
7何康民.高校与跨国企业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1):62-63. 被引量:2
-
8许权利,赵玉梅,王喜媛.浅议涉外技术合同管理——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0(4):59-59. 被引量:1
-
9张晓华.大学科技园与跨国公司R&D中心合作的可行性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5):24-28. 被引量:3
-
10庞文,韩笑.高校R&D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0,29(11):30-36. 被引量:13
-
1姚凯陵.论企业的技术创新[J].情报探索,2004(3):58-60.
-
2王双.现代物流人力资源发展策略研究[J].物流技术,2015,34(18):78-79.
-
3孙启航.直销商学院的潜力和现实[J].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09(12):76-77.
-
4梁燕,马良日.论高校合作创新过程中的有效机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4(1):58-62. 被引量:8
-
5与高校合作:志成冠军的成功之道[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12):19-21.
-
6绿地与北大清华达成人才引进协议[J].房地产世界,2005(4):106-106.
-
7就读MBA可申请助学贷款中国银行与六高校合作[J].考试与招生,2009(9):62-62.
-
8江西省高校首个动漫产业研发机构成立[J].瞭望,2007(51):41-41.
-
9周雯,齐鹏,罗娜.校企合作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转型升级[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3):76-77. 被引量:3
-
10赵达薇,姚克中.论我国加快加强产学研联合的战略意义[J].科技与管理,2004,6(2):47-49. 被引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