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庸: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基本精神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基于千百年来历史的锤炼与检验,中庸从最早作为协调部落成员关系办事原则,逐渐上升为宇宙法则、治民之道和修身之德,从而成为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中的基本精神。执两用中与执权用中是中庸的基本方法。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应该传承中庸的参赞化育、至诚、时中等和谐人文精神。
作者
陈天林
机构地区
中央党校科社部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51,共4页
Socialism Studies
关键词
中庸
和谐
人文
文化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663
同被引文献
74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18
1
.《论语》[M].,..
2
《离娄下》
3
《释文》.
4
《礼记正义》引
5
郑注.《礼记·中庸》
6
《河南程氏遗书·第七》
7
.《四书集注·中庸章句》[M].,..
8
.《中庸》[M].,..
9
《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序》
10
.《十三经注疏》[M].,.703页,708页.
共引文献
663
1
陈景云.
试论儒家思想的困厄和复兴[J]
.文教资料,2006(17).
2
赵容俊.
中国古代社会的巫术活动[J]
.中州学刊,2004(4):75-78.
被引量:2
3
彭富春.
说游戏说[J]
.哲学研究,2003(2):39-45.
被引量:28
4
魏义霞.
不同的哲学追求与人生理想——近代与古代价值哲学比较研究[J]
.哲学研究,2003(2):63-68.
被引量:1
5
张赪.
从先秦时期“介词+场所”在句中不合规律分布的用例看汉语的词序原则[J]
.语言研究,2000,20(2):63-69.
被引量:8
6
管锡华.
从《史记》看上古几组同义词的发展演变[J]
.语言研究,2000,20(2):95-110.
被引量:3
7
刘影,陈垣光.
文化交汇,丰彩灿然——喜读《阿Q正传》莱尔英译本[J]
.中国翻译,2002,23(4):81-83.
被引量:22
8
李锐.
儒家诗乐思想初探[J]
.中国哲学史,2002(1):20-26.
被引量:3
9
金惠敏.
孔子思想与世界和平——以主体性和他者性而论[J]
.哲学研究,2002(2):35-42.
被引量:9
10
刘清平.
美德还是腐败?——析《孟子》中有关舜的两个案例[J]
.哲学研究,2002(2):43-47.
被引量:96
同被引文献
74
1
魏健馨.
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路[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1):80-89.
被引量:17
2
唐颖.
伪中庸文化背景下的群体意志及个体价值重塑[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S1):165-167.
被引量:1
3
赵宝煦.
“和为贵”、“中庸之道”与“武士道”精神——关于日本政治文化的思考[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6(4):48-54.
被引量:11
4
李双元,蒋新苗,沈红宇.
法律理念的内涵与功能初探[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26(4):51-56.
被引量:25
5
朱健刚.
中庸思想的历史流变及其现代意义──兼论儒教文化的适应性转换[J]
.求索,1996(1):84-88.
被引量:5
6
张晋藩.
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化的开端[J]
.政法论坛,1996,14(5):77-85.
被引量:20
7
丁原明.
“中和”:理性与价值相统一的“合理理性”[J]
.孔子研究,2004(4):14-22.
被引量:19
8
朱松美.
中国“天人合一”哲学思维的智慧与困境[J]
.东岳论丛,2005,26(1):131-135.
被引量:8
9
沈毅.
人缘取向:中庸之道的人际实践——对中国人社会行为取向模式的再探讨[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5,42(5):130-137.
被引量:29
10
张向葵,丛晓波.
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3):229-233.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9
1
姚进忠.
激进抑或中庸:家庭抗逆力的属性争论与本土延展[J]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2021(1):116-146.
被引量:4
2
林升梁,汪韵珂.
中庸思想下港澳台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J]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2(1):198-207.
被引量:3
3
刘祥超.
试论传统中国法的和谐理念——和谐之价值蜕变[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4(2):3-7.
被引量:1
4
陈晋红.
传统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1(1):11-17.
被引量:2
5
何柏莹,关立新.
中庸思想的现代生命力审视[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6):127-128.
6
谢清果,董婧玮.
中庸:儒家内向传播的独特运思方法[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7(9):103-106.
被引量:2
7
郭轶,李雪晶,黄新英,陈立勇.
中庸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情绪稳定性及社会适应力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9):2273-2275.
被引量:2
8
张学祥.
伊甸园的存在主义之维[J]
.潍坊学院学报,2021,21(5):45-49.
9
黄思成,王优,杨雪岭.
大学生中庸思维与焦虑的关系:认知情绪调节与攻击性的链式中介效应[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29(12):1896-189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林晓康,袁希文,姜晟.
中庸思维对初中生情绪性进食的影响:认知重评和负性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月刊,2024(20):44-46.
2
顾永红,彭嘉乐.
冲突到增益:失能老人家庭中女性照顾者的角色调适[J]
.社会福利,2024(4):11-20.
3
兰婷.
优势视角下智力残疾人家庭抗逆力提升研究——以T市一个智力残疾人家庭为例[J]
.社会福利,2023(9):49-57.
4
秦宗财.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视域下长江文化与大运河文化的关系研究[J]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1):73-85.
被引量:1
5
郭讲用,程顺洋.
互动仪式链下爱国短视频对国家共同体的建构——基于bilibili爱国视频的创作研究[J]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1):25-34.
6
谢清果,李爽.
传播气质论:建构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内在逻辑与路径探讨[J]
.国际传播,2022(6):14-22.
7
杨其勇,张杰.
体面式就业:和谐视阈下大学生就业的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7):25-27.
被引量:4
8
刘惠惠,赵金元.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研究综述[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5(5):342-344.
9
谢清果.
儒家“修身为本”的内向传播意蕴考析[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6(3):22-29.
被引量:6
10
李雪晶,郭轶,高云.
潜意识图像卡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接纳及自我和谐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2019,26(1):94-97.
1
魏长领.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反思[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5):5-8.
2
张俊杰.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与良法善治——以古代中国“慎刑”思想为视角[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4(1):4-6.
被引量:1
3
张永红.
“中庸”思想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启示[J]
.兰州学刊,2007(6):49-51.
被引量:1
4
李秀华.
人事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浅议[J]
.中国商检,1996(9):10-10.
5
葛炳瑶.
推行监务公开[J]
.当代司法,1999(5):21-21.
6
孙笑侠.
法治中国的新格局[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6):23-26.
被引量:1
7
孙载夫.
透明化:反腐败的治本之策[J]
.湖南社会科学,2003(1):162-164.
8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习中心组,祝远娟.
协调阶层关系 做好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18(1):3-5.
9
汪洪亮.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近代诠释--孙中山关于社会主义和大同社会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2):115-120.
被引量:1
10
刘政.
周恩来总理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和尊重的至诚精神(下)[J]
.辽宁人大,2008(9):30-30.
社会主义研究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