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中国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我国宏观上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增长,而微观上大量国有企业仍面临资金紧缺、亏损严重的难题。对此,应通过控制投资需求,扩大消费需求,促进供给结构优化和质量效益提高,做好投资体制改革以及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决策等措施予以治理。
作者
钟承垠
机构地区
郑州轻工业学院人事处
出处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60-63,共4页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微观经济
非均衡发展
分类号
F120.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68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7
1
杨立岩.
政府影响经济增长机制的制度分析[J]
.学习与探索,2001(2):67-71.
被引量:5
2
张皓.
大国模式与中国经济增长[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21(9):10-14.
被引量:9
3
金玉国.
宏观制度变迁对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
.财经科学,2001(2):24-28.
被引量:259
4
卢中原.
宏观调控:需要解决深层次矛盾[J]
.投资北京,2004(9):12-13.
被引量:1
5
张立群.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特征及其近期发展态势[J]
.中国工业经济,2001(8):5-11.
被引量:6
6
[6]李欣欣.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对策[N].光明日报,2001-07-06(3).
7
米建国,李建伟.
当前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与宏观经济政策选择[J]
.财贸经济,2001,22(6):5-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卢中原,胡鞍钢.
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J]
.经济研究,1993,28(12):49-55.
被引量:185
2
诺思 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3
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M].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4
科斯.社会成本问题[A]..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C].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3-52.
5
TOMLINSON B R. Productivity and Power[ A]. HARRISS J.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Third World Development [ C ].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6
The Role of the State[ A ].HARRISS J.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Third World Development [ C ] .New York:Routledge, 1995.
7
KHAN M. State Failure in Weak States [ A]. HARRISS J.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Third World Development [ C ].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8
李翀.
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度量与比较[J]
.经济研究,1998(1):26-29.
被引量:179
9
刘小玄,郑京海.
国有企业效率的决定因素:1985~1994[J]
.经济研究,1998(1):37-46.
被引量:107
10
沈坤荣.
中国外资引入与进出口贸易的政策效应——经济计量检验与分析[J]
.统计研究,1998,15(5):34-36.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268
1
曹培慎,袁海.
城市化动力机制——一个包含制度因素的分析框架及其应用[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1):75-78.
被引量:6
2
严忠,李伟军,陆磊.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协整分析[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46-48.
被引量:19
3
程金亮.
从制度变革看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J]
.法制与社会,2006(18):101-102.
4
汤长安.
发展中大国的制度变迁:特征和机理[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12,19(6):13-18.
5
薛宏雨.
制度创新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测算[J]
.财经问题研究,2004(9):3-8.
被引量:14
6
姜忠辉,边伟军.
制度变迁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4(9):95-97.
被引量:2
7
胡文国,吴栋.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9(4):68-76.
被引量:43
8
傅晓霞,吴利学.
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3(1):7-14.
被引量:8
9
李志强,郑循刚.
四川省经济增长分析及对策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4,23(6):58-59.
被引量:3
10
祝志勇,吴垠.
内生型制度因子的财政风险分析框架——模型及实证分析[J]
.财经研究,2005,31(2):5-13.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6
1
田海芳.
非均衡经济的完善: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J]
.长治学院学报,2007,24(3):17-20.
被引量:1
2
赵振华.
运用非均衡政策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7):46-46.
被引量:1
3
吴庆军.
探究中国宏观与微观经济的"悖论"[J]
.新疆金融,2004(10):14-15.
被引量:2
4
吴振球.
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与微观经济规制政策的关系[J]
.兰州学刊,2007(9):64-66.
被引量:4
5
赵云君.
我国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微观企业绿色竞争力水平关系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6):66-71.
被引量:1
6
李辉山.
均衡与非均衡的战略演进——试论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J]
.开发研究,2004(2):20-2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魏玲玲.
社会发展中经济非均衡发展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探讨[J]
.财会研究,2008(18):70-72.
2
王威.
我国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协调发展分析[J]
.知识经济,2018(2):21-2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刘家宝.
我国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协调发展措施探讨[J]
.现代经济信息,2018,0(7):14-14.
被引量:1
2
牟娟,齐英.
政府协调合作与宏观经济振兴的内在关系分析[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9,0(4):13-22.
被引量:8
1
余绍标.
知识经济与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
.南方经济,2000,29(4):71-74.
被引量:1
2
王柱强.
抓住产业结构调整机遇 以技术进步促进环境产业发展[J]
.中国经贸导刊,2010(14):82-82.
3
李昊.
试析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9(1):69-71.
4
何广顺,许启望,曾澜,殷克东,肖红叶,王晓惠,刘秀芳,徐丛春,周洪军,李长如,郭越,董伟,徐文斌,杨娜,刘彬.
我国的海洋经济[J]
.中国统计,2007,22(9):15-16.
被引量:1
5
谢琦.
供给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意义[J]
.商场现代化,2008(25):298-299.
被引量:1
6
米玲.
信用缺失的根源及治理措施[J]
.社会科学论坛,2002(12):86-87.
7
张莉敏,白志礼.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研究——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为例[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1):96-101.
被引量:10
8
唐细语.
基于推动消费需求新发展的供给结构优化途径探索[J]
.环球市场,2016,0(14):7-7.
9
陈光,赵强.
面对知识经济[J]
.工商行政管理,1998,0(15):41-40.
10
苗海燕.
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及其改进策略[J]
.经济视野,2013(8).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