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百蕊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百蕊草,别名百乳草、小草、地石榴、细须草、一棵松、草檀(广西),积药草(山东),珍珠草(东北)等,为檀香科(San—talaceae)植物百蕊草(Thesiumchinense Turcz.)或其变种长梗百蕊草(Thesiumchinense Turcz.Var longipedunculatum)的干燥全草,始载于《图经本草》。百蕊草为多年生寄生草本,根上有寄生根,常附着在其他活体植物根上而生长。百蕊草味辛,微苦,性寒,归肺,脾,肾经。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补肾涩精之功效。多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咽炎,肺脓肿,淋巴结结核等疾病,且无毒副作用。本文对百蕊草的资源学、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制剂以及质量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综述。
出处 《中国药师》 CAS 2006年第11期1059-1060,共2页 China Pharmacis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8

二级参考文献29

共引文献120

同被引文献150

引证文献19

二级引证文献9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