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解读刘师培——基于人格心理学的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刘师培于学敏捷谭思,颇有成就;日常行事则颟顸,遭人贬斥。这种表面上的矛盾实际上是与刘师培的人格特征相适应的。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看,刘师培的学术成就受益于其智力结构;自我认同感不同一导致他短短一生的多变、剧变;道德意识发展不充分使他叛变了曾狂热支持的革命事业;痴迷国学的信念则可解释其一生中的坚守和不变。
作者
周振新
余桂红
机构地区
中国地质大学
出处
《理论月刊》
2006年第11期73-76,共4页
Theory Monthly
关键词
刘师培
人格
智力结构
自我认同感
道德意识
信念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5
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4
1
张海鹏,崔志海,罗敏,荣维木,王也扬,刘蜀永,郑起东,闵杰,左玉河,虞和平,徐辉琪,曾业英.
2000年中国近代史研究学术动态概述[J]
.近代史研究,2002(1):200-244.
被引量:3
2
蔡元培.刘君申叔事略[A].刘申叔遗书[Z].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宁武南氏校印本),1997.18.
3
刘富曾.亡侄师培墓志铭[A].刘申叔遗书[Z].16.
4
万易.刘师培[Z].仪征文史资料,第1辑.35.
5
钱玄同.序[A]..刘申叔遗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6
尹炎武.刘师培外传[A].刘申叔遗书[Z].17.
7
梅鹤孙.刘师培的家学渊源及生平杂记[Z].扬州文史资料,第7辑.99,102,97.
8
刘师培.左庵诗录·孤鸿[A].刘申叔遗书[Z].1907.
9
汤志钧.陶成章集[Z].中华书局,1986.363,364.
10
刘师培.与端方书[A].李妙根编、朱维铮校.刘师培辛亥前文选[Z].北京三联书店,1998.97、96.
二级参考文献
65
1
《历史研究》[J]
.历史研究,2000(1).
被引量:5
2
季云飞.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防务善后”述论[J]
.军事历史研究,2000,14(2):87-94.
被引量:1
3
秦和平.
试论民间戏曲对清季四川教案之影响[J]
.清史研究,2000(3):71-76.
被引量:4
4
周育民.
己亥建储与义和团运动[J]
.清史研究,2000(4):8-17.
被引量:3
5
喻大华.
东直督抚与义和团运动的兴起[J]
.清史研究,2000(4):18-24.
被引量:3
6
面向21世纪的清史研究──部分清史专家笔谈[J]
.清史研究,2000(1):1-6.
被引量:3
7
杨奎松.
蒋介石抗日态度之研究——以抗战前期中日秘密交涉为例[J]
.抗日战争研究,2000(4):54-95.
被引量:24
8
刘燕军.
对一组南京大屠杀史料的考订[J]
.抗日战争研究,2000(4):112-120.
被引量:2
9
王先明,常书红.
晚清保甲制的历史演变与乡村权力结构——国家与社会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关系变化[J]
.史学月刊,2000(5):130-138.
被引量:51
10
陈清泉.
八七会议的是非功过──陆定一谈中共党史(之二)[J]
.中共党史研究,2000(3):81-85.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5
1
左玉河.
晚清“古学复兴”:中国旧学纳入近代新知体系之尝试[J]
.史学月刊,2004(9):62-71.
被引量:8
2
经盛鸿.
辛亥革命中一位风云文人的浮沉——刘师培三次思想剧变述论[J]
.民国档案,2001(4):57-65.
3
罗梅君,宋少鹏.
中国史学和(西)德/西方史学:一种对话?——始于1980年代中国社会史转向[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3):86-92.
被引量:4
4
潘先林.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民族史研究述要[J]
.学术探索,2007(4):95-103.
被引量:6
5
李帆.
刘师培与北京大学[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6):108-118.
被引量:10
1
郝卫红,温月芬.
论我国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体制障碍[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3(2):85-87.
被引量:4
2
秦宏大.
自我发展的人格心理学理论综述[J]
.文化学刊,2007(6):38-41.
被引量:1
3
令人无法亲近的6种心理[J]
.现代交际(社交商圈),2005(9):35-35.
4
彭凯平.
社会心理学:研究与测试[J]
.中国新闻周刊,2002,0(27):68-69.
5
任婧,宋香云.
我国基金会的人事管理制度探索[J]
.人力资源管理,2012(10):161-161.
6
李建明,赵绪伟,HarryT.Reis,CharlesM.Tudd.
社会和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手册:书评[J]
.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2004,5(4):319-320.
7
何振锋.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J]
.社团管理研究,2011(3):8-10.
被引量:4
8
马兆掌.
生产力标准与经济不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95-102.
9
项葵,江勇.
论个体社会化实现的一般行为规律[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104-108.
被引量:2
10
赵晓雷,姚雪莲.
治理理论视角下的社区治理:困境与路径选择[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11(5):12-16.
被引量:3
理论月刊
2006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