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上海汽车》
2006年第11期37-38,共2页
Shanghai Auto
二级参考文献16
-
1沈甦,韩秀苓.有源噪声控制技术分析[J].电声技术,1994,18(7):7-13. 被引量:10
-
2韩秀苓.振动和结构声的有源控制技术[J].电声技术,1996,20(1):2-6. 被引量:2
-
3夏毅敏,何清华,龚艳玲.可控制流体──流体传动介质的突破[J].机械工程材料,1996,20(5):36-38. 被引量:1
-
4李克强,黄尚廉.智能结构系统的噪声主动控制方法[J].压电与声光,1997,19(1):42-46. 被引量:8
-
5赵扬,虞和济.评述主动噪声控制技术[J].噪声与振动控制,1997,17(4):6-9. 被引量:17
-
6李舜酩,仪垂杰,赵玉成,许庆余.车辆内腔噪声分析及控制研究的发展[J].农业机械学报,1998,29(2):165-170. 被引量:9
-
7蒋青,李建忱,赵明.汽车工业中的先进材料[J].汽车工艺与材料,1999(1):25-27. 被引量:7
-
8战嘉恺,章奎生,吕玉恒,张翔.我国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研究新特点——记第八届全国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学术会议交流[J].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9,19(4):13-15. 被引量:1
-
9李山青,刘正兴,杨耀文.压电材料在智能结构形状和振动控制中的应用[J].力学进展,1999,29(1):66-76. 被引量:29
-
10刘恩泽,严济宽,陈端石.噪声主动控制系统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J].噪声与振动控制,1999,19(3):2-6.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61
-
1李昊,陈剑,赵旭东,程立望.商务车车身底板动态特性的实验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11):1460-1463. 被引量:3
-
2黄璞,蒋伟康,辛兢泽,唐乃君.中型客车车内加速噪声特性的实验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04,17(z2):1116-1118. 被引量:2
-
3胡佳杰,左曙光,何吕昌,张孟浩.燃料电池汽车空辅系统噪声有源控制技术[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3,33(1):83-89. 被引量:2
-
4王登峰,刘学广,刘宗巍,梁杰.基于发动机转速的车内有源消声控制策略和自适应算法[J].公路交通科技,2004,21(10):126-129. 被引量:11
-
5李素华.车内减振降噪技术的研究[J].汽车科技,2005(1):15-18. 被引量:13
-
6李素华.减振降噪阻尼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5(7):30-32. 被引量:23
-
7王锋,朱静.驾驶室声场的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5,25(4):30-34. 被引量:11
-
8曾代忠,钟伟,汪衡虎,藤瑞品.猎豹汽车的降噪技术[J].企业技术开发,2005,24(11):77-78. 被引量:2
-
9左言言,朱静.模型驾驶室室内声场的研究[J].轻型汽车技术,2006(3):11-15.
-
10王登峰,刘学广,刘宗巍,梁杰.车内自适应有源消声系统次级声源布放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06,19(3):122-126.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27
-
1温激鸿,刘耀宗,郁殿龙,王刚,赵宏刚.基于散射单元的声子晶体振动带隙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04,33(3):358-362. 被引量:15
-
2温激鸿,郁殿龙,王刚,赵宏刚,刘耀宗.周期结构细直梁弯曲振动中的振动带隙[J].机械工程学报,2005,41(4):1-6. 被引量:26
-
3朱敏,方云团,沈廷根.一维声子晶体缺陷态的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05,34(3):536-541. 被引量:15
-
4范蓉平,孟光,孙旭,杨军,贺才春.基于心理声学响度分析的高速列车车内噪声评价[J].振动与冲击,2005,24(5):46-48. 被引量:30
-
5郁殿龙,刘耀宗,王刚,温激鸿,邱静.一维杆状结构声子晶体扭转振动带隙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6,25(1):104-106. 被引量:37
-
6李晓春,易秀英,肖清武,梁宏宇.三组元声子晶体中的缺陷态[J].物理学报,2006,55(5):2300-2305. 被引量:16
-
7陈有松,左曙光,阎礁.燃料电池轿车的室内噪声分析与预测[J].汽车工程,2006,28(9):861-864. 被引量:7
-
8丁渭平.车内低频噪声与悬架特性参数的定量关系[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6,26(5):70-73. 被引量:8
-
9宁国宝.电动车轮边驱动系统的发展[J].上海汽车,2006(11):2-6. 被引量:20
-
10曹永军,董纯红,周培勤.一维准周期结构声子晶体透射性质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6,55(12):6470-6475. 被引量:71
二级引证文献14
-
1左曙光,孟姝,魏欢,何吕昌,马琮淦.声子晶体特性研究及在车身板件中减振降噪的应用[J].材料导报,2012,26(18):123-126. 被引量:2
-
2马琮淦,左曙光,何吕昌,孟姝,孙庆.电动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电磁转矩的解析计算[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2,32(5):756-761. 被引量:13
-
3马琮淦,左曙光,何吕昌,孟姝,孙庆.电动车用永磁同步电机6k阶电磁转矩的解析计算[J].高技术通讯,2012,22(11):1201-1206.
-
4马琮淦,左曙光,何吕昌,孙庆,孟姝.分布式驱动用永磁同步电机电磁转矩的解析计算[J].振动与冲击,2013,32(6):38-42. 被引量:4
-
5马琮淦,左曙光,谭钦文,高丽华,孙庆,孟姝.电动车用永磁同步电机非线性扭转振动模型[J].振动与冲击,2013,32(12):131-134. 被引量:10
-
6马琮淦,左曙光,杨德良,何吕昌,孟姝,孙庆.电动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转矩阶次特征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3,32(13):81-87. 被引量:20
-
7左曙光,谭钦文,孙庆,文岐华,马琮淦.声子晶体梁在燃料电池车副车架减振中的应用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3,32(18):26-30. 被引量:8
-
8岳明玥,周一丹,马改.深度混合动力汽车NVH问题的研究进展[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5(2):268-271. 被引量:18
-
9左曙光,高丽华,孟姝,马琮淦,谭钦文.考虑转子磁场谐波的永磁同步电机双闭环非线性建模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6(9):3217-3223. 被引量:1
-
10张博强,吴心平,陈慧勇,魏凤春,朱丽峰,李振涛,李良.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在轮边驱动客车上的应用研究初探[J].材料导报,2019,33(A01):141-144. 被引量:3
-
1李红勋,贾楠,张月滨.新技术在降低车内噪声中的应用[J].汽车运用,2013(6):29-30.
-
2崔爱军.关于汽车发动机噪声控制技术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4):5-5. 被引量:2
-
3方扬扬,刘晔.浅析车内噪声控制技术[J].中国机械,2015,0(19):42-43.
-
4张丽红,涂琪,张华,张静,许婉芬.公路、铁路、隧道降噪材料的研究进展[J].现代技术陶瓷,2015,36(6):53-56. 被引量:1
-
5高利平.拖船舱室噪声测试及其噪声控制技术浅析[J].江苏船舶,2004,21(4):15-16. 被引量:4
-
6叶鹏君.如何降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噪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3):93-94. 被引量:1
-
7张大华.列车节能技术与噪声控制技术在中国地铁的应用[J].世界轨道交通,2004(10):62-63.
-
8何彦红,唐博.3M降噪材料及其在汽车中的应用[J].汽车制造业,2010(14):45-46.
-
9鲁春艳.车外噪声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轻型汽车技术,2006(9):7-10. 被引量:2
-
10缪菊平,张堃,魏占芳.浅谈汽车的噪声控制[J].汽车实用技术,2010(1):15-1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