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3,共13页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参考文献30
-
1张兴国.“价值理性”:在哲学应用的视域内[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7(1):19-21. 被引量:1
-
2冯平.走出价值判断的悖谬[J].哲学研究,1995(10):41-48. 被引量:16
-
3易军.对民事法律行为成立“事实判断说”的质疑[J].法学,2004(9):63-73. 被引量:19
-
4程仲棠.“从‘是’推不出‘应该’吗?”[J].学术研究,2000,(10).
-
5沈宗灵.比较法研究,1998,:6-33,32.
-
6[美]约翰·亨利·梅利曼 顾培东 禄正平译.《大陆法系》[M].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87页.第44页.
-
7[日]大水雅夫.《比较法》,范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12—113,113-116页.
-
8[德]K·茨威格特 H·克茨 潘汉典等译.《比较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中译本序.
-
9[德]黑格尔 贺麟译.《小逻辑》[M].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
10[德]拉德布鲁赫 米健 朱林译.《法学导论》[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0页.
二级参考文献33
-
1赖金良.价值陈述:评价与规范[J].社会科学研究,1995(1):64-69. 被引量:3
-
2赖金良.价值·评价·规范[J].哲学研究,1994(2):40-46. 被引量:4
-
3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与超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159.
-
4彭万林.《民法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
5[法]勒内·罗迪埃 徐百康译.《比较法导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
6[德]耶林.《罗马法律史》(R.Ihering,Geschichte des roemischen Rechts),第一卷,第8版,导言第41小节[M].,..
-
7[英]理查德·麦尔文·黑尔著 万俊人译.《道德语言》序言[M].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
8程仲棠.《从“是”椎不出“应该”吗》[J].《学术研究》,2000,(10).
-
9何怀宏.《什么是伦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
-
10[英]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5页.
共引文献1057
-
1钱文荣,郭小琳,王大哲.乡村有效治理的微观实现机制研究——基于乡村危房改造项目的案例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51(1):22-35. 被引量:7
-
2周光权.法典化时代的刑法典修订[J].中国法学,2021(5):39-66. 被引量:73
-
3曾庆鹏.正当防卫正当化根据的反思与再解读——结合权利理论与社会学理论[J].刑事法评论,2023(1):1-15.
-
4胡伟,王嫣语.同情心与实业发展——以近代水利专家胡步川的个人实践为例[J].中国研究,2022(1):253-272.
-
5谢一峰.常态、变态与回归——两宋常规祭祀体系中道教因素的变迁[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20(1). 被引量:2
-
6陈钰玲.信任建构和权力生产:青年“互勉约拍”中的礼物关系[J].当代青年研究,2023(6):112-124. 被引量:1
-
7薛寒,苏德.1947年以来内蒙古民族教育政策的演进——基于Nvivo软件对政策文本的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0(1):32-41. 被引量:2
-
8胡铭,徐翼.新时代“枫桥经验”与立足法治预防化解矛盾纠纷[J].河北法学,2024,42(7):2-17. 被引量:5
-
9叶小琴.比较刑法研究意见在司法中的运用[J].刑法论丛,2020,6(2):397-428.
-
10李昶.论《民法典》中的“依法”[J].法学家,2023(3):75-87.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118
-
1蒋舸.论著作权法的“宽进宽出”结构[J].中外法学,2021(2):327-345. 被引量:65
-
2於兴中.人与科技:从智能间的平衡到人性的平衡[J].中国法律评论,2021(2):55-64. 被引量:10
-
3严存生.公平、改革、法律[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0,12(2):9-14. 被引量:3
-
4庄友刚.网络时代与风险社会[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4):435-440. 被引量:18
-
5郑成思,朱谢群.信息与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5):1-8. 被引量:2
-
6陈谊,汪天亮.试论知识产权法的价值定位——创新[J].行政与法,2004(9):118-120. 被引量:17
-
7刘星.重新理解法律移植——从“历史”到“当下”[J].中国社会科学,2004(5):24-36. 被引量:84
-
8杨雪冬.风险社会理论述评[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1):87-90. 被引量:196
-
9薛晓源,刘国良.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7(1):44-55. 被引量:461
-
10斯科特·拉什,王武龙.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54(4):52-63. 被引量:323
二级引证文献221
-
1刘晓.知识产权的特征重解:以创新性为核心特征[J].知识产权,2023(12):37-63. 被引量:7
-
2周志鹏,文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区域经济增长——对城市创新能力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检验[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9(4):66-82. 被引量:2
-
3涂永红,刁璐.以金融创新推动知识产权融资[J].投资研究,2021,40(5):148-158. 被引量:12
-
4高小丽.基于推动突破性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0(1):19-22.
-
5刘鑫,毛昊.知识产权国家安全治理:制度逻辑与体系建构[J].科学学研究,2022,40(12):2246-2257. 被引量:18
-
6刘琦.风险社会的挑战与经济法应对——整体主义视角的解析[J].经济法论坛,2020(2):39-50. 被引量:7
-
7阳建勋.论新媒体时代埋伏式营销的法律规制变革——营业自由与竞争公平之平衡[J].经济法论丛,2024(1):216-235.
-
8杨利华.公共领域视野下著作权法价值构造研究[J].法学评论,2021,39(4):117-129. 被引量:28
-
9何松威.论领域法的私法研究范式——以《个人信息保护法》研究为例[J].当代法学,2022,36(4):92-104. 被引量:10
-
10王军生,贠欣屹,薛勇.企业金融化、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创新[J].管理现代化,2022,42(6):38-48. 被引量:9
-
1黄大勤,王化品.刑事犯罪中的“易位”现象及其预防[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5(6):9-11.
-
2胡俊轩.对法本质认识的科学主义倾向之批判[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3,25(5):93-98.
-
3王俊生.科学人文主义与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一项研究议程[J].南京社会科学,2007(1):53-59.
-
4王俊生.在科学与人文之间:科学人文主义范式与中国国际关系学[J].人文杂志,2007(1):170-176. 被引量:3
-
5陈晖.刑法学科学主义倾向之反思[J].刑事法评论,2006(2):166-181.
-
6岳柏冰.个体理性还是关系理性?——社会自主性生成的价值选择及其实现[J].理论建设,2016,32(5):57-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