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广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测定方法探讨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目前实行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是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在1986年对全国6.7万户农村居民收支调查资料进行计算后得出的。当时是以绝对贫困概念作为计算的基础,强调的是绝对贫困。实际上也是根据“马丁法”的食物贫困线和非食物贫困线两者之和作为贫困标准,即最低生活保障线的。
作者
马斌
陈静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广东经济》
2006年第11期51-54,共4页
Guangdong Economy
关键词
最低生活保障线
测定方法
农村
绝对贫困
广东
国家统计局
调查资料
居民收支
分类号
F323.8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22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4
1
孟昭元.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建立与实施[J]
.桂海论丛,2005,21(3):61-63.
被引量:3
2
高伟娜.
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研究[J]
.西北人口,2005,26(1):15-18.
被引量:22
3
卜妙金.
广东农村贫困标准的探讨[J]
.南方农村,2002,18(4):42-45.
被引量:12
4
童星,林闽钢.
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线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1994(3):86-98.
被引量:194
二级参考文献
7
1
童星,林闽钢.
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线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1994(3):86-98.
被引量:194
2
欧共体委员会:向贫困开战的共同体特别行动计划的中期报告,转引自阿特金森(Atkinson),法定贫困线的制定和经济政策(The Institution of an 0fficial Poverty Line and Economic Policy)福利国家计划论丛(Welfare State Program Paper Series),1993年版,第98卷.
3
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4
董棣.
贫困标准理论运用与当前扶贫新问题探索[J]
.农业经济问题,1999,20(6):32-36.
被引量:7
5
方卫东,糜仲春,程永宏.
社会保障制度中贫困线和贫困率的测算[J]
.上海经济研究,2001,13(2):63-66.
被引量:20
6
汪泓,张伯生.
上海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研究[J]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7(6):108-113.
被引量:8
7
卜妙金.
广东农村贫困标准的探讨[J]
.南方农村,2002,18(4):42-45.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222
1
吴本健,邓蕾,袁伟伦,毕洁颖.
数字技术可得性对农村贫困地区主观相对贫困的影响[J]
.农村金融研究,2021(6):59-68.
被引量:3
2
邵振东.
荆州市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
.人口与经济,2002(S1):138-139.
3
李华明,龚钰涵,李鸿文.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测算[J]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2):9-12.
4
李玉华.
农村中的贫困问题与扶贫[J]
.社会福利(实务版),1995(3):27-29.
5
王来华.
基于城市失业问题的“新贫困”现象研究及其概念变化[J]
.理论与现代化,2004(5):59-63.
被引量:7
6
杨冬民,孙小娜.
贫困理论中若干问题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4):33-36.
被引量:3
7
杨冬民,韦苇.
贫困理论中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及对西部反贫困实践的启示[J]
.经济问题探索,2005(1):4-7.
被引量:14
8
吴建,宋瑶,张鹤.
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研究进展[J]
.河南医学研究,2004,13(4):357-365.
被引量:12
9
高伟娜.
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研究[J]
.西北人口,2005,26(1):15-18.
被引量:22
10
梁鸿.
富裕农村社区的贫困问题研究[J]
.南方人口,2001,16(1):42-46.
同被引文献
12
1
李正兴.
中部地区构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探讨[J]
.中国市场,2006(48):28-29.
被引量:4
2
关信平.
论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目标、原则及模式选择[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6):29-35.
被引量:48
3
张时飞,唐钧.
辽宁、河北两省农村低保制度研究报告[J]
.东岳论丛,2007,28(1):67-79.
被引量:42
4
李华明 龚钰涵 李鸿文.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测算.Journal of Yunnan Finance & Economics University,2008,(3):86-89.
5
洪大用.城市低保标准测量方法研究[EB/OL].http://www.dibao.org/content.aspx?lid=1322&type=z10201.20089-3-31/2009-8-6.
6
封铁英,贾继开.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测定的模型构建及应用[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2):48-53.
被引量:9
7
阳秋林,唐建华湖南省财政厅财政与会计研究所,刘豪,胡海波,雷振华,郑槐淼,陈东升.
刍论湖南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确定[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40-42.
被引量:2
8
梁柠欣,陈云嫦.
贫困标准测算的理论与决策实践:以广州市为例[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9(2):45-51.
被引量:1
9
李淑华,刘红旭.
甘肃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的人数和资金测算[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8,24(1):59-64.
被引量:2
10
徐清照.
关于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索[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8(4):136-13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冯娟.
山西省永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调查[J]
.人口与发展,2008,14(4):95-99.
被引量:1
2
曲顺兰,陈欣,罗微.
基于生活需求法和恩格尔系数法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测算——以山东省为例[J]
.山东经济,2010,26(3):118-123.
被引量:3
3
奚芳,马长海.
河北省农村低保线确定的探索[J]
.湖北农业科学,2010,49(9):2317-2320.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李文清.
农村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可获得性障碍分析[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10):46-50.
被引量:2
2
林源昌.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分析——以福建省为例[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2):16-17.
被引量:1
3
郝秀琴.
河南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救助强度:时空差异与政策调整[J]
.财政研究,2013,29(10):74-77.
被引量:1
4
徐强.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绩效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社会保障研究(北京),2013(1):178-186.
1
张新民,唐平.
改革20年农村居民收支变化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1998(11):27-33.
被引量:12
2
林秀清.
城镇化水平与农村居民消费的经济学思考[J]
.科技和产业,2010,10(11):83-87.
被引量:2
3
潘慧玲.
阿拉善盟城乡居民收入变化趋势与实现倍增目标的探析[J]
.财经界,2016(18):18-19.
4
北京人均收支排全国第三[J]
.城市问题,2006(5):102-102.
5
林秀清.
城镇化水平与农村居民消费关系研究[J]
.商业时代,2011(3):10-12.
被引量:13
6
曹子玮.
全国35个大中城市居民收支继续增长地区差异明显[J]
.经济研究参考,1996(A4):27-30.
7
张华.
中国居民收支和经济间关系的实证分析[J]
.河南社会科学,2002,10(5):74-76.
8
我国城镇居民收支持续增长[J]
.辽宁经济统计,2005(6):42-42.
9
杨立雄.
物价波动、收入增长和地区差距对中国贫困线的影响[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29(11):12-18.
被引量:12
10
徐松振.
2010年漯河市居民收支及消费情况的调研报告[J]
.经济师,2011(7):294-295.
广东经济
2006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