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农村建设政策系统分析
出处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8,共3页
参考文献4
-
1顾六宝,朱长存.中国农村政策的决策模型分析[J].河北学刊,2004,24(2):187-192. 被引量:5
-
2张松山.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支农网,2006-7-27
-
3李炳坤.新农村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农民日报,2005-11-2
-
4邱新有,肖荣春,熊芳芳.国家农村政策传播过程中信息缺失现象的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5,25(10):203-208. 被引量:31
二级参考文献20
-
1郎劲松,侯月娟.现代政治传播与新闻发布制度[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3):34-37. 被引量:25
-
2欧颖峰.信息环境的畸变:农村“私彩”舆情的传播学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3(4):101-104. 被引量:1
-
3刘仁圣,叶伏华.江西农村三地传播状况的调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10):28-30. 被引量:12
-
4张曙光.国家能力与制度变革和社会转型—兼评《中国国家能力报告》[J].中国书评,1995,(2).
-
5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
6戴元光 陆琼琼.弱势群体在中国电视中的"弱势"[J].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3,(3).
-
7赵启正.建立健全政府新闻发布制度[EB/OL].新华网 [EB/OL],2003-11-5.
-
8.《国家政策与乡村社会稳定关系研究》[Z].,..
-
9.江西定南"人民日报事件"后果前因 [N].南方周末,2003-9-18.
-
10樊葵.传媒歧视:论当代信息传播中的不平等 [EB/OL].传播学论坛,2003-12-6.
共引文献35
-
1张淑华.政策网络视角下我国农村政策传播的效能问题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1):47-52. 被引量:17
-
2王立国,刘海燕,刘蕊.农业税改革的利益集团分析[J].长白学刊,2007(3):103-106.
-
3蒋雯,赵镝.利益集团视角下的三农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5(4):32-36. 被引量:6
-
4唐玉环.论构建促进农民政治认同的信息传播机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5(6):11-15. 被引量:17
-
5章绍甫,邱新有.农村社会情绪难以进入政策议程的原因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2):41-44. 被引量:6
-
6王立国,刘海燕,刘蕊.农业税改革成因分析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768-2771. 被引量:1
-
7刘占庆,陈东升.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哈尔滨市农业生产力探究[J].北方经贸,2007(6):14-15.
-
8舒桂珍.农村信息化服务的创新与保障机制[J].求索,2007(11):73-74. 被引量:8
-
9段英梅.信息传播与民族语言文字发展:以土族地区为例[J].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2):125-128.
-
10王平.当前农村政策报道中存在的问题解析[J].东南传播,2009(11):43-45. 被引量:1
-
1张昆玲,宋杉岐.关于新农村建设政策制定的一些思考[J].特区经济,2010(1):179-181. 被引量:4
-
2地方政策供给意愿的形成与变更[J].公安研究,2009(5):91-91.
-
3李艳超.新农村建设与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的关系[J].科学与财富,2015,7(32):279-279.
-
4郭占恒.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面临的两难问题[J].现代经济探讨,2006(9):38-41. 被引量:5
-
5陈锡文解读新农村建设政策[J].中华建设,2006(3):18-18. 被引量:1
-
6黄芳.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5):89-90.
-
7杨舟.调整完善财政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7(6):16-20.
-
8谢勇,李新然.新农村建设中失地农民问题的探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23-26. 被引量:1
-
9季晓南.经济转型须发挥能源行业先导作用[J].能源评论,2013(1):68-71.
-
10老总论语[J].时代汽车,2008(2):35-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