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全程肥促化控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肥促化控”的方法。全程“肥促化控”较好地解决了“培育父母本多蘖壮秧,建造父母本丰产苗架,调节田间水、肥、气、热的矛盾,调整父母本花期、花时,塑造父母本理想异交株型,抑制穗萌、减少穗芽等技术问题。
作者
陶用力
刘大锷
文正华
胡生东
姚志均
李林辉
机构地区
湖南省桃源县种子公司
出处
《作物研究》
1996年第3期11-13,共3页
Crop Research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制种
超高产
栽培
肥促化控技术
分类号
S511.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陶田力.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制种优质高产栽培的几项关键技术[J]
.种子,1995,14(1):59-60.
被引量:2
2
许德信.
“穗萌抑制剂”在杂交稻制种上的应用结果[J]
.种子,1992,11(4):16-18.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陆作楣.
我国杂交稻制种的基本成就与当前的问题和建议[J]
.杂交水稻,1989(S1):1-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5
1
刘大锷,文正华.
深泥冷浸田制种高产的关键措施[J]
.杂交水稻,1996,11(2):43-44.
2
罗潇,莫德仪,田妍,肖层林.
杂交水稻穗发芽与穗萌动种子特征特性研究综述[J]
.作物研究,2007,21(B12):574-577.
被引量:8
3
付爱斌,蔡冬元,刘烨,张景瑞,陈詹.
杂交水稻种子特征特性与播种品质关系的研究概述[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1):50-55.
被引量:3
4
廖宇静.
抑制剂对灌浆期淀粉酶幼胚及穗发芽影响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3):271-274.
被引量:4
5
周新国.
杂交水稻制种喷施穗萌抑制剂的效果初探[J]
.杂交水稻,2003,18(4):37-38.
被引量:7
1
雷东阳,陈立云.
我国杂交水稻制种的回顾与展望[J]
.作物研究,2006,20(5):367-370.
被引量:11
2
许世觉,潘旺林,许堃.
超高产制种技术研究与应用[J]
.杂交水稻,1991,0(S1):1-54.
被引量:51
3
刘文炳.
浅谈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化控技术与提高四川制种单产[J]
.四川农业科技,1995(6):9-10.
4
许传万.
杂交籼稻超高产制种经验介绍[J]
.农林科学实验,1990(2):6-7.
5
夏俊科.
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技术探讨[J]
.种子,2000,19(4):72-74.
被引量:1
6
陶用力,胡生东,姚志均,文正华.
杂交水稻高产制种本田肥促技术[J]
.种子世界,1996(5):30-31.
7
何耘.
杂交稻超高产制种新技术[J]
.种子科技,1993(6):36-36.
8
印水型不育系开创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新时代[J]
.农业科技通讯,2006(4):59-59.
9
印水型不育系开创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新时代[J]
.福建农业科技,2006(1):15-15.
10
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新时代——印水型不育系[J]
.农业新技术,2006(2):51-51.
作物研究
199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