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药事》
CAS
2006年第12期767-769,共3页
Chinese Pharmaceutical Affairs
参考文献4
-
1陈修,陈维洲,曾贵云主编.心血管药理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视社,1997:302
-
2金良彪.北京地区抗高血压药物市场概述[J].中国医药荟萃,1995,6(1):7-7.
-
3张维忠.高血压药物治疗新视点[J].中国处方药,2004(1):32-34. 被引量:2
-
4王海莲,王育琴.我院门诊高血压病用药分析[J].中国药房,1998,9(5):222-223.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1
-
1陈修等.心血管药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共引文献10
-
1王育琴,王辉,张政,詹思延,王梅,王振纲.中国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现状──兼我们对当前国际上一些争议的看法[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4):1073-1078. 被引量:7
-
2王霞.1868名干部健康体检情况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5,8(1):38-39. 被引量:14
-
3唐小英.628名社区居民健康体检情况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6):163-164. 被引量:6
-
4温静.两种降压药单用与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2):3362-3363. 被引量:1
-
5李安华.我院1998年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儿科药学,1999,5(2):43-44.
-
6兰芳,许锦,唐辉.高血压合理用药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7):44-44. 被引量:4
-
7倪晓燕.降压药物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4,6(6):46-47. 被引量:3
-
8肖亮璇,梁智江,黎刚.1998~1999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广东药学,2001,11(2):46-47. 被引量:4
-
9王梅.中国人群高血压病流行的社会经济学特征研究——中国人群高血压病防治的经济学系列研究报告之一[J].中国医药导刊,2001,3(5):375-379. 被引量:8
-
10王育琴,王辉,王振纲.我国抗高血压药物应用评价——兼议当前对ALLHAT争议的初步认识[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3,3(4):202-20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45
-
1李友梅.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误区及合理用药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3):177-178. 被引量:9
-
2曹建平,林东杰,周伟民,谭筱妹.福州市某社区高血压的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1):978-980. 被引量:5
-
3邹方,蔡新华.门诊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误区与管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5,3(1):57-58. 被引量:1
-
4李振江.浅谈降压药物不良反应及其防治[J].中国药事,1994,8(1):49-50. 被引量:2
-
5王伟,杨永新.我院2003年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老年患者就诊处方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05,20(3):133-134. 被引量:2
-
6华平,武艳琳.伴合并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合理用药[J].新医学,2005,36(7):419-420. 被引量:6
-
7刘生友,余雄杰.2002年~2004年某心脏病专科医院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5,5(5):286-288. 被引量:10
-
8鄢琳,王振纲.探讨中国、美国及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有关药物治疗的问题[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22(1):14-19. 被引量:36
-
9高淑兰,张子瑞,袁宝强.2001年~2004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06,17(5):355-357. 被引量:28
-
10杨爱琴.社区高血压病药物治疗的最佳方案与经济学评价[J].社区医学杂志,2006,4(04S):1-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7
-
1瞿英姿.浅谈高血压治疗中存在的误区和处理方法[J].新医学,2008,39(2):78-79. 被引量:5
-
2蔡雯雯,辛海莉,任浩洋.2004-2006年我院口服降压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药事,2008,22(6):516-518. 被引量:1
-
3王敏.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及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0):91-91. 被引量:4
-
4张新梅.社区高血压常见的诊疗误区[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3):386-388. 被引量:3
-
5薛瑞萍.浅谈高血压药物使用的误区及合理用药原则[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7):5-5. 被引量:3
-
6李淑红.高血压药物使用的误区及合理用药原则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4):7-8. 被引量:3
-
7王根平.二级医院门诊老年用药情况调查及建议[J].北方药学,2017,14(10):170-172.
二级引证文献19
-
1陈伟.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预防保健和护理[J].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4):257-257. 被引量:2
-
2安效声,安豫,安泉.高血压合并症的治疗选择[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11):1907-1909. 被引量:4
-
3石喜兰,王丽丹.我院门诊口服降压药物两年使用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09,11(8):1404-1405.
-
4艾旭光,应丽娜.冠心病降脂、降糖和降压的治疗现状调查[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4):432-434. 被引量:6
-
5齐虹.老年高血压病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1,18(5):9-11. 被引量:13
-
6李小青.浅谈社区老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预防[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6):93-95. 被引量:4
-
7李暖枝.老年高血压病护理研究现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2,12(12):17-19. 被引量:2
-
8赵宁宁.中青年单纯性舒张期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防治[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5):191-192.
-
9洪海裕,陈奕伸,洪仲思,师晶丽,杨璋斌,陈仲本,詹鸿锐.电极、激光刺激穴位配合音乐治疗原发性1级高血压病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14,34(7):713-716. 被引量:7
-
10杨华.老年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的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2014,0(08X):47-47. 被引量:1
-
1王震震,钱卫冲,王海燕,张仕清,张文生,郭剑涛.超重对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作用[J].江苏医药,2000,26(10):794-795. 被引量:4
-
2胡家兴.药源性疾病7例原因分析与临床合理用药[J].冶金医药情报,1991,8(2):111-111.
-
3杜翠娟.福辛普利、螺内酯及美托洛尔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价[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3):268-270. 被引量:3
-
4任廷芳.枳术宽中胶囊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5):27-27. 被引量:1
-
5杨晓平.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77-78. 被引量:9
-
6洪海军.奥美沙坦单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2):148-148.
-
7王若琦,李影娜,秦绪军.降压药物对高血压患者发生糖尿病风险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警戒,2009,6(5):298-301. 被引量:1
-
8王红艳.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0):1483-1484. 被引量:3
-
9万佳,陈有法.氯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1):265-266. 被引量:5
-
10徐代薪,谢利海.丹参多酚酸盐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对比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6):84-8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