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递趋向主动式接触
出处
《中国新通信》
2006年第24期5-5,共1页
China New Telecommunications
参考文献4
-
1刘少辉,盛秋戬,吴斌,史忠植,胡斐.Rough集高效算法的研究[J].计算机学报,2003,26(5):524-529. 被引量:271
-
2王国胤,于洪,杨大春.基于条件信息熵的决策表约简[J].计算机学报,2002,25(7):759-766. 被引量:599
-
3苗夺谦,王珏.粗糙集理论中概念与运算的信息表示[J].软件学报,1999,10(2):113-116. 被引量:251
-
4张文修等.粗糙集理论与方法[M]科学出版社,2001.
二级参考文献14
-
1王珏,袁小红,石纯一,郝继刚.关于知识表示的讨论[J].计算机学报,1995,18(3):212-224. 被引量:54
-
2王珏,苗夺谦,周育健.关于Rough Set理论与应用的综述[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996,9(4):337-344. 被引量:264
-
3苗夺谦.Rough Set理论及其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博士学位论文)[M].北京: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1997..
-
4王国胤.Rough集理论和知识获取[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
5苗夺谦,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
-
6苗夺谦,王珏.基于粗糙集的多变量决策树构造方法[J].软件学报,1997,8(6):425-431. 被引量:121
-
7刘清,黄兆华,姚力文.Rough集理论:现状与前景[J].计算机科学,1997,24(4):1-5. 被引量:34
-
8王珏,王任,苗夺谦,郭萌,阮永韶,袁小红,赵凯.基于Rough Set理论的“数据浓缩”[J].计算机学报,1998,21(5):393-400. 被引量:239
-
9苗夺谦,王珏.粗糙集理论中概念与运算的信息表示[J].软件学报,1999,10(2):113-116. 被引量:251
-
10苗夺谦,胡桂荣.知识约简的一种启发式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9,36(6):681-684. 被引量:509
共引文献980
-
1马捷,葛岩,蒲泓宇.属性约简方法研究综述[J].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2020,4(1):40-50. 被引量:11
-
2景运革,景罗希,王宝丽,程妮.属性值和属性变化的增量属性约简算法[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20,55(1):62-68. 被引量:8
-
3王思.应用属性约简算法实现运动员伤病影响因素评估的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20,43(11):10-15.
-
4唐鹏飞.基于近似条件熵的集值决策表属性约简算法[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21,11(10):20-25. 被引量:2
-
5刘城霞,朱敏玲,刘玮琪.基于互信息的属性约简算法研究与实现[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5(1):38-42. 被引量:7
-
6廖毅强.基于严格划分的信息系统属性约简的完备算法[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8(6):60-64.
-
7唐洪浪.基于决策强度的一种属性约简算法[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8(6):65-69.
-
8崔巍,李凡,徐章艳.基于正区域的快速求核算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12):20-23. 被引量:6
-
9宋岚,黄兆华,王洪.基于Rough熵的决策表约简算法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23(4):93-95. 被引量:1
-
10杨善林,刘业政,马溪骏.基于β-δ0粗糙集模型的属性约简算法[J].中国管理科学,2003,11(z1):41-45.
-
1李学博.电报:曾经最便捷的通信工具[J].通信世界,2008(48):47-47.
-
2段强.B-ISDN中的拥塞控制技术[J].数字通信,1995,22(4):29-30.
-
32011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筑建“第五媒体”平台[J].办公自动化(办公设备与耗材),2011(2):53-53.
-
4段强.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中的拥塞控制技术[J].计算机与通信,1995(11):14-15.
-
5刘兴旺.浅析广播电视工程领域中的数字音频技术[J].科学与财富,2015,7(20):119-119.
-
6普及最快的电子产品 手机[J].数码,2004(11):96-97.
-
7徐博华,张日珍,仲兆桉.浅议三网融合的应用前景[J].陕西煤炭,2016,35(4):88-91. 被引量:1
-
8张鹏.短信:“拇指一族”成势力[J].通信世界,2008(48):42-42.
-
9周任飞.音视频非线性编辑系统发展及应用初探[J].现代电视技术,1995(3):23-26.
-
10国家电网公司推广电力光纤入户试点,欲创“四网融合”新格局[J].内蒙古电力技术,2011,29(4):89-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