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植物电信号的传递途径与方式
被引量: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植物电信号的传递途径与方式卢善发(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THEPATHWAYSANDMEANSOFPLANTELECTRICALSIGNALTRANSMISSIONLuShan-fa(InstituteofBotany,Acade...
作者
卢善发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出处
《植物学通报》
CSCD
1996年第4期23-27,共5页
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植物
电信号
传递途径
传递方式
分类号
Q947.4 [生物学—植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176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83
参考文献
11
1
任海云,王学臣,娄成后.
高等植物体内电信号存在的普遍性及其生理效应[J]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1993,19(1):97-101.
被引量:19
2
任海云,娄成后.
高等植物共质体区内与区间的电波传递[J]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1993,19(3):265-274.
被引量:11
3
卢善发,杨世杰.
砧木与接穗间的电波传递[J]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1995,21(4):386-392.
被引量:13
4
娄成后.
高等植物的命脉——维管系统之谜[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2,28(1):1-10.
被引量:15
5
卢善发,植物学报,1996年,37卷,7期,539页
6
卢善发,植物学通报,1995年,12卷,增,55页
7
卢善发.
植物电波生理效应及其机制[J]
.生物学杂志,1994,6(1):3-5.
被引量:3
8
Zhang P,Plant Cell Physiol,1990年,31卷,2期,299页
9
韩锦峰,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1986年
10
娄成后,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59年,5卷,1期,1页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娄成后,Biology J,1991年,12卷,1页
2
任海云,1990年
3
任海云,1990年
4
Yuan H,1988年
5
娄成后,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59年,5卷,1页
6
娄成后,生物学通报,1991年,12卷,1页
7
Zhang P,1990年
8
娄成后,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59年,5卷,1页
9
任海云,植物生理学报,1993年,19卷,265页
10
杨世杰,植物学通报,1989年,6卷,129页
共引文献
47
1
赵子恺.
试论植物微弱电信号研究[J]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2,13(3):253-257.
被引量:22
2
王兰州,李峤.
微弱电信号的信息融合检测分析[J]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10,21(1):6-11.
3
赵东杰,王忠义,李军,文星,刘安,黄岚.
基于模型及实验的植物电信号胞外测量关键问题研究[J]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0,40(S1):133-142.
被引量:2
4
张金林,王锁民,许瑞,曹孜义.
植物微嫁接技术的研究及应用[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41(2):247-252.
被引量:24
5
卢善发,杨世杰.
变异电位的传递方向与传递速度[J]
.植物学通报,1995,12(A01):55-56.
被引量:1
6
孙大业.
植物细胞信号转导研究进展[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6,32(2):81-91.
被引量:24
7
毕冬玲,汪矛,孔令安,周树敏.
拟南芥种子至幼苗发育中导管分子的发生与连接[J]
.科学通报,2005,50(17):1858-1862.
被引量:1
8
郭金耀,杨晓玲.
高等植物中的电信号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188-191.
被引量:11
9
曹建华,林位夫,陈俊明.
砧木与接穗嫁接亲合力研究综述[J]
.热带农业科学,2005,25(4):64-69.
被引量:65
10
黄岚,王忠义,徐志龙,刘志存,赵勇,侯瑞锋,王成.
多道植物电信号监测系统[J]
.现代科学仪器,2006,23(4):45-47.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76
1
赵子恺.
试论植物微弱电信号研究[J]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2,13(3):253-257.
被引量:22
2
吴以岭.
络病理论体系构建及其学科价值[J]
.前沿科学,2007,1(2):40-46.
被引量:107
3
王根轩,赵松岭.
在大气干旱条件下胀果甘草气孔振荡的RLC电路模拟[J]
.应用生态学报,1993,4(2):131-135.
被引量:19
4
任海云,王学臣,娄成后.
高等植物体内电信号存在的普遍性及其生理效应[J]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1993,19(1):97-101.
被引量:19
5
任海云,娄成后.
高等植物共质体区内与区间的电波传递[J]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1993,19(3):265-274.
被引量:11
6
娄成后.
高等植物中根—冠的相互关系[J]
.生命科学,1994,6(5):1-6.
被引量:12
7
卢善发.
植物电波生理效应及其机制[J]
.生物学杂志,1994,6(1):3-5.
被引量:3
8
石洪凌.
植物监测环境污染的研究进展[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7(2):11-13.
被引量:5
9
李海霞,王兰州,李峤.
君子兰叶片电信号的初步研究[J]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5,16(1):62-65.
被引量:16
10
花宝光,厉秀茹,杨文定,娄成后.
丝瓜卷须快速弯曲中电化学波传递与原生质收缩[J]
.科学通报,1995,40(16):1501-1503.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11
1
陆静霞,丁为民,李林,杨红兵,邹修国.
植物微弱电信号研究现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295-1296.
被引量:5
2
方利民,林敏,柴金朝.
受污染金光菊的植物电信号研究[J]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9,20(2):139-143.
被引量:1
3
印大中,赵林立.
从“植物神经生物学”和动物神经进化看经络的生物学本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11(5):670-678.
被引量:12
4
卢善发,宋艳茹.
韧皮部运输和防御作用的分子机理[J]
.植物学通报,1999,16(2):113-121.
被引量:3
5
卢善发,宋艳茹.
嫁接接合部维管组织分化的激素调节[J]
.云南植物研究,1999,21(4):483-490.
被引量:22
6
王兰州,曹文侠,令利军,程昉.
石蒜叶片微弱电波动信号的测定[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6(2):62-66.
被引量:18
7
杨惠敏,王根轩.
保卫细胞胞质中Ca^(2+)浓度变化与气孔开闭之间的关系[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1,37(3):269-273.
被引量:13
8
高子淋,王佳平,张帅堂,邹修国.
基于复小波及动态神经网络的植物电信号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7,40(3):556-563.
被引量:4
9
胡俊海,齐迹,王英男,武海巍,朱凤武,袁月明.
MATLAB在植物电信号降噪处理中的应用[J]
.农业工程,2017,7(4):41-44.
被引量:1
10
廖小玲,周志斌,叶大鹏,罗志聪.
植物电信号的获取及分析方法研究现状[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0(3):301-30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83
1
赵子恺.
试论植物微弱电信号研究[J]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2,13(3):253-257.
被引量:22
2
王兰州,李峤.
微弱电信号的信息融合检测分析[J]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10,21(1):6-11.
3
王兰州,胡安雨.
微弱电信号测试计量的植物生长信息传递研究展望[J]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10,21(3):192-200.
被引量:3
4
李海霞,王兰州,李峤.
君子兰叶片电信号的初步研究[J]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5,16(1):62-65.
被引量:16
5
郭秀林,刘子会,李运朝,马春红,崔四平,李广敏.
Ca^(2+)CaM对玉米干旱信息传递的介导作用研究[J]
.作物学报,2005,31(8):1001-1006.
被引量:14
6
曹建华,林位夫,陈俊明.
砧木与接穗嫁接亲合力研究综述[J]
.热带农业科学,2005,25(4):64-69.
被引量:65
7
Hui-Min YANG,Jian-Hua ZHANG,Xiao-Yan ZHANG.
Regulation Mechanisms of Stomatal Oscillation[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2005,47(10):1159-1172.
被引量:4
8
陈红,王永清,余道平,潘绍坤,宗华.
蔬菜的离体嫁接及其应用[J]
.北方园艺,2006(1):52-53.
被引量:1
9
王兰州,李海霞,林敏,李峤,楼芳彪,陈杰.
植物微弱电波信号的时、频域分析[J]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5,16(4):294-298.
被引量:22
10
杨冬冬,黄丹枫.
西瓜嫁接体发育中木质素合成及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J]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2):290-294.
被引量:33
1
崔国香.
SARS病毒与HIV的遗传方式不一样[J]
.生物学教学,2007,32(12):54-54.
2
芮玉蟾.
浅谈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学习,2011(12):95-95.
3
汤泽生,汤骅.
遗传信息传递的方式与特点[J]
.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1(4):71-74.
4
杨佳,杨方,周修理.
植物电信号测量方法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03,25(3):128-129.
被引量:6
5
单之蔷.
姓氏:不亚于“四大发明”的发明[J]
.档案管理,2007(3):90-90.
6
单之蔷.
姓氏:不亚于“四大发明”的发明[J]
.中国国家地理,2007(2):10-10.
7
罗伟,周长涛,季秀玲,魏云林.
冰川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杂志,2008,28(3):68-71.
被引量:1
8
单之蔷.
中国人喜欢男孩的真正原因[J]
.意林,2008,0(21):16-17.
9
李志伟,王志钢.
Wolbachia在害虫防治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6,17(3):250-252.
被引量:5
10
陆龙志,付择芝.
烟草花叶病毒与艾滋病病毒遗传表达的差异[J]
.中学理科(综合),2006(1):63-63.
植物学通报
199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