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件利用的三大难题
出处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1S期52-53,共2页
Lantai World
共引文献74
-
1钱爱华.高校馆藏档案质量的鉴定[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4):118-120. 被引量:1
-
2李昕岑,黄志文.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鉴定若干问题之比较[J].信息管理(上海),2004,17(1):26-28.
-
3麻新纯.论电子文件的档案属性[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3):128-131.
-
4张衔,刘志民,王正英,雷建荣.档案鉴定问题探讨[J].四川档案,2005(5):8-10. 被引量:1
-
5麻新纯.电子文件价值综合鉴定论[J].档案学通讯,2005(6):47-51. 被引量:13
-
6陈有和.关于历史普及读物的编写与出版[J].中国图书评论,2006,29(9):53-54.
-
7刘东斌.档案鉴定——如何鉴定——档案鉴定基本问题思考之五[J].档案管理,2006(6):15-20. 被引量:5
-
8于玲瑶.论我国档案鉴定标准的确立与执行[J].浙江档案,2006(12):7-10. 被引量:2
-
9赵彦昌,周婷.电子文件鉴定浅述[J].科技档案,2007(1):16-20. 被引量:3
-
10赵彦昌.论电子文件的鉴定[J].上海档案,2007(4):3-6.
-
1谭琤培.电子文件利用的策略研究[J].浙江档案,2006(6):34-35. 被引量:5
-
2王亚娟.电子文件利用的高效率性[J].兰台内外,2011(4):30-30. 被引量:1
-
3刘爱萍,胥占堂,马宝玲.归档文件利用应设置借阅夹和代档卡[J].山东档案,2002(2):35-35.
-
4陈建新,殷红.县级"现行文件阅览中心"的实践与思考[J].档案与建设,2004(11):52-54.
-
5刘国华.开展现行文件服务 发展档案事业[J].档案学通讯,2004(3):85-87. 被引量:4
-
6边季.王刚同志就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国家档案局召开专题座谈会 湖北省档案局作典型发言[J].湖北档案,2004(6):4-4.
-
7王桂华.从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看档案馆功能的拓展[J].兰台世界(下半月),2009(3):58-59.
-
8信息与动态[J].中国档案,2004(12):55-55.
-
9现行文件利用随想[J].档案时空,2003(10):38-38.
-
10杨登超.档案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刍议[J].青春岁月,2013,0(10):460-46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