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7年第02S期23-24,共2页
Co-Operative Economy & Science
同被引文献19
-
1王松辉.中美内部控制概念比较与现状分析[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50-51. 被引量:8
-
2王海锋.对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及COSO框架下内控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07X):42-43. 被引量:10
-
3裘宗舜,柯东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所在[J].会计之友,2005(7):17-18. 被引量:24
-
4李双斌.企业内部控制的现实分析与对策思考[J].审计月刊,2005(10):39-40. 被引量:8
-
5肖红梅.养老金替代率问题探析[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4(1):20-22. 被引量:16
-
6董增强.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J].河北企业,2006(5):32-33. 被引量:1
-
7阚京华.我国内部控制发展的制度性缺陷与完善[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21(3):88-91. 被引量:26
-
8李慧.中美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比较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1):89-90. 被引量:1
-
9陆珍姣.浅论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及发展问题的对策[J].时代经贸(下旬),2007(02X):37-38. 被引量:8
-
10吴英.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J].北方经济(学术版),2007(1):116-117. 被引量:9
引证文献7
-
1张永中.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3):114-116.
-
2王瑾.浅议银行内部控制与经营管理部门的关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10):96-97.
-
3唐大鹏.浅析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基于 coso 报告中内部控制的相关联要素角度[J].会计师,2008(10):66-68. 被引量:1
-
4从绪超,彭中.中美两国会计制度比较研究——基于内部控制的视角[J].当代经济,2009,26(4):142-143.
-
5张春玲,陈燕.审计失败的原因及规避[J].当代经济,2009,26(6):138-139. 被引量:2
-
6王瑾.内部控制在民营企业内的应用问题[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1):118-119. 被引量:2
-
7陈冰茁.中美内部控制规范比较[J].经营管理者,2009(5X):57-58.
-
1宋士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变革的理论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2):126-127.
-
2付婷婷.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J].现代审计与会计,2012(7):59-59.
-
3李晨.对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1,0(4S):82-83. 被引量:5
-
4张东月.论国有企业全面风险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1):51-52.
-
5薛秋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3):19-20. 被引量:2
-
6张宜霞,刘明辉.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及其评价[J].财务与会计,2005(11):51-53. 被引量:13
-
7刘淑焕.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构建研究[J].现代商业,2008(35):58-58. 被引量:2
-
8唐丽花.浅谈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认识[J].时代经贸(下旬),2009(12):64-64.
-
9王月.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实现路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6):38-39. 被引量:1
-
10杨帆.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评价研究[J].中国商论,2017,0(4):168-169.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