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7年第03X期45-46,共2页
Co-Operative Economy & Science
同被引文献10
-
1秦富,朴争宇,韩立娜.解析形成辽宁二元结构的深层要因[J].党政干部学刊,2004(12):33-34. 被引量:1
-
2庄佳强.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05(1):189-190. 被引量:1
-
3陈良珠,何均琳,许安心,林嗣杰,陈瑜.福建城乡居民消费行为比较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99-103. 被引量:3
-
4胡增元.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民营科技,2007(4):11-13. 被引量:3
-
5城乡一体化变革--紧锣密鼓谋提速[N].新华每日电讯,2008-09-10(1).
-
6沈阳统计局.沈阳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局出版社,2008.
-
7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46-383,348.
-
8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7-9.
-
9杜广强.辽宁“五点一线”战略协调发展探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4):38-41. 被引量:2
-
10李海涛.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J].统计与决策,2003,19(2):38-40. 被引量:21
二级引证文献9
-
1安晓建.当前我国居民生活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与经济,2009,18(12):113-114. 被引量:1
-
2贺德红,周志宏.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比较研究[J].商业时代,2010(2):23-25. 被引量:3
-
3倪维秋,俞滨洋.黑龙江城乡统筹发展策略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6):24-27. 被引量:2
-
4陈落初.苏北地区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分析[J].中国市场,2012(44):51-53. 被引量:2
-
5周梅.居民收入与消费对我国GDP影响的定量分析[J].中国市场,2013(21):83-86.
-
6吴海江,何凌霄,张忠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2000~2011[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5(10):10-19. 被引量:9
-
7李春玲.中国城乡消费鸿沟变化趋势2001—2011[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1):1-9. 被引量:6
-
8潘城文.我国居民消费方式的转变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7,33(6):173-175. 被引量:4
-
9董健.浅析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力不足的表现[J].经营管理者,2013(28):194-194.
-
1闻潜.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异同和走向[J].经济经纬,2002,19(1):10-13.
-
2王杰.中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的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8):459-460.
-
3杨硕.青海省县域经济差异的实证研究[J].中国商论,2016,0(15):132-133.
-
4陈万灵,孙晓艳.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外贸出口发展状况对比分析[J].改革与开放,2007(6):24-26. 被引量:1
-
5王雅莉,周倩.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居民消费倾向的实证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2):1-4. 被引量:1
-
6杨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民族性特征研究——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6(9):138-142. 被引量:2
-
7刘湖,张家平.中国公共教育消费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7,32(1):94-99. 被引量:2
-
8陈兆荣.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异的表现和成因分析[J].市场周刊,2005,18(2):100-101. 被引量:1
-
9李永娟,王二平.你喜欢什么样的住宅?——城镇职工家庭住房消费意愿比较[J].中外房地产导报,2000(1):41-41.
-
10罗杰.中国地区间有没有“俱乐部收敛”?[J].世界经济情况,2014(6):64-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