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线路”成为年度关键词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刚刚过去的2006年是遗产受到中国社会各阶层普遍关注的一年。保护我们的遗产,守护自己的家园,正在逐渐成为社会的共同认识。评选年度十大遗产新闻不仅是社会上遗产热持续升温的一个表现,也是我们从只重经济发展向建设和谐社会方向转变的一个信号。
作者
孙华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出处
《中华遗产》
2007年第1期32-35,共4页
Chinese Heritage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新闻评选
中国
关键词
线路
重大事件
新浪网
分类号
G212.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89
同被引文献
34
1
唐德彪.
论民族文化的资源化[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2):84-88.
被引量:15
2
单霁翔.
关注新型文化遗产——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9(3):12-23.
被引量:19
3
刘庆余.
国外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经验借鉴[J]
.东南文化,2013(2):29-35.
被引量:35
4
俞孔坚.
世界遗产概念挑战中国: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有感[J]
.中国园林,2004,20(11):68-70.
被引量:37
5
高伟江,徐新荣.
基于经济合作的丝绸之路开发[J]
.丝绸,2005,42(3):1-3.
被引量:11
6
刘睿文,刘衡.
多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模式的引入——以丝绸之路为例[J]
.经济地理,2005,25(2):236-239.
被引量:26
7
李伟,俞孔坚.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动向——文化线路[J]
.城市问题,2005(4):7-12.
被引量:162
8
姚雅欣,李小青.
“文化线路”的多维度内涵[J]
.文物世界,2006(1):9-11.
被引量:48
9
吕舟.
文化线路:世界遗产的新类型[J]
.中华遗产,2006(1):11-13.
被引量:18
10
马耀峰,梁雪松,李君轶,白凯.
跨国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研究[J]
.开发研究,2006(2):67-70.
被引量:44
引证文献
8
1
朱晓明,阮仪三.
长江以北“京杭大运河”古镇调查研究[J]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1(3):73-86.
被引量:1
2
李林.
“文化线路”与“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探析[J]
.新疆社会科学,2008(3):95-99.
被引量:36
3
李林.
“文化线路”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J]
.江西社会科学,2008,28(4):201-205.
被引量:29
4
阮仪三,丁援.
价值评估、文化线路和大运河保护[J]
.中国名城,2008(1):38-43.
被引量:20
5
牛云峰.
文化线路与丝绸之路(新疆段)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以库车-新和段为例[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8,17(4):8-11.
被引量:3
6
王新文,吕卓民.
回到原点的追问——试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思想的发展演变[J]
.唐都学刊,2012,28(3):90-95.
被引量:4
7
梁莉莉.
丝路的民间视域: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区域保护路径探索——基于文化线路遗产的思考[J]
.宁夏社会科学,2016(3):227-233.
被引量:6
8
宋梦珂,包亚芳.
论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以丝绸之路为例[J]
.建筑与文化,2017(11):208-20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9
1
解思睿.
浅析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从丝绸之路考古说起[J]
.北京民俗论丛,2020(1):140-149.
2
刘伟国.
南太行山传统村落文化线路构建研究——以沁河古道及沿线传统堡寨村落为例[J]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21(2):185-203.
被引量:2
3
岳娜,李君.
文化线路视角下山西沿黄渡口文化遗产保护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37(7):102-110.
被引量:3
4
杜忠潮,柳银花.
基于信息熵的线性遗产廊道旅游价值综合性评价——以西北地区丝绸之路为例[J]
.干旱区地理,2011,34(3):519-524.
被引量:29
5
刘娟.
线性遗产与大运河保护——以安徽段隋唐大运河为例[J]
.黑龙江史志,2012(23):53-54.
被引量:3
6
姚迪,朱光亚,戴德胜.
申遗背景下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的编制与反思[J]
.建筑与文化,2014(6):121-122.
7
邹统钎,万志勇,郑春晖.
中国线性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模式初探[J]
.世界遗产,2010(4):106-109.
被引量:8
8
李创新,马耀峰,李振亭,马红丽.
遗产廊道型资源旅游合作开发模式研究——以“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9):841-844.
被引量:45
9
冯晓宪,舒瑜,彭秀英.
贵州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2010(3):30-32.
被引量:14
10
李毛.
充分挖掘和利用甘肃得天独厚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J]
.甘肃科技,2010,26(8):174-176.
被引量:1
1
编辑部2013年度“献词儿”[J]
.环境与生活,2013(12):1-1.
2
媒体热点[J]
.中国民政,2014(2):53-54.
3
纳迪亚.库里-达格尔.
保护遗产要与促进发展并存[J]
.科技潮,2000(1):91-92.
被引量:5
4
本刊编辑部.
聚焦年度关键词 把脉广电新发展——“2007年度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十大科技关键词”评选结果揭晓[J]
.广播与电视技术,2008,35(1):26-27.
5
本刊编辑部.
关注大运河,关注文化线路[J]
.中国文化遗产,2009(3):8-9.
6
本刊编辑部.
聚焦年度关键词 把脉广电新发展——“2008年度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十大科技关键词”评选结果揭晓[J]
.广播与电视技术,2009,36(1):28-30.
7
聚焦年度关键词 把脉广电新发展——“2009年度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十大科技关键词”评选结果揭晓[J]
.广播与电视技术,2010,37(1):16-18.
8
燕海鸣.
互惠互利的远航 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外货物交流[J]
.世界遗产,2016,0(6):46-54.
9
郑欣淼.
保护文化遗产要注意四个问题[J]
.城乡建设,2005(12):46-48.
被引量:5
10
张西蒙.
张旭 科学战霾[J]
.三月风,2016,0(4):35-37.
中华遗产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