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某汽车厂焊接车间职业病危害调查与防护对策 被引量:5

Survey on occupational hazards and related protective measurements in an automobile welding worksh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了解焊接作业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探讨相应的控制对策,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焊接生产职业病危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焊接工人可接触粉尘、有毒烟雾、噪声及电弧辐射等危害因素,其中粉尘、二氧化锰、噪声和紫外线,合格率分别为100%、60%、84.6%和0%(面罩外)。结论焊接作业接触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可采取综合措施减少危害,保护工人健康。
出处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8-49,共2页 China Occupational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17

  • 1曾晓非,顾祖维,蒋学之,王兰.焊接工人抗6-TG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突变率的检测[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6,14(4):197-199. 被引量:6
  • 2崔力争.不应忽视乡镇企业职业危害[J].劳动医学,1998,15(4):245-245.
  • 3熊敏如.临时工职业危害及其防治对策.职业医学,1995,22(6):43-43.
  • 4顾学箕 王(笙移兰 主编.劳动卫生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34-136.
  • 5林嗣豪 摘译.新西兰电焊工肺功能二年追踪[J].职业医学译丛,2000,2:44-44.
  • 6刘世杰 刚葆琪 王世俊 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释解[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1—20.
  • 7张翠玲.焊接工人尿锰与工龄的关系.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9,25(1):16-16.
  • 8王簃兰.现代劳动卫生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22-123.
  • 9崔景义,李丹颖,蔡立宏.私营企业的职业卫生需求[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0,13(2):125-126. 被引量:3
  • 10蒋金立.关于电焊危害[J].职业与健康,2001,17(1):20-21.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18

同被引文献56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2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